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亮点纷呈
抓项目 强示范 补短板 建机制
凤庆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亮点纷呈
本报讯 (通讯员 鲁正芹) 近年来,凤庆县融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党群合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得到上级和群众肯定。
多方融资抓项目。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项目化、项目建设清单化、落实主体责任化,采取积极向上争取、部门整合、融资贷款和动员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有效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资金短缺的问题。以规划引领包装和生成了一批项目,向上争取到一水两污、公厕等建设项目资金1440万元,正在争取生活垃圾收转运设施项目资金2014万元。向国开行争取到4000万元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贷款,引入社会资金1.2亿元建成了习谦水泥窑协同垃圾处置项目。制定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资金整合方案,整合农村道路、人饮巩固提升、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10.5亿元,县级财政安排农村垃圾收运设施配套资金1200万元,支付习谦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处理费1400万元。
打造亮点强示范。目前,已建成集镇公厕27座、行政村公厕189座、自然村公厕435座、自然村活动场所236个、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10713户、乡镇公厕和建制村公厕实现全覆盖;新建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1座,集镇污水治理率达70%;建成道路硬化741.7公里,通畅工程1602.6公里,建成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4座,干湿分类收集池1096个,全县农村垃圾简易有效治理达90%以上;实施农村人饮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97件,安装净水处理设备50套,完成旧村改造337个、农村危房改造51457户、牲畜养殖圈舍新建(改造)7200户,推广农村户用沼气14630户、完成农村炉灶改造1000台、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500台,农网改造升级227公里,4G网络覆盖95%以上的自然村;建成清洁水源地保护围栏6.59公里,清洁田园测土配方推广面积56万亩,创建洁净村庄192个、洁净庭院示范家园2455户、“七改三清”示范点建设14个;完成“五类村庄”美丽宜居型村庄建设9个、提升改善型村庄建设9个、基本整洁型村庄建设128个;完成省级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建设8个。
对表找差补短板。结合实际制定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举措、完成时限、责任主体。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全县年度综合考评和干部绩效评价考核,建立县委、县政府到部门、乡镇、村组的全程责任约束、全程监督追责的全链条责任体系。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列入村规民约,实现村庄保洁收费制度全覆盖,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垃圾处理上,所有建制村建立村庄保洁员制度及收费制度,按“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机制有效落实。目前,全县共聘用村庄保洁员10484人,新增垃圾收集车53辆,建成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14座,干湿分类收集池1096个,垃圾焚烧炉637个,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0%以上。同时,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积极推广低成本、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地制宜采用生态处理工艺。因镇、因村、因户分类施策,建设太阳能发电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物理化处置集镇污水,建设规模化生态氧化塘处理农户相对集中的村寨污水,建设简易化生态氧化塘处理分散农户的污水。在实行人畜分院、厨卫入户、科学养殖的基础上,采取粪池围建盖顶、建排污沟的方式治理厕所粪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