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滇扶贫协作开启佤山扶贫新篇章

刊发时间:2018-11-29 A1版  作者:关汪武 张 明

  本报讯   (通讯员  关汪武  张 明)   自上海市崇明区与沧源佤族自治县结对开展沪滇扶贫协作以来,双方全面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经过不解努力,各帮扶项目进展顺利,在佤山谱写了沪滇扶贫协作的新篇章。
  双方把实施人才战略作为沪滇对口支援扶贫协作的重点,引进新思想、新观念,为沧源脱贫攻坚注入新鲜血液。2017年以来,先后选派崇明区干部到沧源挂职帮扶,抽调沧源干部到崇明区交流挂职学习,促进人才交流向纵深发展。同时,组织开展“上海市崇明区委党校·临沧市工业和信息化经济发展及对外开放专题培训班”学习,深化在教育、农业、卫生医疗等方面的培训、交流,促进人才智力的合理流动和创新创造活力的释放。目前,共有5名教师到沧源支教;上海公卫中心、儿童医院与沧源签订了《帮扶援建协议》,共选派16名专家到沧源开展诊疗、培训、指导等工作,义诊患者513人次,临床带教120人次,开展疑难手术2台,专题讲座培训113人次,有效提升了沧源边疆民族地区医务人员的医疗业务水平,为实施健康战略奠定了基础。
  2017年以来,崇明区共援建沧源项目资金2250万元,其中,2017年援建项目资金1150万元,项目涉及产业发展、贫困村提升工程和社会事业三大类,覆盖勐来、糯良2个乡(镇)2个村委会(民良村、班考村)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受益农户190户63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贫困人口145人。2018年,援建项目涉及产业发展、农村建设,受益农户655户2324人。同时,积极推进5个深度贫困乡(镇)与崇明区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44个深度贫困村与崇明区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并给予每个结对村每年10万元的帮扶资金。
  扶持勐来乡民良村种植橘子、李子、桃子等果树3000株;新建养殖小区3个,建盖猪厩1400平方米、化粪池30立方米及配套蓄水池1个50立方米,铺设DN40管0.4公里,DN20管支管1.2公里;架设低压线0.4公里,建硬板路600平方米。实施农户住房、厨房换瓦和墙体粉刷、壁画美化105户;特色包装村民文化活动室1幢80平方米;新建特色旅游产品展览和交易平台1个、村内排水沟护栏700米。扶持班考村新建猪厩1700平方米,养殖生猪170头;新建人畜安全饮水管道4.2公里、蓄水池1个200立方米、水泥路1条1230米、入户道路及人行栈道2.32公里6960平方米;强弱电入地2.5公里;实施农户房屋外立面改造85户;新建公厕1座100平方米、村民活动室200平方米、活动场所600平方米、寨门1个、旅游服务中心452平方米。通过推进项目建设,夯实脱贫基础,不断提升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能力。

返回
2025年07月22日  第8129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沪滇扶贫协作开启佤山扶贫新篇章

刊发时间:2018-11-29 A1版  作者:关汪武 张 明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通讯员  关汪武  张 明)   自上海市崇明区与沧源佤族自治县结对开展沪滇扶贫协作以来,双方全面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经过不解努力,各帮扶项目进展顺利,在佤山谱写了沪滇扶贫协作的新篇章。
  双方把实施人才战略作为沪滇对口支援扶贫协作的重点,引进新思想、新观念,为沧源脱贫攻坚注入新鲜血液。2017年以来,先后选派崇明区干部到沧源挂职帮扶,抽调沧源干部到崇明区交流挂职学习,促进人才交流向纵深发展。同时,组织开展“上海市崇明区委党校·临沧市工业和信息化经济发展及对外开放专题培训班”学习,深化在教育、农业、卫生医疗等方面的培训、交流,促进人才智力的合理流动和创新创造活力的释放。目前,共有5名教师到沧源支教;上海公卫中心、儿童医院与沧源签订了《帮扶援建协议》,共选派16名专家到沧源开展诊疗、培训、指导等工作,义诊患者513人次,临床带教120人次,开展疑难手术2台,专题讲座培训113人次,有效提升了沧源边疆民族地区医务人员的医疗业务水平,为实施健康战略奠定了基础。
  2017年以来,崇明区共援建沧源项目资金2250万元,其中,2017年援建项目资金1150万元,项目涉及产业发展、贫困村提升工程和社会事业三大类,覆盖勐来、糯良2个乡(镇)2个村委会(民良村、班考村)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受益农户190户63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贫困人口145人。2018年,援建项目涉及产业发展、农村建设,受益农户655户2324人。同时,积极推进5个深度贫困乡(镇)与崇明区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44个深度贫困村与崇明区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并给予每个结对村每年10万元的帮扶资金。
  扶持勐来乡民良村种植橘子、李子、桃子等果树3000株;新建养殖小区3个,建盖猪厩1400平方米、化粪池30立方米及配套蓄水池1个50立方米,铺设DN40管0.4公里,DN20管支管1.2公里;架设低压线0.4公里,建硬板路600平方米。实施农户住房、厨房换瓦和墙体粉刷、壁画美化105户;特色包装村民文化活动室1幢80平方米;新建特色旅游产品展览和交易平台1个、村内排水沟护栏700米。扶持班考村新建猪厩1700平方米,养殖生猪170头;新建人畜安全饮水管道4.2公里、蓄水池1个200立方米、水泥路1条1230米、入户道路及人行栈道2.32公里6960平方米;强弱电入地2.5公里;实施农户房屋外立面改造85户;新建公厕1座100平方米、村民活动室200平方米、活动场所600平方米、寨门1个、旅游服务中心452平方米。通过推进项目建设,夯实脱贫基础,不断提升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