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着力解决人才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要提高知人善任的能力,善于发现人才,正确认识人才,科学评价人才,合理使用人才。”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只有足够强大的人才支撑,才能促进乡村振兴的稳步推进。
一、乡村振兴,人才先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极大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内涵,深刻揭示了人才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大意义,体现了党中央对各级各类人才的关心重视,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着力在学深悟透弄通践行上下功夫。一要明确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必须把人才工作摆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位置,加快确立人才先行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走人才强市之路,大力为临沧市的人才创新,推动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二要明确乡村振兴必须广纳天下英才。要结合临沧人才不足,特别是高尖端科技人才缺乏的现状,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使人才成为引领临沧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力军,成为推动临沧脱贫攻坚的有力支撑。三要明确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驱动。必须牢牢把握创新驱动乡村振兴这条主线,推动人才工作观念创新、载体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大人才的选拔、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在临沧乡村振兴中的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推动各级各类人才在临沧乡村振兴发展中建功立业。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解决人才问题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核心是人才。近年来,随着很多优惠政策的出台,农村条件得到了很大改观,但目前总体来说,人才问题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突出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在人,必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人才一定要在基层落地生根,才能更好地服务基层、造福基层。各地各级党委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紧密结合临沧实际,努力营造引才、留才,选才、育才,用好人才环境。让人才真正扎根农村,这样才能为临沧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筑牢“人才”根基。
(一)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在政治上,要着眼于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把好政治方向。在思想上,要着眼于最大限度聚才用才,加强人才思想教育和政治引领,使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发展中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在组织上,要着眼于汇聚人才工作强大合力,抓好统筹协调,在乡村振兴中,充分调动各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大胆开展工作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于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做到齐心协力、齐抓共管。
(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政策环境和发展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在乡村振兴中,要从临沧的实际出发,着力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要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最大限度地释放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强烈人才意识,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努力做好人才工作。
(三)提升艰苦边远地区人才待遇和发展空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做好顶层设计,健全落实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保障措施,大幅度提高工资待遇,建立“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机制,以一些实实在在的好政策惠及基层,让基层洒满阳光、充满希望。研究实行艰苦边远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特殊支持政策,实现这些地区干部职工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省会城市同职级干部职工。进一步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完善正常增长机制。改革完善职称政策,建立体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工作实际和特点的评价标准。进一步降低艰苦边远地区县乡基层机关事业单位招录门槛,研究制定符合艰苦边远地区实际的有关退休政策。
(四)促进人才与乡村振兴发展相适应。人才工作要坚持服务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大局,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当前,要结合临沧的实际,重点培养引进以下几方面人才:一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快引进高尖端人才;二要遵循企业家成长规律,拓宽培养渠道,建立有利于企业家参与创新决策、凝聚创新人才、整合创新资源的新机制,打造高素质企业家队伍;三要统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开发计划,加快培育重点行业、重要领域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金融、现代服务业、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型人才;四要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五要充分发挥本地产业、资源优势更多地搭建就业创业平台,让更多的人才能够在乡村振兴中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
(五)提升人才的农村吸引力和归属感。一要着力改善农村落后现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打造便利农村。二要不断完善农村人才的基础生活保障,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三要强化农村人才的关爱激励。进一步加大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项目和资金的支持力度;完善大中专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县乡工作提前转正定级并高定工资的政策;建立基层班子成员联络机制,实施帮助解决人才面临的困难。四要继续实施免费师范生项目、农村定单定向学生免费培养工作,扩大在艰苦边远地区招生规模。鼓励艰苦边远地区与院校合作,探索“高考”定向招生、在校定向培养、回乡定向就业方式。以加强艰苦边远地区乡村振兴人才资源开发。五要着力发展壮大农村经济,让人才看到付出获得的回报和所体现的价值,提高人才的成就感。要让愿意留在农村、建设农村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农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大施所能、大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