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乡村振兴蹄疾步稳

刊发时间:2018-11-23 A1版  作者:阮海燕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市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摸家底、打根基,不断破解乡村振兴遇到的难题,积极创造乡村振兴的“临沧实践”——

临沧乡村振兴蹄疾步稳

  2018年4月23日至24日,市委书记杨浩东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精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正确认识处理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结合临沧实际抓实抓细,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创造乡村振兴的“临沧实践”。
  为此,市委、市政府超前谋划,及时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调研组,围绕“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农村发展活力如何激发”“最大优势在哪里”“制约瓶颈是什么”等重要内容,入村入户开展调研,通过充分调研论证,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等,把126项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市厅级领导和行业部门,成立机构确保有人具体负责,及时召开四级干部动员会议,开展专题业务培训和入村入户动员,让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干部个个熟悉情况,人人掌握政策,让广大群众全面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意义,激发其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生动力,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坠底落实。
  医者治病要先从“望闻问切”开始,而制定乡村振兴规划也要先从“摸清家底”入手。我市制作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的资源摸底情况统计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物的资源摸底情况统计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问题清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项目清单》四张表,从自然村开始,自下而上,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工作,着力摸清村内人口和村外工作人员等“人的资源”;摸清本村内现有主导产业、最大优势资源、农户房屋、集体资产、组织化程度及下步发展方向等“物的资源”。对标对表自然村、建制村、乡(镇)2020年指标体系,找出已完成指标、未完成指标和制约发展瓶颈,形成问题清单,列出项目计划,最终实现用村内最能干的人,干出群众最满意的事。目前,在全面摸清“人的资源”和“物的资源”基础上,自然村共查摆出问题清单51523个,列出项目清单2大类69184项,投资概算447.48亿元;建制村(社区)共查摆出问题清单6894个,列出项目清单13类8168项,投资概算397.89亿元;乡镇(街道)共查摆出问题清单233个,列出项目清单8类3699项,投资概算322.05亿元。同时,明确了2018年至2022年的分年度建设项目。项目主要涉及到农村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和产业建设等,为建好项目库,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振兴打牢了根基。
  摸清家底、理出清单、有了项目之后,用什么来统筹和确保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我市以典型引路,采取省级部门挂钩示范一批,市厅级领导挂钩引领一批,市级部门主要领导挂钩包村一批、县(区)处级领导挂钩承包一批的方式,以村为基,发挥部门资源和渠道优势,探索实践各具特色和部门特点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形成“百村示范、千村联动、万户参与”的工作格局。到2020年,全市计划整合一切有利资源,集中打造400个示范点,引导农户向集镇周边、公路沿线聚集,形成一批小集镇型、鲜花盛开型、田园风光型、乡村旅游型、特色产业型等美丽宜居乡村。同时加强组织培训,从10月份开始,市级组织市实施乡村振兴办、农业、住建、团委、妇联等部门领导或业务骨干深入8县(区),对部分自然村理事长进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领和能力的培训,确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措施精准有效落到基层,指导基层发挥最大优势资源,选准最佳发展方向,截至目前,市级已对5个县(区)1410名自然村理事长进行培训。
  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全市已形成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以下为主”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局面。临翔区在全区启动“洁净家庭+,助力美丽乡村升级”模式;云县爱华镇大树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模式;凤庆县洛党镇和德村率先在全市开展无赌示范创建工作;永德县大平掌村结合本村资源优势重点规划乡村旅游线路;镇康县轩岗村制定了《“清洁村庄”评定制度(试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简乡老厂村建立资金筹措、保洁管理、农业生产面源污染控制“三项机制”,建设清洁幸福美丽家园,沧源佤族自治县糯良乡贺岭村挂牌成立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把农村妇女作为提升村庄面貌、改变生活后习惯的“带头人”“主心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沙河乡平掌村建立乡土人才库,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如今,行走在临沧的乡村,随处可见农民劳作的身影,他们或采摘果蔬,或养殖牛羊,处处展示着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活力;走进村庄,只见花栖苗圃,绿绕篱墙,原来的荒地上建起了休闲广场,泥泞的乡间小路变成宽阔的水泥路或沥青路,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夹道而立,人人爱护环境卫生的氛围浓了,勤俭节约的风气浓了,身边互帮互助的典型人物多了……
  砥砺奋进中,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在临沧大地徐徐舒展开来。

 

返回
2025年07月22日  第812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临沧乡村振兴蹄疾步稳

刊发时间:2018-11-23 A1版  作者:阮海燕 【字体:大 中 小】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市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摸家底、打根基,不断破解乡村振兴遇到的难题,积极创造乡村振兴的“临沧实践”——

临沧乡村振兴蹄疾步稳

  2018年4月23日至24日,市委书记杨浩东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精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正确认识处理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结合临沧实际抓实抓细,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创造乡村振兴的“临沧实践”。
  为此,市委、市政府超前谋划,及时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调研组,围绕“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农村发展活力如何激发”“最大优势在哪里”“制约瓶颈是什么”等重要内容,入村入户开展调研,通过充分调研论证,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等,把126项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市厅级领导和行业部门,成立机构确保有人具体负责,及时召开四级干部动员会议,开展专题业务培训和入村入户动员,让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干部个个熟悉情况,人人掌握政策,让广大群众全面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意义,激发其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生动力,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坠底落实。
  医者治病要先从“望闻问切”开始,而制定乡村振兴规划也要先从“摸清家底”入手。我市制作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的资源摸底情况统计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物的资源摸底情况统计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问题清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项目清单》四张表,从自然村开始,自下而上,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工作,着力摸清村内人口和村外工作人员等“人的资源”;摸清本村内现有主导产业、最大优势资源、农户房屋、集体资产、组织化程度及下步发展方向等“物的资源”。对标对表自然村、建制村、乡(镇)2020年指标体系,找出已完成指标、未完成指标和制约发展瓶颈,形成问题清单,列出项目计划,最终实现用村内最能干的人,干出群众最满意的事。目前,在全面摸清“人的资源”和“物的资源”基础上,自然村共查摆出问题清单51523个,列出项目清单2大类69184项,投资概算447.48亿元;建制村(社区)共查摆出问题清单6894个,列出项目清单13类8168项,投资概算397.89亿元;乡镇(街道)共查摆出问题清单233个,列出项目清单8类3699项,投资概算322.05亿元。同时,明确了2018年至2022年的分年度建设项目。项目主要涉及到农村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和产业建设等,为建好项目库,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振兴打牢了根基。
  摸清家底、理出清单、有了项目之后,用什么来统筹和确保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我市以典型引路,采取省级部门挂钩示范一批,市厅级领导挂钩引领一批,市级部门主要领导挂钩包村一批、县(区)处级领导挂钩承包一批的方式,以村为基,发挥部门资源和渠道优势,探索实践各具特色和部门特点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形成“百村示范、千村联动、万户参与”的工作格局。到2020年,全市计划整合一切有利资源,集中打造400个示范点,引导农户向集镇周边、公路沿线聚集,形成一批小集镇型、鲜花盛开型、田园风光型、乡村旅游型、特色产业型等美丽宜居乡村。同时加强组织培训,从10月份开始,市级组织市实施乡村振兴办、农业、住建、团委、妇联等部门领导或业务骨干深入8县(区),对部分自然村理事长进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领和能力的培训,确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措施精准有效落到基层,指导基层发挥最大优势资源,选准最佳发展方向,截至目前,市级已对5个县(区)1410名自然村理事长进行培训。
  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全市已形成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以下为主”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局面。临翔区在全区启动“洁净家庭+,助力美丽乡村升级”模式;云县爱华镇大树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模式;凤庆县洛党镇和德村率先在全市开展无赌示范创建工作;永德县大平掌村结合本村资源优势重点规划乡村旅游线路;镇康县轩岗村制定了《“清洁村庄”评定制度(试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简乡老厂村建立资金筹措、保洁管理、农业生产面源污染控制“三项机制”,建设清洁幸福美丽家园,沧源佤族自治县糯良乡贺岭村挂牌成立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把农村妇女作为提升村庄面貌、改变生活后习惯的“带头人”“主心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沙河乡平掌村建立乡土人才库,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如今,行走在临沧的乡村,随处可见农民劳作的身影,他们或采摘果蔬,或养殖牛羊,处处展示着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活力;走进村庄,只见花栖苗圃,绿绕篱墙,原来的荒地上建起了休闲广场,泥泞的乡间小路变成宽阔的水泥路或沥青路,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夹道而立,人人爱护环境卫生的氛围浓了,勤俭节约的风气浓了,身边互帮互助的典型人物多了……
  砥砺奋进中,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在临沧大地徐徐舒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