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脱贫领路人

——市农广校校长李彦屏脱贫攻坚记事
刊发时间:2018-11-23 A2版  作者:罗新祥 陈莹莹

  多次精心组织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亲率学员奔赴孟连县、南涧县、景洪市参观学习山地鸡养殖和牛油果等热带水果种植经销经验;积极与上海市崇明区农技部门对接,学习借鉴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产业融合等先进经验……市农广校校长李彦屏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为产业脱贫上下奔走、竭尽心智的事迹,深深为山乡大地的百姓所铭记。
  精准脱贫,产业先行。作为有着30多年农业农村工作经验的李彦屏,对此有着十分清晰的认识。2015年10月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市农业局(含市农广校)负责挂钩永德县大山乡纸厂村、忙角村,2个村都是高寒贫困山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产业单一,群众增收渠道乏力。李彦屏在带领干部职工多次深入挂钩村调研的基础上,与乡村领导一同制定了帮扶计划和措施:决定以产业扶贫为突破口,利用轮歇地和荒地,在纸厂村大明山推广种植米荞。为此,他上下奔走联系协调,与市农业局有关科室干部职工先后4次组织村组干部到米荞种植成熟的西盟县观摩学习种植、加工技术,2016年从西盟购进1.5吨米荞籽种无偿发放给纸厂村民种植。经测试,亩产在112公斤、亩产值在6、7百元以上。2017年,纸厂村共种植米荞242户1450亩,其中建档立卡户123户822亩。大山乡种植2400亩,推广农户476户,帮助农民增收62万元。
  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是李彦屏一贯的行事风格。去年8月初,李彦屏带上市种子管理者技术员一行将米荞种送到纸厂村,并组织农户开展种植技术培训。米荞成熟后,为帮助村民加工成荞米,制成荞产品销售,市农业局从外地联系调运5台碾米加工机器送给村民。李彦屏、欧润才等多次到村,为村民安装调试,并积极帮助农户寻找米荞、荞米销售渠道。市农业局(含农广校)共为挂钩村送去米荞加工机械10台,揉茶机2台,铡草机1台,免费发放农户4吨米荞籽种。与此同时,李彦屏还在市级挂钩帮扶的扶贫点推广种植米荞,目前,已在永德县乌木龙、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大兴、凤庆县营盘以及云县后箐、栗树等乡镇推广种植1.3万亩,为山区农民拓宽了增收脱贫道路。
  如何充分发挥挂钩部门优势,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资源,提质增效,向外推销,助力山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是李彦屏一直思考的问题。自对永德县大山乡2个村开展“挂包帮”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李彦屏每年到村开展工作不少于8次,田间地头、火塘边,村民时常都会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访贫问苦、为贫困户开展种养业培训。针对当地米荞、茶叶、蜂蜜等优质农产品资源,市农广校在引进农产品开发公司进驻挂钩村进行加工、包装、向外经销的同时,成立临沧金荞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回收农特产品,让农户吃下“定心丸”。如今,挂钩村的农特产品已先后销往临沧、昆明、上海等地,给村民带来了实惠。
  市农广校挂钩帮扶大山乡以来,李彦屏始终关注农民的需求,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他把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始终放在首位,举力抓好农民科技培训、产业培训,着力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近3年来,市农广校在纸厂村共开展了米荞栽培技术、核桃修剪技术、玉米高产、蜜蜂养殖、魔芋栽培、生猪养殖、农产品经销等培训,培训农民1200余人次,在纸厂村和忙角村选拔200多人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市农广校还大力开展农民学历教育提升,先后培育13名农户上中等职业教育,5名农民上专科网络学历教育。
  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市农广校共办全市举青年农场主培训班9期,培训学员 720 名。培训班实用有效,让青年农民受益匪浅,这些青年回去后,已成为各地产业发展、创业就业的领头雁,有力助推全市脱贫攻坚进程。

返回
2025年07月22日  第812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产业脱贫领路人

——市农广校校长李彦屏脱贫攻坚记事

刊发时间:2018-11-23 A2版  作者:罗新祥 陈莹莹 【字体:大 中 小】

  多次精心组织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亲率学员奔赴孟连县、南涧县、景洪市参观学习山地鸡养殖和牛油果等热带水果种植经销经验;积极与上海市崇明区农技部门对接,学习借鉴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产业融合等先进经验……市农广校校长李彦屏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为产业脱贫上下奔走、竭尽心智的事迹,深深为山乡大地的百姓所铭记。
  精准脱贫,产业先行。作为有着30多年农业农村工作经验的李彦屏,对此有着十分清晰的认识。2015年10月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市农业局(含市农广校)负责挂钩永德县大山乡纸厂村、忙角村,2个村都是高寒贫困山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产业单一,群众增收渠道乏力。李彦屏在带领干部职工多次深入挂钩村调研的基础上,与乡村领导一同制定了帮扶计划和措施:决定以产业扶贫为突破口,利用轮歇地和荒地,在纸厂村大明山推广种植米荞。为此,他上下奔走联系协调,与市农业局有关科室干部职工先后4次组织村组干部到米荞种植成熟的西盟县观摩学习种植、加工技术,2016年从西盟购进1.5吨米荞籽种无偿发放给纸厂村民种植。经测试,亩产在112公斤、亩产值在6、7百元以上。2017年,纸厂村共种植米荞242户1450亩,其中建档立卡户123户822亩。大山乡种植2400亩,推广农户476户,帮助农民增收62万元。
  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是李彦屏一贯的行事风格。去年8月初,李彦屏带上市种子管理者技术员一行将米荞种送到纸厂村,并组织农户开展种植技术培训。米荞成熟后,为帮助村民加工成荞米,制成荞产品销售,市农业局从外地联系调运5台碾米加工机器送给村民。李彦屏、欧润才等多次到村,为村民安装调试,并积极帮助农户寻找米荞、荞米销售渠道。市农业局(含农广校)共为挂钩村送去米荞加工机械10台,揉茶机2台,铡草机1台,免费发放农户4吨米荞籽种。与此同时,李彦屏还在市级挂钩帮扶的扶贫点推广种植米荞,目前,已在永德县乌木龙、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大兴、凤庆县营盘以及云县后箐、栗树等乡镇推广种植1.3万亩,为山区农民拓宽了增收脱贫道路。
  如何充分发挥挂钩部门优势,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资源,提质增效,向外推销,助力山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是李彦屏一直思考的问题。自对永德县大山乡2个村开展“挂包帮”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李彦屏每年到村开展工作不少于8次,田间地头、火塘边,村民时常都会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访贫问苦、为贫困户开展种养业培训。针对当地米荞、茶叶、蜂蜜等优质农产品资源,市农广校在引进农产品开发公司进驻挂钩村进行加工、包装、向外经销的同时,成立临沧金荞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回收农特产品,让农户吃下“定心丸”。如今,挂钩村的农特产品已先后销往临沧、昆明、上海等地,给村民带来了实惠。
  市农广校挂钩帮扶大山乡以来,李彦屏始终关注农民的需求,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他把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始终放在首位,举力抓好农民科技培训、产业培训,着力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近3年来,市农广校在纸厂村共开展了米荞栽培技术、核桃修剪技术、玉米高产、蜜蜂养殖、魔芋栽培、生猪养殖、农产品经销等培训,培训农民1200余人次,在纸厂村和忙角村选拔200多人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市农广校还大力开展农民学历教育提升,先后培育13名农户上中等职业教育,5名农民上专科网络学历教育。
  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市农广校共办全市举青年农场主培训班9期,培训学员 720 名。培训班实用有效,让青年农民受益匪浅,这些青年回去后,已成为各地产业发展、创业就业的领头雁,有力助推全市脱贫攻坚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