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上学路
七岁生日刚过,妈妈就把用她那粗糙的双手缝制的碎花书包夸在我肩上,说:“明天就跟堂哥堂姐们上学去吧。”
背上书包,我心花怒放,反复一下子长大了一截。我要读书了,我要当小学生了,一时间我高兴得活蹦乱跳。
从此,我背上了书包,也背上了希望。
第二天,太阳从远处的山头上露出红脸蛋的时候,我背着书包跟着堂哥堂姐们兴高采烈地走在了上学的路上。
走啊走,谁知学校的路是那么的长。一个姐姐告诉我,路还长着呢,要走三顿饭的功夫。我小小的脚丫没走过这么长的路,后来是堂哥堂姐们牵着我走的。我想不到的是挨近学校时,有一个大村子,叫做李村,去学校的路要从村中通过。可能是村中人多、猪多、牛羊多的原因,村中的道路坑坑洼洼极为难走,特别是其中有很长一段,两边是高坎,高坎头上是农舍,中间有一条叫夹壕沟的路,路上到处是猪屎牛粪,加上两边人家排下来的废水粪水使整条路无法下脚。
第一天上学,一场好心情就被这夹壕沟给破坏了,就像我头顶的太阳,一下子被突如其来的黑云遮挡了一样,遮得严严实实,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看不到一丝的光亮。此时的我深感背上书包不但是背上希望,同时也背上了艰难。
随着雨季的来临,那段夹壕沟路经过雨糟牛踏,就象是与我们开着大大的玩笑。深深的牛脚印,厚厚的泥巴,不堪入目的粪便,又滑又烂的路面,给我们几个小学生望而怯步,站在路边,倒吸着一口口的冷气。路两边是笔直的高坎,路是无法选择的。我们几个娃娃只能极不情愿地脱掉鞋子,把瘦小的脚杆无奈地插入泥粪混染的污泥之中……
不知何时,夹壕沟头的发林家养了一只恶狗,常常藏在坎头的树丛中,每看到我们或是突然蹿出咬人,或是突然狂吠,多少次都把我们几个学生娃娃吓得魂飞魄散,所以我们每日都是屏住呼吸,躲着“狗子”的视线摄手摄脚走过“沼泽”的路段。
一天、两天,我们躲过了。可有一天,我们还是无法逃过恶狗那疯狂的追咬。记得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我们屏住呼吸,刚要上通“沼泽”路头,通过“狗子”的“岗哨”时,只听那恶狗“轰”的一声窜了出来,我们转头就不要命地跑,几双瘦小可怜的脚杆在深一脚,浅一脚的泥坑里飞奔,那可以说是在与厄运赛跑啊。记得当时我是跑在最后的,我已听到恶狗那沉重的呼吸声,感到恶狗那血盆大口已触及到我那瘦小的脚杆,此时的我没来得及多想,只感到头发一齐往上竖起,好象有一种东西从我的身体里飞了出去。恰在这时,我前面的一个堂哥跌倒在了泥坑里,我无法也不能收住带有冲力的身体,一下就从他的身上飞了过去。也许是堂哥倒下这一突然的举动吓住了恶狗,恶狗一时停在堂哥前不知所措,当我们刹住脚步要跑回去拉堂哥时,那恶狗顿时醒悟过来,张开大嘴要咬堂哥,危急之时,一位大叔及时赶到,大吼一声,恶狗被震住了,大叔又顺势抓一石头打去,恶狗只好夹着尾巴不情愿地转了回去。恶狗走了,而我们几个娃娃一屁股坐在泥窝里伤心地哭了起来。
那天晚上我无法入睡,每当想到那恶狗雌牙列嘴的样子,又恨又怕。一心想着如何出这口恶气,如何扫清上学路上的障碍。幼者三思也能有所得,我根据恶狗好咬棒头的特点,终于想到了惩治恶狗的办法。
第二天,我把想法告诉伙伴们,大家觉得这个办法好,都摩拳擦掌想出口恶气,于是大家就按我的想法找来棕批用钉子钉在一根长长的木棍上,再用绳子挷牢。
当我们走到恶狗处,那恶狗仍藏在树丛中雌牙裂嘴地威胁我们,我们中最大的伙伴就用包有棕批的木棍去逗引恶狗,恶狗毫不退让,又像往常一样咬住棍头乱撕,伙伴抓住时机反手一扭,就把弯钩一样的狗牙牢牢地搅在棕批里,又顺势一拖,就把恶狗从树丛中拖了出来,狗牙被缠得死紧,无法逃脱;小伙伴们一拥而上,拿出准备好的木棍向狗砸去。突然有人说狗主人来了,大家便一轰而散。
上学路上,还有这段夹壕沟路像蛇一样一动不动地横在我们脚下,我们却一点办法都没有,而且每天两次都别无选择地从这里艰难地走过。每到雨季,我们只有脱掉鞋子,把那小小的脚丫伸进那深深的泥坑里,伸进那各种粪水渗和的泥水里。
由于泥水的肮脏和粪毒,我的双脚起了许多粪虫疙瘩,一直到膝盖,每到晚上又痒又疼,叫人无法忍受。在这无尽的难眠中,让我幼小的心灵蒙发了把这条路变成一条又宽又平没有泥泞的大路的想法。能穿着鞋子,从大路上走过不再起粪虫疙瘩,成了我幼小而天真的愿望。
后来,我读初中,读高中,再后来我参加工作了,离开了家乡,离开了这条夹壕沟路。但无论走到哪里,这条路就像一条蛇一样,总是缠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我虽然参加了工作,但我没有能力为家乡出上一分力,更没有能力改变这条夹壕沟路。多少年了,村里的那些小弟弟小妹妹们还在走着那条夹壕沟路,还在重复着我昨天的“故事”,夺走了多少童年的快乐。此时的我深深地体会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是一件较为痛苦的事。
事隔三十年后的2012年,我有幸被抽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并被分到我读小学的李家村村民委员会。天赐良机,回到家乡,工作上直奔主题,当问及李家村夹壕沟路时,支书老李感叹道,那条路是全村的主干道之一,每天都有5个自然村30余名小学生,近百名村民通过,但它不属乡村公路,联不上通达工程,现在还是老样子。
听说这条路还是老样子,我的心就寒了下来,同时也下定了决心,为了学生上学路不再艰难,为了村民出行便利,也为我那幼时的愿望,我凭着新农办这一坚强的后盾,大胆地提出李家村夹壕沟路的建设问题。
我了解到,多年来,由于资金紧缺,村委会对这条路是欲修不能,已成了难于面对群众的一块心病。我一提出,得到一致赞同,并及时研究出一条群众投资投劳向县乡有关单位要一点,新农办支持一点的办法大干六十天,建设李家村夹壕沟的建设规划。
我与村支书向新农办及县、乡有关单位汇报情况后,得到了大力支持。村民投工聚料,工程如期开工,在轰鸣的推土机声中和广大群众有序的工作中,我亲眼看着那数百米长的夹壕沟被移为平地,留有无数小学生脚丫和汗水甚至泪水的污渍泥路,在现代化机械和广大群众的威力下,已被深深地埋进了大地的底层。
三十年,三十年的愿望,这条路终于在新农村建设的战鼓声中翻开新的一页。这一页对我来说,有着多么深刻的意义!我看着和我当年一样的一群群小学生穿着新鞋,从宽敞洁净的水泥路上兴高彩烈地走过,看着他们那快乐幸福的样子,我心潮澎湃,我庆幸能够在三十年的今天,成了这一修建童年上学之路的一员;我由衷地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实现了怀揣大半生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