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用延安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刊发时间:2018-12-17 A3版  作者:陈梦云

  延安精神内容丰富,源远流长,主要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兴起,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正日渐成为一个关系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和谐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这样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2004年2月就向全国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在这个文件里,甚至将未成年人(包括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那么,延安精神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或者说,如何把学习、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这一优秀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就成为一个值得思考、探索和实践的社会课题和教育课题。
  一、延安精神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教育资源
  1989年6月9日,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十年来的工作时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为什么有着强大政治优势和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经验的共产党出现这样的失误?一批经过战火考验、为共和国的创建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同志经过深入思考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一些单位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与政治、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经过精心筹划,报经民政部批准,1990年5月18日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正式成立。旨在弘扬延安精神,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新贡献。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核心内容或者主题之一,就是需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延安精神能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教育资源,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则为弘扬、传承、建设、发展延安精神,提供了必要的用武之地、园地和平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忽视或者拒绝延安精神,也就意味着一种思想、教育资源的闲置和白白浪费,延安精神将有如埋藏于地下的煤炭,它的光和热,发挥不出来;在弘扬、传承、建设和发展延安精神的理论、实践探索中,忘记或者丢掉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中小学校园这个园地和平台,延安精神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逐渐走向干枯和萎缩,缺乏生机和活力。
  二、延安精神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两者关联的启示
  基于以上关于延安精神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关联思考和总结,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
  (一)延安精神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双方之间,不能无视对方的存在,应该努力寻求教育实践的结合,实现工作的合作、交流和对话。现实生活之中,我们明显感受到,尽管云县延安精神研究会吸收有来自教育局、云县共青团委员会等单位和部门的同志作为会员,但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管或者涉及部门,如云县教育局、云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云县共青团委员会、云县妇联等部门、单位,他们或者因为种种原因,缺乏对云县延安精神研究会工作足够的了解,还谈不上真正的工作合作、交流和对话。这就需要,一方面,云县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特别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关涉部门的工作联系,寻求自身学术、教育成果价值转化的空间;另一方面,相关部门,放下低估、轻视学术性群众团体的有色眼镜,在自己的工作中重视起云县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存在和价值。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如何利用好延安精神这一教育资源,是一个值得延安精神研究会、所有涉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单位、部门,特别是云县现在所有的中小学校进行认真思考、研究、调研、探索的新的教育课题。如何把延安精神科学、合理、有效的引入云县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实现延安精神进学校、进校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到各个中小学开展延安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讲座或者文艺演出,学生听听讲座、看看演出就完结的问题。我的理解和思考是,延安精神教育究竟适合哪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或者说,哪一个年龄段的学生,会对延安精神怀有趣味;延安精神教育,可以以哪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组织和开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又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延安精神教育,除了常见的讲座、知识读本阅读、党团活动及语文、历史、政治等相关课程的渗透之外,究竟能不能以专题课程进行教育教学,或者说能不能在现有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必修、选修课程并行的框架里,设置单独的行之有效的延安精神教育课程?这样的课程,又将要如何来规划、设置、实施;延安精神教育,如何保持在现行教育体制中,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不影响原有的中小学教育秩序和生态环境,保持与原有教育秩序、生态环境的平衡,形成某种促进教育发展的张力等等,都还是一个个亟需研究、解决的认识与实践的课题。这些课题,无不需要在延安精神研究会、各涉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单位、部门,加强今后的交流、沟通、合作、对话的努力。
  (三)云县延安精神研究会,需要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加强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研究和工作投入。尽管,云县延安精神研究会从2014年4月成立至今,在组织建设、阵地建设、活动建设方面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和显著的成效,受到省、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和云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及肯定,但认真来审视不足时,不得不承认,尽管我们拥有众多的教师会员,也于2017年成立云县延安精神研究会教育局分会,也曾经到云县部分乡(镇)开展过一些主题讲座,编辑出版《血染的丰碑》教育读本,但总的说来,延安精神进校园,延安精神教育工作,还是云县延安精神研究会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利用好云县延安精神研究会现有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学术、教育资源,引领、实践、探索好延安精神与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这一新课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更多注意、思考和改进。

返回
2025年07月23日  第8147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对用延安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刊发时间:2018-12-17 A3版  作者:陈梦云 【字体:大 中 小】

  延安精神内容丰富,源远流长,主要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兴起,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正日渐成为一个关系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和谐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这样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2004年2月就向全国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在这个文件里,甚至将未成年人(包括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那么,延安精神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或者说,如何把学习、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这一优秀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就成为一个值得思考、探索和实践的社会课题和教育课题。
  一、延安精神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教育资源
  1989年6月9日,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十年来的工作时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为什么有着强大政治优势和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经验的共产党出现这样的失误?一批经过战火考验、为共和国的创建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同志经过深入思考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一些单位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与政治、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经过精心筹划,报经民政部批准,1990年5月18日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正式成立。旨在弘扬延安精神,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新贡献。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核心内容或者主题之一,就是需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延安精神能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教育资源,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则为弘扬、传承、建设、发展延安精神,提供了必要的用武之地、园地和平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忽视或者拒绝延安精神,也就意味着一种思想、教育资源的闲置和白白浪费,延安精神将有如埋藏于地下的煤炭,它的光和热,发挥不出来;在弘扬、传承、建设和发展延安精神的理论、实践探索中,忘记或者丢掉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中小学校园这个园地和平台,延安精神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逐渐走向干枯和萎缩,缺乏生机和活力。
  二、延安精神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两者关联的启示
  基于以上关于延安精神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关联思考和总结,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
  (一)延安精神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双方之间,不能无视对方的存在,应该努力寻求教育实践的结合,实现工作的合作、交流和对话。现实生活之中,我们明显感受到,尽管云县延安精神研究会吸收有来自教育局、云县共青团委员会等单位和部门的同志作为会员,但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管或者涉及部门,如云县教育局、云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云县共青团委员会、云县妇联等部门、单位,他们或者因为种种原因,缺乏对云县延安精神研究会工作足够的了解,还谈不上真正的工作合作、交流和对话。这就需要,一方面,云县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特别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关涉部门的工作联系,寻求自身学术、教育成果价值转化的空间;另一方面,相关部门,放下低估、轻视学术性群众团体的有色眼镜,在自己的工作中重视起云县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存在和价值。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如何利用好延安精神这一教育资源,是一个值得延安精神研究会、所有涉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单位、部门,特别是云县现在所有的中小学校进行认真思考、研究、调研、探索的新的教育课题。如何把延安精神科学、合理、有效的引入云县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实现延安精神进学校、进校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到各个中小学开展延安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讲座或者文艺演出,学生听听讲座、看看演出就完结的问题。我的理解和思考是,延安精神教育究竟适合哪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或者说,哪一个年龄段的学生,会对延安精神怀有趣味;延安精神教育,可以以哪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组织和开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又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延安精神教育,除了常见的讲座、知识读本阅读、党团活动及语文、历史、政治等相关课程的渗透之外,究竟能不能以专题课程进行教育教学,或者说能不能在现有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必修、选修课程并行的框架里,设置单独的行之有效的延安精神教育课程?这样的课程,又将要如何来规划、设置、实施;延安精神教育,如何保持在现行教育体制中,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不影响原有的中小学教育秩序和生态环境,保持与原有教育秩序、生态环境的平衡,形成某种促进教育发展的张力等等,都还是一个个亟需研究、解决的认识与实践的课题。这些课题,无不需要在延安精神研究会、各涉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单位、部门,加强今后的交流、沟通、合作、对话的努力。
  (三)云县延安精神研究会,需要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加强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研究和工作投入。尽管,云县延安精神研究会从2014年4月成立至今,在组织建设、阵地建设、活动建设方面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和显著的成效,受到省、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和云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及肯定,但认真来审视不足时,不得不承认,尽管我们拥有众多的教师会员,也于2017年成立云县延安精神研究会教育局分会,也曾经到云县部分乡(镇)开展过一些主题讲座,编辑出版《血染的丰碑》教育读本,但总的说来,延安精神进校园,延安精神教育工作,还是云县延安精神研究会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利用好云县延安精神研究会现有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学术、教育资源,引领、实践、探索好延安精神与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这一新课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更多注意、思考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