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乡村振兴的同心力量
——记户乃中寨“三长联动”工作
本报讯 (通讯员 李 苏 王刚) “自从加入同心联来,感觉我们寨子人心更齐了,大家一起商量事情、解决问题,一起把日子过好,更有家的感觉了。”中寨自然村“同心联长”杨民荣说。今年以来,永德县推行选派“自然村长”、选举理事长和推举同心联长,“三长联动”求得群众内生动力激发的“三次方”。
处级干部挂钩户乃中寨“自然村长”,抽调4名科级干部划片负责,对农户进行全覆盖逐户拉网式走访排查,用“放大镜”“显微镜”排查风险点,完成“走访问卷”“危房认定和方案编制”,确定全村贫少困多,土木结构、大砖房等危房存量31户。推动落实“双诺双述双评双公示”“四双”工程,采取年初承诺、半年和年底述诺评诺、承诺内容和评诺结果公示的方式,挂钩单位县安监局班子和14名干部职工作出承诺事项47条,村党总支班子和62名党员作出承诺事项190条,帮助群众找增收路、算增收账,制定帮扶措施,实现“六清”。
结合“找能人”,村党支部从群众推荐的人选中提出9个人选,提交村民大会“一户一票”民主推选,产生自然村振兴理事会,制定理事会章程,由党支部和村民监督执行。
理事会广泛组织发动群众“摸家底、找差距”,完成“四个清单”,梳理出人才资源44名,耕地、森林等自然资源8项,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基层治理等问题清单11个,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等项目清单10项;对人才信息、资源条件、问题需求进行逐项核实,召开群众会议讨论,制定形成2018至2022年中寨自然村振兴行动计划;第一时间组织村民开会商议,党员干部带头拆违拆建、让地让路,自行协调土地保障项目落地,先后建成680平方米活动场所,硬化570余米的户户通水泥路,完成102平方米公共绿地。
群众自主自愿相互邀约组建14个“同心联”,每联由 8至14户具备一定自然属性的农户组成,推选1名德高望众、群众公认的村民担任联长,联长纳入理事会成员。理事会和同心联在村党组织的领导和村民委员会的指导下,协助村民小组开展群众自治活动,全村80%以上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同心联和理事会,实现“私事不出联、小事不出会、大事不出村。”
建立“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党群互动、村民监督”机制,推动“婚事新办、喜事廉办、白事简办”,控制宴请不大操大办,随礼不超过1个工钱标准,倡导树立文明新风。一户一月5元钱作为垃圾清运费,引导村民在办好村内事务中都出一份力。一组一月一整天,每户出1个义务工进行卫生大清扫、义务增绿、环境污染点排查,人人推动生态美。一分一减一转运,引导村民将垃圾进行分类,可捂烂的垃圾由村民背放到自家地进行自然分解处理,建筑垃圾等需要集中转运的,由村保洁员运送到垃圾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一张规划四清单,把自然村乡村振兴整村规划做得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群众意愿。一户一张感恩卡,每家每户制作感恩卡,卡上写满本户享受的党的惠民政策,将感恩卡挂在墙上显眼位置。一家不说两家话,组织“五好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做到民族团结一家、婆媳和睦一家、夫妻恩爱一家、成员包容一家、邻里和谐一家。发展实体产业,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四位一体”项目和投资、租赁等“四合一”方式,户乃村实现年集体经济收入14.6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