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信仰护航 为乡村铸魂

——永德县扎实做好村寨文化氛围营造
刊发时间:2018-12-29 A1版  作者:王红俊

  永德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目标,营造村寨文化氛围,不断凝聚起干部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力量。
  强化“42684”主题,增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内容”
  永德县把“42684”内容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一口、一路、一场所、一庭院”4个重点空间、村口2块宣传栏、村中道路6不少、活动广场8个有、农家庭院4个一为建设阵地和内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强化示范引领,增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标杆”
  永德县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通过创建示范点、选树典型、表彰先进等途径,使精神文明建设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创建成效显现。
  结合当地实际,整合资源优势,优先打造了大山乡笼楂村、大山乡忙兑村、崇岗乡军捞村、乌木龙乡菖蒲塘村、乌木龙乡小村村、大雪山曼来村、德党镇忙见田村7个村寨文化氛围营造项目建设点,并以典型示范引领全县118个村(社区)的文化氛围营造工作。
  强化挂钩帮扶,实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融合”
  在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永德县“搭车”脱贫攻坚,充分利用挂钩帮扶机制,把村寨文化氛围营造和“自强、诚信、感恩”“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相结合,发挥挂钩领导、包村部门、包户干部的作用,形成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干部带领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氛围,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让群众“零距离”聆听道德的声音,感悟道德的力量,增强了道德典型的说服力、感召力。
  强化村规民约,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新常态”
  借助农村文化氛围营造,永德县积极探索和创新乡村治理机制,以自然村为单元建立“振兴理事会”,负责制定、执行、监督《村规民约》,并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事务进行组织协调、综合服务、监督管理。目前,全县共成立乡村振兴理事会962个,制定修定《村规民约》962个,选举产生理事会成员7180人。
  由党支部牵头,在自然村振兴理事会领导下,以群众自主为前提,组织群众自主自愿组建“同心联”,重点开展议家风、立家训、传家礼、评家庭,弘扬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等事项。目前,全县共成立同心联6884个。
  如今的永德,处处洋溢着“齐心协力奔小康、文明和谐建家园”的乡村文化气息,阵阵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房子建起来、环境美起来、生活好起来的美丽村庄画卷正徐徐展开。

返回
2025年07月23日  第8159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为信仰护航 为乡村铸魂

——永德县扎实做好村寨文化氛围营造

刊发时间:2018-12-29 A1版  作者:王红俊 【字体:大 中 小】

  永德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目标,营造村寨文化氛围,不断凝聚起干部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力量。
  强化“42684”主题,增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内容”
  永德县把“42684”内容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一口、一路、一场所、一庭院”4个重点空间、村口2块宣传栏、村中道路6不少、活动广场8个有、农家庭院4个一为建设阵地和内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强化示范引领,增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标杆”
  永德县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通过创建示范点、选树典型、表彰先进等途径,使精神文明建设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创建成效显现。
  结合当地实际,整合资源优势,优先打造了大山乡笼楂村、大山乡忙兑村、崇岗乡军捞村、乌木龙乡菖蒲塘村、乌木龙乡小村村、大雪山曼来村、德党镇忙见田村7个村寨文化氛围营造项目建设点,并以典型示范引领全县118个村(社区)的文化氛围营造工作。
  强化挂钩帮扶,实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融合”
  在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永德县“搭车”脱贫攻坚,充分利用挂钩帮扶机制,把村寨文化氛围营造和“自强、诚信、感恩”“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相结合,发挥挂钩领导、包村部门、包户干部的作用,形成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干部带领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氛围,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让群众“零距离”聆听道德的声音,感悟道德的力量,增强了道德典型的说服力、感召力。
  强化村规民约,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新常态”
  借助农村文化氛围营造,永德县积极探索和创新乡村治理机制,以自然村为单元建立“振兴理事会”,负责制定、执行、监督《村规民约》,并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事务进行组织协调、综合服务、监督管理。目前,全县共成立乡村振兴理事会962个,制定修定《村规民约》962个,选举产生理事会成员7180人。
  由党支部牵头,在自然村振兴理事会领导下,以群众自主为前提,组织群众自主自愿组建“同心联”,重点开展议家风、立家训、传家礼、评家庭,弘扬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等事项。目前,全县共成立同心联6884个。
  如今的永德,处处洋溢着“齐心协力奔小康、文明和谐建家园”的乡村文化气息,阵阵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房子建起来、环境美起来、生活好起来的美丽村庄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