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迈村:文明新风助脱贫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群众人情份子过重、铺张浪费之风为脱贫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成为了脱贫路上的“绊脚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驻村工作队员在帮扶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移风易俗引导,增强群众民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传承发展优良民风,提高脱贫成效。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勐镇邦迈村,是一个以拉祜族占多数、佤族和汉族共同杂居的贫困村,群众思想落后,相互攀比、铺张浪费之风盛行,全村经济发展滞后。2014年双江县委办公室、省兴业银行、临沧市规划局、临沧市志办、双江县住建局、勐勐镇林业站挂钩帮扶邦迈村以来,通过建章立制,改变不良民风,切实激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
驻村工作队员通过走村串寨,认真了解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后发现,该村群众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例如他们办事当天宰杀的猪,隔夜都扔了。通过与村干部交流后得知村里大部分拉祜族群众都觉得不是当天宰杀的猪不干净,大家都知道这样很浪费,但都担心被别人笑话,不愿意去改变。
工作队员组织全村的小组长、部分党员、有威望的群众带头人、村“两委”干部召开会议,讨论邦迈村不文明的风俗习惯解决办法,经过讨论和商量,最终组建邦迈村红白喜事管理理事会,选出理事会会长1名,成员7人,负责组织安排全村的红白喜事,制定出台《邦迈村村规民约》,约束全村群众民风民俗,内容涉及群众方方面面,特别在红白喜事的办理上给出明确规定,包含:统一场所,规定各组群众办事活动场所;统一原料,农户在办理各类宴请时尽量使用本组内原材材料;统一人员,帮忙人员统一由理事会安排;统一礼金,各类宴请礼金一律不得超过100元;统一菜谱,所有农户一律按照规定菜谱下单,不得出现贵重物品;统一酒水,所有农户一律按照规定安排酒水,禁止私自上高档酒水;统一时间,所有农户办事时间一律按照规定只办一餐,禁止延长;统一范围,所有农户宴请除了喜事可以宴请组内村民、直系亲属、朋友以外其他宴请只能组内村民及直系亲属参加,禁止扩大范围。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及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红白喜事“八个统一”得到全面推行。4年来,群众思想全面转变,攀比之心渐渐淡去,勤俭持家观念逐渐形成,尊老爱幼道德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全村的红白喜事等宴请大操大办情况得到明显遏制,全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的邦迈村,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帮助和带领下,全村群众团结一心,把心思放在发展上,脱贫成效凸显,文明新风日渐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