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抗艾 共建健康临沧

——我市防艾工作取得新成效
刊发时间:2018-12-01 A1版  作者:李垚沛 陈勇志

  今年以来,我市防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各成员单位的密切协作下,不断强化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艾工作,始终把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重要内容来抓。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四级党政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组长)的防艾委(领导小组),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防艾工作机制。健全工作机制,将防艾工作纳入2018年度市对县(区)综合考评内容和临沧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目标任务。强化经费保障,建立防艾专项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市、县(区)分别按标准落实专项经费,并及时足额下拨中央、省级防艾专项经费。
  健全专家组织,成立临沧市防治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临沧市国内外艾滋病项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组,为全市防艾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和支撑。完善防治网络,建立了1个病毒载量检测室,6个确证实验室,7个筛查实验室,12个CD4检测室,19个VCT门诊,40个快速咨询检测点,12个五类人群检测哨点,6个美沙酮治疗门诊,9个美沙酮治疗拓展服药点,4个抗病毒治疗点,6个儿童抗病毒治疗点,14个中医药治疗点,18个梅毒定点医疗机构,9个预防艾滋病、乙肝和梅毒母婴传播阻断点,215个安全套发放点。提升专业能力,现有确证资格证人员26人,筛查资格证人员116人,CD4检测资格证人员22人,快速咨询检测人员1180人。
  大胆改革创新,推广综合防治。自2014年以来,全市上下积极探索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从最初在32个重点村(社)开展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将省重点地区、边境地区、国家示范区等项目的资源与市、县(区)专项资金有机整合,在勐省坝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将经验向其它重点村、沧源勐董坝、耿马孟定坝、双江双江坝、沧源岩帅片区、边境地区等逐步推广,现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覆盖到全市8县(区)、61个乡(镇)、256个村(社),服务人口达87.98万人,占全市人口数的34.9%,覆盖HIV感染者和病人数占全市现存活HIV感染者和病人数的68%,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经验,践行了“重点地区重点防治”的工作策略。经过四年来的不懈努力,全市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成效凸显,率先在256个村(社、农场)实现“4个90%”的目标,即90%的社区居民知晓艾滋病知识、90%的社区HIV感染者得到发现、90%的社区HIV感染者得到抗病毒治疗、90%的在治病人病毒得到有效抑制。逐步打造“整合资源、精准防艾”的临沧防艾模式,并多次在全省防艾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强化宣传教育,普及防艾知识。通过媒体传播防艾知识,电视共播出防艾广告、新闻等23种7531次,广播共播出防治艾滋病公益广告、新闻等5种343次,各级各类报刊刊出42期次,在重点新闻网站开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栏目2个,发布信息54条,手机短信、手机报、彩信等宣传100417人次,新媒体(微博、微信、APP、网络直播等)宣传108624次。强化重点人群培训,开展妇女禁毒防艾知识培训20场950人次。开展大型建筑工地毒品和艾滋病知识培训11场700人。进村入户宣传教育,以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为抓手,开展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教育26.8万人。动员全社会参与,34家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共同抗艾。
  综合施策,强化工作措施和重点环节,进一步扩大咨询检测、扩大临床治疗、抓实预防母婴、狠抓高危人群综合干预、加大中医药治疗力度、加强推套防艾工作,推进“三个90%”和“两个消除”,HIV感染者和病人检测发现率达85.79%,存活感染者和病人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达84.4%,治疗有效率达85.6%。全市继续保持无经输血传播。母婴传播控制率下降至1.99%,达到全球消除母婴传播标准(2%),远低于全国4.9%的平均水平。

返回
2025年07月22日  第8131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携手抗艾 共建健康临沧

——我市防艾工作取得新成效

刊发时间:2018-12-01 A1版  作者:李垚沛 陈勇志 【字体:大 中 小】

  今年以来,我市防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各成员单位的密切协作下,不断强化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艾工作,始终把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重要内容来抓。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四级党政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组长)的防艾委(领导小组),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防艾工作机制。健全工作机制,将防艾工作纳入2018年度市对县(区)综合考评内容和临沧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目标任务。强化经费保障,建立防艾专项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市、县(区)分别按标准落实专项经费,并及时足额下拨中央、省级防艾专项经费。
  健全专家组织,成立临沧市防治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临沧市国内外艾滋病项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组,为全市防艾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和支撑。完善防治网络,建立了1个病毒载量检测室,6个确证实验室,7个筛查实验室,12个CD4检测室,19个VCT门诊,40个快速咨询检测点,12个五类人群检测哨点,6个美沙酮治疗门诊,9个美沙酮治疗拓展服药点,4个抗病毒治疗点,6个儿童抗病毒治疗点,14个中医药治疗点,18个梅毒定点医疗机构,9个预防艾滋病、乙肝和梅毒母婴传播阻断点,215个安全套发放点。提升专业能力,现有确证资格证人员26人,筛查资格证人员116人,CD4检测资格证人员22人,快速咨询检测人员1180人。
  大胆改革创新,推广综合防治。自2014年以来,全市上下积极探索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从最初在32个重点村(社)开展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将省重点地区、边境地区、国家示范区等项目的资源与市、县(区)专项资金有机整合,在勐省坝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将经验向其它重点村、沧源勐董坝、耿马孟定坝、双江双江坝、沧源岩帅片区、边境地区等逐步推广,现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覆盖到全市8县(区)、61个乡(镇)、256个村(社),服务人口达87.98万人,占全市人口数的34.9%,覆盖HIV感染者和病人数占全市现存活HIV感染者和病人数的68%,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经验,践行了“重点地区重点防治”的工作策略。经过四年来的不懈努力,全市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成效凸显,率先在256个村(社、农场)实现“4个90%”的目标,即90%的社区居民知晓艾滋病知识、90%的社区HIV感染者得到发现、90%的社区HIV感染者得到抗病毒治疗、90%的在治病人病毒得到有效抑制。逐步打造“整合资源、精准防艾”的临沧防艾模式,并多次在全省防艾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强化宣传教育,普及防艾知识。通过媒体传播防艾知识,电视共播出防艾广告、新闻等23种7531次,广播共播出防治艾滋病公益广告、新闻等5种343次,各级各类报刊刊出42期次,在重点新闻网站开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栏目2个,发布信息54条,手机短信、手机报、彩信等宣传100417人次,新媒体(微博、微信、APP、网络直播等)宣传108624次。强化重点人群培训,开展妇女禁毒防艾知识培训20场950人次。开展大型建筑工地毒品和艾滋病知识培训11场700人。进村入户宣传教育,以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为抓手,开展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教育26.8万人。动员全社会参与,34家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共同抗艾。
  综合施策,强化工作措施和重点环节,进一步扩大咨询检测、扩大临床治疗、抓实预防母婴、狠抓高危人群综合干预、加大中医药治疗力度、加强推套防艾工作,推进“三个90%”和“两个消除”,HIV感染者和病人检测发现率达85.79%,存活感染者和病人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达84.4%,治疗有效率达85.6%。全市继续保持无经输血传播。母婴传播控制率下降至1.99%,达到全球消除母婴传播标准(2%),远低于全国4.9%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