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供电局以机制建设为引领——推动依法治企“三个转变”

刊发时间:2018-12-12 A3版  作者:施继延 陈世芬 季 飞

临沧供电局以机制建设为引领——

推动依法治企“三个转变”

 

1.jpg

送法进社区2.jpg

 

环湖流动宣传.jpg

 

送法进学校.jpg

  2018年,临沧供电局承接网、省公司“法治央企建设”的有关部署和要求,以机制建设为引领,持续推进依法治企能力建设,大力营造良好的内外部法治环境,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地,全局法治工作实现“三个转变”。
  把机制建设作为各项
  工作有序推进的牵引
  ——严格依法依规决策,落实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认真贯彻《法治央企建设实施意见》《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等重要文件精神,把依法决策要求转化为可执行的具体机制。8月份编制下发《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沧供电局“三重一大”决策实施细则》,结合临沧供电局经营规模、业务状况,根据决策事项的性质、重要程度及影响,合理确定“三重一大”具体事项金额范围、决策程序及相应的责任。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全年召开集体决策会议58次,决策事项267项,涉及重大需法律审核7项,审核率100%。
  ——加码提速完成资产产权证明办理年度任务。截至6月30日,该局资产产权证明应办必办任务完成率仅32.35%,全省排名倒数第四。着眼于产权清理严重滞后于公司要求的严峻局面,局党委群策群力,积极扭转被动局面,4月个月内完成应办必办任务88项,年度任务完成率100%。一是建立“四方协同机制”。印发《2018年资产产权证明清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及《2018年资产产权清理专项行动工作里程碑计划表》,明确局办公室、承办单位责任领导、经办责任人、协办人员四方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机制,将办证责任明确到人。二是抓实“动态管控”机制。“日管控、周监督、月总结”推进产权清理。每天跟踪办理进度,每周评估分析并督促办证领导责任人,局党委每月听取办理进度汇报并及时依法决策。期间,下发工作预警通知1份,局党委书记、副书记对2名责任人提醒谈话。三是运用好“绩效激励机制”。下发《2018年资产产权清理专项激励方案》,采用翻倍考核激励的方式压实办证责任。10月份,根据方案考核1.77万元,奖励8万元。通过专项激励机制的运用,规划建设管理中心及时完成滞后的产权证明办理任务4项,沧源供电局及时完成滞后的产权证明办理任务9项。
  ——重心下移,建立法治文化常态机制。以创建“法在我心、用法于行”法治文化氛围为主线,围绕理念融入、管理融入、业务融入开展工作,构建临沧供电局法治文化推进模式,为临沧供电局的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创造良好法治环境。一是制定《临沧供电局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对临沧供电局的法治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同时以各种方式纵深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二是坚持开展法治文化进班组活动。以“每月一学”PPT的形式,融入案例、法律法规、业务风险点识别及防范等内容,对广大基层员工开展持续性的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对PPT的学习加强对业务风险点的识别和防范能力,养成“遇事找法”的习惯。三是梳理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员工办事准则。2018年临沧供电局结合安风体系建设工作,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梳理,集中发布168项管理制度,在进一步规范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使员工办事“有规矩可依”。
  “1+3+X”工作机制抓实涉电安全隐患治理。深刻反思涉电公共安全隐患治理工作的不足与疏漏,层层压实责任,查找隐患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开展以县为单位的现场督查,运用“大监督”体系强化问责。按照基于法律、基于运维、基于社会的“三基于”工作原则建立“1+3+X”工作机制排查整治。编制《临沧供电局涉电公共安全隐患治理工作手册》,统一排查整治标准、要求。目前,临沧供电局共排查涉电公共安全隐患13172项,隐患治理完成6635项,总体完成率50.37%,未完成项纳入销号式管理。截至目前,全局未发生因涉电公共安全隐患导致的社会人员触电事故事件。
  着力融入中心工作
  强势推动“三个转变”
  ——法治工作由边缘向核心转变。以“六个一”为抓手,抓住关键少数,提高法律专业重要性的认识,为企业保值增值搭建基础。一是印发《临沧供电局2018年法治建设“六个一”专项工作推进计划表》,制定完成措施6项,完成率为100%。二是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2次,领导班子就宪法修正案与监察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专题学习讨论。三是结合安全生产反违章大反思大讨论活动,通过每月一讲的方式,在进行安全宣讲时同步开展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法律责任宣贯,重点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在“关键少数”中入心入脑。四是针对云县南龙河电站、凤庆职工持股企业改革涉及的法律问题,专题召开临沧供电局局党委会和职工持股企业改革小组会5次,进行论证、研究,依法决策。五是结合“七五”普法中期检查及领导调研计划,围绕2018年度法治工作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完成自查及县级供电单位检查。
  ——案件管理由法律部门单兵作战向全局左右协同、上下联动转变。一是部分案件县级供电单位主办,法律部门专业指导。双江供电局主动调解结案法律案件1宗。期间,法律部专题组织法律论证,进行诉讼风险分析,为双江局调整划定底线。二是聚焦“子改分”重点工作任务,发挥法律保驾护航的作用。云县供电局主动提起诉讼解决云县南龙河电站股权及收益问题。诉讼过程中得到省公司法律部的大力支持,省公司法律部就该案件的诉讼策略、诉讼请求等问题进行了专项研究,给予相关法律意见。临沧供电局根据法律部的意见,出具了书面的法律意见书。三是做好案件经验分享,将经验转化为管理要求。在法律案件结案后,临沧供电局认真进行案件回顾和总结,编写案件总结报告和案例,从诉讼策略、法律分析、由案件获得的管理经验等角度对案件进行总结,发现管理中的漏洞,推动流程优化。2018年,临沧局有两宗法律案件被省公司选为典型案例在全省发布。通过全局各部门的齐抓共管,目前临沧供电局办结法律案件7宗,涉案总金额648.4万元,挽回经济损失628.62万元,未发生负有责任的法律案件。
  ——合同管理向风险防范、合规管理和“大监督”一体化转变。结合合同管理相关指标和推广电商系统合同管理模块有关工作,该局将法律工作与大监督工作相融合,加强内部合同管理。严格督促各部门使用电商系统流转合同,杜绝合同系统外循环,对超期签订合同的合同承办人进行考核、约谈共5人次,通过大监督体系实现法律监督工作常态化,促进法律工作质量提升。目前,局本部共审核合同344份,合同金额32443.32万元,对局各类合同提出法律意见112条;县级供电局共审核合同355份,合同金额595.16万元,合同法律审核率达100%,未发生合同履约纠纷,未因合同履约问题造成经济损失,法律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持续推进“法在我心
  用法于行”法治文化建设
  认真贯彻国资委和网省公司关于法治央企建设的各项要求,继续推进法治建设“六个一”专项工作,加强业法融合,持续推进“法在我心 用法于行”的法治文化建设,以案件管理和合同管理为主要抓手,稳步提升依法治企基础管理能力。
  ——坚持推进法治建设“六个一”工作。坚持抓关键少数,持续强化地县两级领导对案件的参与度,两级领导至少参与一次重大决策法律论证、开展一项重大法律风险管理、组织或参与一宗法律纠纷案件处置、年度述职时一并述法、组织开展一次对下属单位法治建设情况的检查。
  ——多渠道纵深推进“七五”普法工作。承接网、省公司及各级政府对“七五”普法的各项要求,切合实际,做好谋篇布局,制定“七五”普法规划及年度 “七五”普法计划,开展好中心组学习、法治文化进班组等重点工作。
  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用活法律专业部门主动推送和员工主动提出法律需求两种沟通模式,加强“法律诊所”互动,提升“法律诊所”服务质量。
  ——全面落实法治文化建设方案。一是坚持理念引领,在“学法”、“用法”两个环节下足绣花功夫,丰富法治文化进班组的内涵和形式;二是做好品牌建设,整合党、工、团的力量,集中优势资源,推动法治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品牌建设有声有色、法治成果有声有色。三是广泛发动群众。组织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以兴趣为导向,由群众自发策划、自发组织、自发参与,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学法、用法的实效性。
  ——继续强化案件全过程管理。一是通过运用《地县两级法律风险体系建设》项目研究成果,梳理组织机构改革后各部门面临的新的法律风险,并做好提示工作;二是加强对案件诉讼策略、证据材料收集整理等方面的管控。通过优化诉讼策略、全面收集有利于支撑我方诉求的证据材料。
  ——加强合同管理指标管控力度。一是对超期签订合同的合同承办人进行考核、约谈常态化,运用大监督体系辅助指标管理的提升;二是结合电子商务系统合同模块推广工作,对合同管理的相关要求进行再宣传再落实,从招标采购源头开始管控,进一步提升标准文本使用率。

返回
2025年07月23日  第8142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临沧供电局以机制建设为引领——推动依法治企“三个转变”

刊发时间:2018-12-12 A3版  作者:施继延 陈世芬 季 飞 【字体:大 中 小】

临沧供电局以机制建设为引领——

推动依法治企“三个转变”

 

1.jpg

送法进社区2.jpg

 

环湖流动宣传.jpg

 

送法进学校.jpg

  2018年,临沧供电局承接网、省公司“法治央企建设”的有关部署和要求,以机制建设为引领,持续推进依法治企能力建设,大力营造良好的内外部法治环境,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地,全局法治工作实现“三个转变”。
  把机制建设作为各项
  工作有序推进的牵引
  ——严格依法依规决策,落实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认真贯彻《法治央企建设实施意见》《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等重要文件精神,把依法决策要求转化为可执行的具体机制。8月份编制下发《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沧供电局“三重一大”决策实施细则》,结合临沧供电局经营规模、业务状况,根据决策事项的性质、重要程度及影响,合理确定“三重一大”具体事项金额范围、决策程序及相应的责任。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全年召开集体决策会议58次,决策事项267项,涉及重大需法律审核7项,审核率100%。
  ——加码提速完成资产产权证明办理年度任务。截至6月30日,该局资产产权证明应办必办任务完成率仅32.35%,全省排名倒数第四。着眼于产权清理严重滞后于公司要求的严峻局面,局党委群策群力,积极扭转被动局面,4月个月内完成应办必办任务88项,年度任务完成率100%。一是建立“四方协同机制”。印发《2018年资产产权证明清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及《2018年资产产权清理专项行动工作里程碑计划表》,明确局办公室、承办单位责任领导、经办责任人、协办人员四方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机制,将办证责任明确到人。二是抓实“动态管控”机制。“日管控、周监督、月总结”推进产权清理。每天跟踪办理进度,每周评估分析并督促办证领导责任人,局党委每月听取办理进度汇报并及时依法决策。期间,下发工作预警通知1份,局党委书记、副书记对2名责任人提醒谈话。三是运用好“绩效激励机制”。下发《2018年资产产权清理专项激励方案》,采用翻倍考核激励的方式压实办证责任。10月份,根据方案考核1.77万元,奖励8万元。通过专项激励机制的运用,规划建设管理中心及时完成滞后的产权证明办理任务4项,沧源供电局及时完成滞后的产权证明办理任务9项。
  ——重心下移,建立法治文化常态机制。以创建“法在我心、用法于行”法治文化氛围为主线,围绕理念融入、管理融入、业务融入开展工作,构建临沧供电局法治文化推进模式,为临沧供电局的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创造良好法治环境。一是制定《临沧供电局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对临沧供电局的法治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同时以各种方式纵深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二是坚持开展法治文化进班组活动。以“每月一学”PPT的形式,融入案例、法律法规、业务风险点识别及防范等内容,对广大基层员工开展持续性的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对PPT的学习加强对业务风险点的识别和防范能力,养成“遇事找法”的习惯。三是梳理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员工办事准则。2018年临沧供电局结合安风体系建设工作,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梳理,集中发布168项管理制度,在进一步规范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使员工办事“有规矩可依”。
  “1+3+X”工作机制抓实涉电安全隐患治理。深刻反思涉电公共安全隐患治理工作的不足与疏漏,层层压实责任,查找隐患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开展以县为单位的现场督查,运用“大监督”体系强化问责。按照基于法律、基于运维、基于社会的“三基于”工作原则建立“1+3+X”工作机制排查整治。编制《临沧供电局涉电公共安全隐患治理工作手册》,统一排查整治标准、要求。目前,临沧供电局共排查涉电公共安全隐患13172项,隐患治理完成6635项,总体完成率50.37%,未完成项纳入销号式管理。截至目前,全局未发生因涉电公共安全隐患导致的社会人员触电事故事件。
  着力融入中心工作
  强势推动“三个转变”
  ——法治工作由边缘向核心转变。以“六个一”为抓手,抓住关键少数,提高法律专业重要性的认识,为企业保值增值搭建基础。一是印发《临沧供电局2018年法治建设“六个一”专项工作推进计划表》,制定完成措施6项,完成率为100%。二是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2次,领导班子就宪法修正案与监察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专题学习讨论。三是结合安全生产反违章大反思大讨论活动,通过每月一讲的方式,在进行安全宣讲时同步开展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法律责任宣贯,重点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在“关键少数”中入心入脑。四是针对云县南龙河电站、凤庆职工持股企业改革涉及的法律问题,专题召开临沧供电局局党委会和职工持股企业改革小组会5次,进行论证、研究,依法决策。五是结合“七五”普法中期检查及领导调研计划,围绕2018年度法治工作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完成自查及县级供电单位检查。
  ——案件管理由法律部门单兵作战向全局左右协同、上下联动转变。一是部分案件县级供电单位主办,法律部门专业指导。双江供电局主动调解结案法律案件1宗。期间,法律部专题组织法律论证,进行诉讼风险分析,为双江局调整划定底线。二是聚焦“子改分”重点工作任务,发挥法律保驾护航的作用。云县供电局主动提起诉讼解决云县南龙河电站股权及收益问题。诉讼过程中得到省公司法律部的大力支持,省公司法律部就该案件的诉讼策略、诉讼请求等问题进行了专项研究,给予相关法律意见。临沧供电局根据法律部的意见,出具了书面的法律意见书。三是做好案件经验分享,将经验转化为管理要求。在法律案件结案后,临沧供电局认真进行案件回顾和总结,编写案件总结报告和案例,从诉讼策略、法律分析、由案件获得的管理经验等角度对案件进行总结,发现管理中的漏洞,推动流程优化。2018年,临沧局有两宗法律案件被省公司选为典型案例在全省发布。通过全局各部门的齐抓共管,目前临沧供电局办结法律案件7宗,涉案总金额648.4万元,挽回经济损失628.62万元,未发生负有责任的法律案件。
  ——合同管理向风险防范、合规管理和“大监督”一体化转变。结合合同管理相关指标和推广电商系统合同管理模块有关工作,该局将法律工作与大监督工作相融合,加强内部合同管理。严格督促各部门使用电商系统流转合同,杜绝合同系统外循环,对超期签订合同的合同承办人进行考核、约谈共5人次,通过大监督体系实现法律监督工作常态化,促进法律工作质量提升。目前,局本部共审核合同344份,合同金额32443.32万元,对局各类合同提出法律意见112条;县级供电局共审核合同355份,合同金额595.16万元,合同法律审核率达100%,未发生合同履约纠纷,未因合同履约问题造成经济损失,法律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持续推进“法在我心
  用法于行”法治文化建设
  认真贯彻国资委和网省公司关于法治央企建设的各项要求,继续推进法治建设“六个一”专项工作,加强业法融合,持续推进“法在我心 用法于行”的法治文化建设,以案件管理和合同管理为主要抓手,稳步提升依法治企基础管理能力。
  ——坚持推进法治建设“六个一”工作。坚持抓关键少数,持续强化地县两级领导对案件的参与度,两级领导至少参与一次重大决策法律论证、开展一项重大法律风险管理、组织或参与一宗法律纠纷案件处置、年度述职时一并述法、组织开展一次对下属单位法治建设情况的检查。
  ——多渠道纵深推进“七五”普法工作。承接网、省公司及各级政府对“七五”普法的各项要求,切合实际,做好谋篇布局,制定“七五”普法规划及年度 “七五”普法计划,开展好中心组学习、法治文化进班组等重点工作。
  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用活法律专业部门主动推送和员工主动提出法律需求两种沟通模式,加强“法律诊所”互动,提升“法律诊所”服务质量。
  ——全面落实法治文化建设方案。一是坚持理念引领,在“学法”、“用法”两个环节下足绣花功夫,丰富法治文化进班组的内涵和形式;二是做好品牌建设,整合党、工、团的力量,集中优势资源,推动法治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品牌建设有声有色、法治成果有声有色。三是广泛发动群众。组织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以兴趣为导向,由群众自发策划、自发组织、自发参与,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学法、用法的实效性。
  ——继续强化案件全过程管理。一是通过运用《地县两级法律风险体系建设》项目研究成果,梳理组织机构改革后各部门面临的新的法律风险,并做好提示工作;二是加强对案件诉讼策略、证据材料收集整理等方面的管控。通过优化诉讼策略、全面收集有利于支撑我方诉求的证据材料。
  ——加强合同管理指标管控力度。一是对超期签订合同的合同承办人进行考核、约谈常态化,运用大监督体系辅助指标管理的提升;二是结合电子商务系统合同模块推广工作,对合同管理的相关要求进行再宣传再落实,从招标采购源头开始管控,进一步提升标准文本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