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建机制 淘底数 定规划
永德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本报讯 (通讯员 崔蓉蓉 和永江) 永德县以大雪山乡忙蚌自然村为试点,通过建机制、淘底数、定规划,积极探索“支部提、理事会议、联长带、群众干”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既提高了群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又提高了发展产业组织化程度。
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忙蚌自然村切实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以群众自主自愿为原则,相互邀约组成11个“同心联”,每个联推选1名德高望众、群众公认的村民担任联长,履行生活互助、生产互助、信息互助、村务共管等职责。并以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力为重点,组建忙蚌自然村振兴理事会、监事会和巾帼志愿服务队,由11名同心联联长兼任理事,形成“党支部+理事会+同心联+农户”的治理体系,负责对村级事务进行组织协调、综合服务、有效管理。
理事会经党支部和村民小组双向授权开展工作,接受双向监督,村民意愿经理事会转化为党支部的决策依据,党支部决策经理事会转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我们现在形成了‘党支部+理事会+同心联+农户’的治理体系,农户的意识提高了,该拆除的围墙拆除,该让路的自己让出来。把多余的围墙和杂物房拆除后,村上进行增花、增果,搞好绿化,现在老百姓逐渐意识到环境好起来以后日子过得更舒心了!” 大雪山乡勐旨村忙蚌自然村支部书记鲁永富说。
经忙蚌自然村振兴理事会组织摸底排查,盘清“人的资源”和“物的资源”,淘出管理型、技术型、致富型、经营型、文娱型人才92名,淘出集体土地60亩、集体林地150亩,梳理出“问题清单”4个,找准“项目清单”14个,摸清家底,制定五年建设规划,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庄风貌,增强发展后劲。
忙蚌自然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本着规划先行的原则,经理事会提议,党支部上报,群众讨论,制定了2018—2022年忙蚌自然村乡村振兴整村规划,计划建设滨河景观路3公里,环村道路改造1.2公里,人行梯道150米,田园步道850米,入户步行道900米,新建停车场2个,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建设污水管网2360米,改厕改院改圈22户,新建垃圾收集池1个,改造公厕1个、新建2个,着力打造旅游村庄。
“我们忙蚌自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文化广场、娱乐场所都建起来了,路灯安装好了,路也修到了每家每户门口,晚上走路再不用打手电筒了。”大雪山乡勐旨村忙蚌自然村村民胡光明说:“党的政策好啊,现在我们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2017年,忙蚌自然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50元,在规划建设推进中,忙蚌自然村将围绕景河漂流带;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区、土特产品交易区;生猪养殖基地、“坚咖”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一带两区三基地”布局产业,着力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积极发展集观光、休闲、游乐为一体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和体验式农业,为忙蚌自然村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大雪山乡勐旨村党总支书记张金仕说:“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2022年,力争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