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党群合力建设美丽洁净县城
规划先行 完善措施
凤庆县党群合力建设美丽洁净县城
本报讯 (通讯员 杨永胜) 近年来,凤庆县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县城,打造美丽洁净的凤庆。
完善城市总规修编,加快城市设计,促进多规合一,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实现城市规划提质。构建以迎春河为主线,贯穿北部水源涵养区、交通枢纽物流区、老城历史文化区、中部园林行政办公区、南部产城融合区的“一带五片区”城市空间布局,“以点为珠,以线成带,连线串珠,线畅珠明”突出片区节点建设,组团式推进城市发展;打造机场、高速路、快速路、铁路、轨道交通组成的对外交通体系及“四纵十二横”的城市道路网络,全力构建内联外通的综合交通系统。优化城市布局,实现产城融合;治山治水治河,打造特色山水格局;突出滇红文化、顺宁历史文化、山水文化,提升城市内涵,努力把县城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美丽宜居之城、世界滇红之乡。
加强河道水域岸线管理保护,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依法划定河道管理范围,严禁以各种名义侵占河道、围垦河道、非法采砂,对岸线乱占滥用等突出问题开展清理整治,恢复河道行洪和水域岸线生态功能。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提高河道的防洪标准及抗旱应急能力。加强水污染防治,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推动形成“统一监管、分工负责”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新格局,统筹水上、岸上污染治理,完善入河排污管控机制,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排查入河污染源,加强综合防治,严格治理城市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水生态修复,加快实施生态治滩、生态治岸,恢复河道的自然连通,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加强执法监管,建立日常监管巡查制度,实行动态监管,严厉打击涉河违法行为,坚决清理整治非法排污、设障等活动。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河道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积极做好公路违规开口、路面污染、“两违”建筑治理工作;加快实施截污、管线迁移、河道清淤等工程。
在对凤山公园、小鼓山公园、崇祯寺综合公园提升改造的基础上,先后修建了砚池公园、滇红公园、南边箐河湿地公园、太阳山公园等,新增公园绿地面积达50余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57平方米。抓实道路沿线绿化带建设,先后实施了绿茗路、迎春河滨河路、书院路、保平路、滇红路等市政道路绿化建设工程,新增道路绿化面积3万多平方米。积极开展居住区、单位庭院绿化美化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绿化美化活动。目前,全县共创建园林单位29个。
全面推进城镇“四治三改一拆六增” 和农村“七改三清”,努力建设“发展美、生态美、风气美”的美丽凤庆,城乡人居环境取得新突破。迎春河二期、水磨河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建成雨水污水管网13.9公里、地下综合管廊3.5公里。凤梧路提质改造、西环路一期、书院路、东环路平村连接建成完工并投入使用,打通了迎春河滨河路“断头路”9条,滇红国际至南边箐河连接线、稻香路、保平路、西环路等4条“断头路”开工建设。建成6个县城停车场、10座城市公厕、27座乡镇公厕、189座行政村公厕、624座自然村公厕、2.2万座农村卫生户厕;县城建成1个农贸市场、5条鲜花大道、4个综合公园。启动棚户区改造3400户,完成旧城改造4.6万平方米、旧厂区改造4万平方米、旧住宅区改造15.8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配租入住10054户,去库存17.2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