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良村“富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产业强 环境美 乡风淳 治理活
帕良村“富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本报讯 今年来,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帕良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构建“融合式”党建格局,激发乡村振兴“组织动能”,走出一条引领乡村振兴的“富民党建”新途径,勾画出一副产业强、环境美、乡风淳、治理活的优美画卷。
组织引领,让特色产业变得更“强”。把党建引领作为群众致富的“加速器”,创新党组织设置,设立甘蔗协会、竹子协会、养殖协会、蔬菜协会和核桃协会5个党支部。探索“党员+群众、1+x”帮带模式,把10户左右农户捆绑成产业发展利益联结体,把党员群众凝聚在党支部周围,变“单打独斗”为“组团致富”。目前,全村成立专业合作社3个,建成农产品电商上行平台1个,累计建成农业产业化基地3976亩,农民人均达4.7亩,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014元。以实施扶持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为契机,通过村集体土地入股、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建成集“特色美食、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传承、住宿餐饮”为一体的“帕良村佤族风情园”,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4.6万元,带动群众户均增收2000元。同时,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标准化”引入“家庭式”民宿经济,让群众搭上民宿这个“香饽饽”,全村现有5家“家庭式”民宿,接待游客46名,带动群众户均增收1000元。
机制引领,让乡村治理变得更“活”。在村党总支领导下,5个组全覆盖建立“自然村振兴理事会”。5个振兴理事会共梳理出能够自主解决的问题42个,在各级党组织的帮助下能够自主解决的问题7个,需要逐级上报解决的问题35个。同时,在村党总支领导下,由振兴理事会邀请30名外出人才、公职人员和曾在当地工作过的领导进行座谈,共话乡村发展,共谋振兴大计。
示范引领,让村容村貌变得更“美”。把环境整治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每月结合支部主题党日,深入开展“绿化美化家园”义务劳动,组织党员开展植树造林、卫生清扫、庭院美化等活动,让党员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实现示范一人,带动一片,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格局。将5个党支部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每个星期日组织党员、群众打扫村寨卫生,同时设立10名保洁员,负责轮流打扫环境卫生,每3天将垃圾清运到中转站,形成垃圾处理无害化、常态化的管理机制。通过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帕良村成为了全县树绿、花香、景美、民富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
文化引领,让村风民风变得更“淳”。充分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抓住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这个关键,用党风促家风正民风淳村风,教育引导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诚、孝、俭、勤、和”的新风正气。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党员先行”主题活动,采取“支部发倡议,党员作承诺”等形式,将“治陋习、树新风”作为党员积分、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村党组织共发出倡议书220份,10名党员带头公开承诺,为群众树立榜样。挨家挨户开展理家教育,从摆放家具、农具、叠被子、挂衣服等小事做起,从节约一针一线和“天不亮出门、天黑才收工”教起,帮助群众改变落后习惯,学会计划理财。依托村组活动场所,建设“村史室”“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深入开展知恩感恩教育,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2017年,帕良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15户农户被评为“文明家庭”。
沧源佤族自治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