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高院真情帮扶郭大寨乡
深入调研 驻村蹲点 智力扶贫
深入调研 驻村蹲点 智力扶贫
省高院真情帮扶郭大寨乡
(通讯员 昝玉林) 自2015年9月挂钩帮扶凤庆县郭大寨乡以来,省高级人民法院按照“听民声、谋发展、办实事、真扶贫”的帮扶思路,帮助该乡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和目标,协调资金项目,投入人力财力,实施产业、教育、健康、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提升等帮扶,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全乡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深入调研听民声。院党组每年至少 1 次集体深入郭大寨乡调研,党组成员每年至少 2 次分批分期开展蹲点调研,干部职工每年至少开展 4 次入户走访慰问,开展民情恳谈活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共商脱贫致富良策,认真分析乡情村情及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并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研究发展措施,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驻村蹲点办实事。每年都下派干部到团山、卡思、琼英驻村蹲点,2018 年初又增派 3 名干部到大立色村驻村,指导帮助开展工作。驻村干部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谋发展、强组织、促和睦”的目标,按照当好“村情民意的调研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富民强村的服务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制度建设的督导员、组织建设的指导员”的总体要求,恪尽职守,认真履职,尽心尽力办好事、做实事,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和赞誉。智力扶贫谋发展。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下派的驻村工作队员进村入户做好贫困群众思想发动、宣传教育和情感沟通,激发贫困群众不等不靠、自强不息、不甘贫困奋力脱贫的内生动力。同时帮助建立教育扶贫资金,对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生给予生活费借支帮扶,通过正向激励,形成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有效消除代际贫困。真情帮扶结硕果。针对乡村户存在的困难问题,先后帮助协调了整乡推进项目、核桃林水库项目、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普惠制项目、道路硬化项目等;先后直接投入扶贫资金 600 余万元,建成垃圾焚烧炉 10 座、卫生厕所 219 间,安装太阳能路灯 110 盏,在新老集镇、乡村主干道、入乡交界处及重点区域安装摄像头及补光设备 53 套,其中干部职工捐赠的 35.11 万元用于挂钩户缴纳新农合、新农保,投入 200 万元帮助团山村整改未达标房屋;帮助 3 个深度贫困村入股合作社 150 万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实现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捐赠郭大寨中学 800 册图书,捐赠团山中心校书包 350 个、毛毯 350 床;帮助协调资金 400 余万元、烤烟专用肥 70 吨,在 3 个深度贫困村建成“凤鸡”养殖基地,发展“凤鸡”养殖,助农增收。协调 昆 明 医 科 大 附 二 院 到 乡 开 展 义诊,乡卫生院医生分批到昆明医科大附二院进行培训,提高全乡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