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沧源跨越发展的对策

刊发时间:2019-01-07 A3版  作者:王邦玲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中分析了云南的优势和存在不足,强调云南各地要坚持“五个着力”,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结合沧源佤族自治县实际,就当前如何坚持“五个着力”步入跨越发展,提出如下简要的对策:
  分析在坚持“五个着力” 发展中存在的短板。沧源县是一越千年的边疆民族直过区,由于受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解放初期的沧源无论是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回顾沧源县40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改革开放给该县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但仍存在如下困难和问题: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是制约发展的瓶颈。产业发展滞后,产业以中低端产业为主,存在散、小、弱的现状。贫困程度深、自身发展能力较弱。沧源是一跃千年的民族直过区,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扶持县。资源利用不充分。沧源自然资源、物产丰富,但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的现象。党组织、党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存在虚化、弱化情况。干部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落后,创新意识不强,对如何发展没有作深入的思考。
  如何坚持“五个着力”的措施。坚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措施。大力发展人才工程。发展人才是主体,引进外来专业人才队伍;利用好存量人才,重视人口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职业教育、农技培训,让干部成为心有信念、脑中有思路、心中有民、心中有戒的好干部,让群众激发内生动力,积极主动投入到生产发展当中。
  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相关部门要充分调查研究,发展适合地方的高原特色产业,引进龙头企业,通过党组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的形式,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型产业打造“一乡一品、一村一品” 。打好文化旅游品牌,开发群众喜好的伴手礼。加快培育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大健康产业。
  坚持“五网”(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建设,形成有效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破解地方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要利用地方所处的区位优势、民族文化优势,广泛凝聚推进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的强大正能量 ,让中央、省、市出台的改革举措落到实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坚持着力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措施。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做强高原粮仓。发展品牌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附加值、高集约化、高科技的特色高原农业特色产业。实施好精准脱贫工作,开展好乡村振兴。
  坚持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坚持和完善“河长制”“园长制”“路长制”,以“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振兴为契机,重点整治河流、湖泊、道路环境卫生、公园环境、人居环境。
  以美丽乡村、特色村寨、乡村振兴建设为抓手,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把农村建成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把环境整治纳入年度综合考核、纳入法制化轨道,强化监管,令行禁止。
  坚持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加强民族宗教管理,妥善处置民族宗教关系,防止宗教因素影响民族团结。保护和传承好民族传统文化,使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成为各民族相知、相亲、相惜的过程。
  坚持着力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全面从严治党。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廉政建设六个方面抓实党建工作,让党组织不断革新,发挥战斗堡垒和引领发展的作用,让党员干部成员发展的先锋队伍,成为人民满意的党员队伍。

返回
2025年07月24日  第816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简析沧源跨越发展的对策

刊发时间:2019-01-07 A3版  作者:王邦玲 【字体:大 中 小】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中分析了云南的优势和存在不足,强调云南各地要坚持“五个着力”,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结合沧源佤族自治县实际,就当前如何坚持“五个着力”步入跨越发展,提出如下简要的对策:
  分析在坚持“五个着力” 发展中存在的短板。沧源县是一越千年的边疆民族直过区,由于受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解放初期的沧源无论是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回顾沧源县40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改革开放给该县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但仍存在如下困难和问题: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是制约发展的瓶颈。产业发展滞后,产业以中低端产业为主,存在散、小、弱的现状。贫困程度深、自身发展能力较弱。沧源是一跃千年的民族直过区,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扶持县。资源利用不充分。沧源自然资源、物产丰富,但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的现象。党组织、党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存在虚化、弱化情况。干部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落后,创新意识不强,对如何发展没有作深入的思考。
  如何坚持“五个着力”的措施。坚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措施。大力发展人才工程。发展人才是主体,引进外来专业人才队伍;利用好存量人才,重视人口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职业教育、农技培训,让干部成为心有信念、脑中有思路、心中有民、心中有戒的好干部,让群众激发内生动力,积极主动投入到生产发展当中。
  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相关部门要充分调查研究,发展适合地方的高原特色产业,引进龙头企业,通过党组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的形式,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型产业打造“一乡一品、一村一品” 。打好文化旅游品牌,开发群众喜好的伴手礼。加快培育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大健康产业。
  坚持“五网”(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建设,形成有效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破解地方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要利用地方所处的区位优势、民族文化优势,广泛凝聚推进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的强大正能量 ,让中央、省、市出台的改革举措落到实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坚持着力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措施。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做强高原粮仓。发展品牌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附加值、高集约化、高科技的特色高原农业特色产业。实施好精准脱贫工作,开展好乡村振兴。
  坚持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坚持和完善“河长制”“园长制”“路长制”,以“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振兴为契机,重点整治河流、湖泊、道路环境卫生、公园环境、人居环境。
  以美丽乡村、特色村寨、乡村振兴建设为抓手,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把农村建成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把环境整治纳入年度综合考核、纳入法制化轨道,强化监管,令行禁止。
  坚持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加强民族宗教管理,妥善处置民族宗教关系,防止宗教因素影响民族团结。保护和传承好民族传统文化,使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成为各民族相知、相亲、相惜的过程。
  坚持着力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全面从严治党。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廉政建设六个方面抓实党建工作,让党组织不断革新,发挥战斗堡垒和引领发展的作用,让党员干部成员发展的先锋队伍,成为人民满意的党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