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派驻纪检监察组找准廉政风险点
本报讯 (通讯员 郑十九) 沧源佤族自治县纪委监察委15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在派驻部门及联系单位全面开展党风廉政风险点排查和管控工作,认真分析研判驻在或联系部门的廉政风险点,对廉政风险点实施高、中、低等级“清单化”管理,重点关注易滋生腐败行为的高等级风险点,使问题靶心更集中、更聚焦,监督更精准、更有力。
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以廉政岗位风险点为切入点,结合驻在部门工作实际,围绕掌握人事权、执法权、司法权、审批权、监管权和资金管理权的重点岗位,聚焦工程建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土地出让等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通过问、看、听、查及深入工作一线全面摸清底数,及时排查各单位、各岗位廉政风险点,切实把基础工作做细做实做在前,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县10个乡(镇)、60个县直单位梳理权力数3780个,查找风险点18982个,其中高风险等级6817个、中风险等级6828个、低风险等级4399个。
对查找的廉政风险点整理形成岗位廉政风险清单,针对风险点督促各部门及时制定具体的防控措施,逐一签定《个人岗位风险廉政承诺责任书》,把责任落实到岗到人,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制定防控措施5950条,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544个,制定制度机制1208个。依法依纪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制定权力清单制度,晒出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切实履行监督首责,紧盯派驻监督单位的重要岗位、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切实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发现苗头就及时提醒,有问题就及早发现纠正,把监督关口往前移,把廉政教育做在前,切实做到早提醒早预防。目前,运用第一种形态342人(次),其中提醒谈话干部259人(次)、诫勉谈话39人(次)、约谈4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