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新时代有担当的基层干部

刊发时间:2018-11-26 A3版  作者:丁世君

  近日,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的数十条诅咒式标语被网友曝光,“乱搭乱建全家短命”“不出义务工全家无祖宗”“人畜不分居,又无子孙又无妻”…… 事后,墨红镇政府和补木村委会解释说该标语虽用词不妥,但出发点是好的,贴出不久即已撕掉,并向村民作了解释。但这一事件已在网络上引起众多网民的议论,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笔者认为,这一事件凸显了基层工作的部分矛盾和问题,更是对新时代基层干部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目前,随着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基层干部的工作内容不断增多,工作量不断增加,一些基层干部常因工作较多而无暇顾及家庭。工作繁重和收入偏低的落差,一部分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在各项工作推进过程中,部分群众对政策的认识不深入,对基层干部的工作不理解,对一些合理工作不配合甚至抵触,基层干部集生活、工作压力于一身,得不到合理疏导,消极情绪长期积压,必然会在工作中出现一些不理智的行为。笔者认为,在基层工作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一方面要合理提高基层一线干部的待遇,多关心基层干部的生活。一方面要关注基层干部的心理问题,给予心理疏导,分解工作压力,避免工作上“倦怠症”和“躁郁症”的出现。同时,多组织基层干部和部分群众到生产发展得好、乡风文明的示范村(社区)参观、学习和交流,面对面感受惠民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改善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不断提升干部工作的公信力,提高群众自我发展的自觉性和内生动力。
  笔者认为,基层干部尤其是农村基层中存在的两个现象我们必须重视:一是新录用的干部缺乏农村工作经验,不熟悉农村生产生活情况和风土人情,缺乏有经验的乡村干部的指导和帮带,入村入户开展工作存在“听不懂”和“说不通”的情况,工作效果不佳。二是一部分基层干部尤其是村组干部存在年龄偏大和学历偏低的情况,工作方法保守,工作方式不够科学规范,工作中“缩手缩脚”,在创新工作方法和大胆开展工作方面存在不足。针对这些情况,笔者认为,应该落实好基层干部培养的两个工程:一是做好传帮带,落实“适新”工程。针对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安排富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进行指导培养,引导和实践结合,帮助新入职基层干部尽快熟悉基层情况,适应基层工作。二是加强培训,落实“焕新”工程。针对基层干部尤其村组干部存在的问题,要积极开展素质提升培训,从最基层干部抓起,全面提升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和工作素养,让基层干部从内而外改变和提升,形象“焕然一新”。

返回
2025年07月22日  第8126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争做新时代有担当的基层干部

刊发时间:2018-11-26 A3版  作者:丁世君 【字体:大 中 小】

  近日,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的数十条诅咒式标语被网友曝光,“乱搭乱建全家短命”“不出义务工全家无祖宗”“人畜不分居,又无子孙又无妻”…… 事后,墨红镇政府和补木村委会解释说该标语虽用词不妥,但出发点是好的,贴出不久即已撕掉,并向村民作了解释。但这一事件已在网络上引起众多网民的议论,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笔者认为,这一事件凸显了基层工作的部分矛盾和问题,更是对新时代基层干部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目前,随着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基层干部的工作内容不断增多,工作量不断增加,一些基层干部常因工作较多而无暇顾及家庭。工作繁重和收入偏低的落差,一部分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在各项工作推进过程中,部分群众对政策的认识不深入,对基层干部的工作不理解,对一些合理工作不配合甚至抵触,基层干部集生活、工作压力于一身,得不到合理疏导,消极情绪长期积压,必然会在工作中出现一些不理智的行为。笔者认为,在基层工作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一方面要合理提高基层一线干部的待遇,多关心基层干部的生活。一方面要关注基层干部的心理问题,给予心理疏导,分解工作压力,避免工作上“倦怠症”和“躁郁症”的出现。同时,多组织基层干部和部分群众到生产发展得好、乡风文明的示范村(社区)参观、学习和交流,面对面感受惠民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改善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不断提升干部工作的公信力,提高群众自我发展的自觉性和内生动力。
  笔者认为,基层干部尤其是农村基层中存在的两个现象我们必须重视:一是新录用的干部缺乏农村工作经验,不熟悉农村生产生活情况和风土人情,缺乏有经验的乡村干部的指导和帮带,入村入户开展工作存在“听不懂”和“说不通”的情况,工作效果不佳。二是一部分基层干部尤其是村组干部存在年龄偏大和学历偏低的情况,工作方法保守,工作方式不够科学规范,工作中“缩手缩脚”,在创新工作方法和大胆开展工作方面存在不足。针对这些情况,笔者认为,应该落实好基层干部培养的两个工程:一是做好传帮带,落实“适新”工程。针对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安排富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进行指导培养,引导和实践结合,帮助新入职基层干部尽快熟悉基层情况,适应基层工作。二是加强培训,落实“焕新”工程。针对基层干部尤其村组干部存在的问题,要积极开展素质提升培训,从最基层干部抓起,全面提升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和工作素养,让基层干部从内而外改变和提升,形象“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