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冲刺大决战
聚焦问题 补齐短板
沧源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冲刺大决战
本报讯 (通讯员 杨兴云 张 睿) 今年以来,沧源佤族自治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聚焦问题整改和补齐短板弱项,抓实脱贫退出各项硬性指标,蹄疾步稳推进脱贫攻坚冲刺大决战。
该县突出“四类重点对象”,统筹兼顾“非四类重点对象”,制定《沧源佤族自治县2018年消除危房大会战实施方案》,细化工作责任,明确建房标准和时限,攻克尾巴房、欠债房,组织力量对辖区所有住房进行安全等级认定挂牌。同时,强化组织施工队伍,规范建房用材市场,加快推进建房进度,确保年内全面消除危房。
成立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产业精准扶贫办公室。以10个乡(镇)扶贫开发公司为龙头,以216个专业合作社为带动,强化土地集约化、生产组织化程度,推广烤烟+玉米、烤烟+水稻、茶叶基地生态化、林下种养殖等长短结合、立体发展的模式,力促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抓住东西部协作机遇,提高就业扶贫组织化程度,目前,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8029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就业8505人次,人均工资性收入3600元。充分利用茶山、林地、厂房等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合作项目185个,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700多万元。以集体经济收入作为资金保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设立654个公益性服务岗位,人均工资性收入每月700元。以生猪直供机关、中小学校食堂为突破口,打通扶贫农产品对接市场最后一公里,探索全县订单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
抢抓国家政策性贷款支持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向国家开发银行融资到位资金3亿元,用好3.1亿元帮扶资金,通过分阶段、分批次实施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处理、公厕建设等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同时,要求县直机关干部职工按照每月不少于10天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方式,带领群众积极投身到环境卫生全域整治中,优化家庭环境,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认真对照“6、10、6”考核标准,抓实脱贫退出各项硬性指标,严格规范工作内容和政策程序,克期完成2018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质量。统筹力量,集中解决扶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等突出问题,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同时,加强和规范扶贫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