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旺盛蔬菜合作社闯出致富路

刊发时间:2018-11-19 A1版  作者:张伟锋

  本报讯   (记者  张伟锋)   耿马旺盛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耿马镇芒蚌村芒东组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合作组织。合作社成立以来,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强化示范带动作用,完善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耿马及周边县12个乡(镇)2568户各族群众种植瓜果蔬菜8.2万亩,累计实现产值2.46亿元。
  抱团发展,为贫困群众找“路子”。按照“市场订单+合作社+基地+社员(贫困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吸收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或引导贫困户大力发展蔬菜产业,通过统一供应农资、技术指导、保底收购等措施,引领贫困户聚集在产业链上,实现资源融合,信息共享,抱团发展。脱贫攻坚以来,合作社带领15个村(组)1568户农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00户)发展鲜食玉米、青贮玉米、无筋豆、辣椒、茄子、西红柿、佛手瓜、冬瓜和南瓜等蔬菜种植9200亩,贫困户户均年增收4500元以上。
  创新模式,为贫困群众挣“票子”。积极通过到外地调研市场需求,寻找销售代理,签订供货订单,有序组织生产,有效解决产品“难卖”的问题,确保参与的社员和贫困户稳定增收。同时,针对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问题,通过“务工返聘”的方式,积极帮助部分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使合作社内贫困人口通过合作入股领“红金”、流转土地收“租金”、就近务工挣“薪金”。目前,合作社聘请人员中有本地农民260人,其中贫困户148人(含季节工),每年人均劳务收入2万元以上。
  精准施策,为贫困群众寻“方子”。对合作社社员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农户制定不同的帮扶计划,号脉施方,对症下药拔穷根。坚持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残疾人贫困户作为扶持的重点,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对贫困户给予免费提供籽种、化肥、地膜、农药,为在合作社务工的残疾人购买保险。近年来,合作社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残疾人贫困户共投入无偿扶持资金152万元。
  强化培训,为贫困群众强“底子”。常态化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为社员授课,组织安排社员到保山、大理等蔬菜种植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提高贫困户接受和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能力。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培训25场次2870人次。

返回
2025年07月22日  第8119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耿马旺盛蔬菜合作社闯出致富路

刊发时间:2018-11-19 A1版  作者:张伟锋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记者  张伟锋)   耿马旺盛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耿马镇芒蚌村芒东组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合作组织。合作社成立以来,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强化示范带动作用,完善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耿马及周边县12个乡(镇)2568户各族群众种植瓜果蔬菜8.2万亩,累计实现产值2.46亿元。
  抱团发展,为贫困群众找“路子”。按照“市场订单+合作社+基地+社员(贫困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吸收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或引导贫困户大力发展蔬菜产业,通过统一供应农资、技术指导、保底收购等措施,引领贫困户聚集在产业链上,实现资源融合,信息共享,抱团发展。脱贫攻坚以来,合作社带领15个村(组)1568户农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00户)发展鲜食玉米、青贮玉米、无筋豆、辣椒、茄子、西红柿、佛手瓜、冬瓜和南瓜等蔬菜种植9200亩,贫困户户均年增收4500元以上。
  创新模式,为贫困群众挣“票子”。积极通过到外地调研市场需求,寻找销售代理,签订供货订单,有序组织生产,有效解决产品“难卖”的问题,确保参与的社员和贫困户稳定增收。同时,针对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问题,通过“务工返聘”的方式,积极帮助部分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使合作社内贫困人口通过合作入股领“红金”、流转土地收“租金”、就近务工挣“薪金”。目前,合作社聘请人员中有本地农民260人,其中贫困户148人(含季节工),每年人均劳务收入2万元以上。
  精准施策,为贫困群众寻“方子”。对合作社社员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农户制定不同的帮扶计划,号脉施方,对症下药拔穷根。坚持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残疾人贫困户作为扶持的重点,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对贫困户给予免费提供籽种、化肥、地膜、农药,为在合作社务工的残疾人购买保险。近年来,合作社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残疾人贫困户共投入无偿扶持资金152万元。
  强化培训,为贫困群众强“底子”。常态化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为社员授课,组织安排社员到保山、大理等蔬菜种植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提高贫困户接受和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能力。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培训25场次287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