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游记:感受槟城文化

刊发时间:2019-01-27 A3版  作者:陈开心

复件-201901231032326569ii.jpg

 

复件-20190123103226g21j32.jpg

复件-20190123103229trm070.jpg

  刚下飞机,我们就通过摩拉出行平台叫了一辆摩拉车。从走出机场登上摩拉车的那一分钟开始,我就被槟城的中国文化所包围。司机虽然是一位马来人,但他讲的是普通话,跟他沟通,毫不费力。在路上,车里放的是中国大陆的流行歌曲,除了车是右舵车、行驶靠左之外,我没有入境马来西亚到达槟城的感觉。司机说,摩拉出行是一家定位于为全球华人解决本地、异地和异国出行的专业出行互联网平台。当我们请司机帮忙找一位导游的时候,他说,槟城很小,景点不多,如果你们相信我,我就可以当你们的导游,我只收租车钱,不收导游费。看看面善的司机 ,谈了谈包车的价格,我们欣然同意司机兼导游,陪我们感受异国槟城。
  槟城的小吃
  进入酒店稍事休息,司机就带我们去吃晚餐。他说,在槟城,既可以吃东北饺子、山东八仙宴、四川麻辣烫、福建云吞面,也可以吃地地道道的马来小吃炒粿条、咖喱面或者金香蟹、怪味蟹、烧鱼等海鲜。我对小吃情有独钟,每到一地,都要寻找当地有名的小吃尝尝,于是就让司机带我们去吃炒粿条、咖喱面。
  司机将我们带到一家既有咖喱面又有炒粿条的餐馆。他说,只有这一家是用炭火代替现代煤气来炒的,因为火候十足,炒出来的粿条才够特色。在我们喝茶等待的时候,司机说,炒粿条其实是广东潮州人的小吃,不过现在已成为马来西亚各大城市民众的日常了。各个城市的粿条除了宽细长短不同之外,其豆芽、虾仁、鸡蛋等配料,也都大同小异。
  说话间,服务生已经将香喷喷的炒粿条和黄白相间的咖哩面端了上来。司机指着咖哩面说:“我几乎走完了大马的所有城市,只有槟城才会见到这种正宗咖哩面。咖哩面的汤汁是以虾、椰浆与咖哩香料配制而成的,基本佐料包括猪红、虾、豆卜、蛤、鱿鱼。我不知道你们吃不吃辣,所以给你们点了一半黄面一半米粉,这样就可以自主选择。”
  也许是都饿了吧,大家个个都吃的稀里哗啦、有滋有味。吃完埋单时发现,每份炒条和每份咖喱面都只是5马币,折合人民币不到10块钱。大家都说这顿饭吃得既爽口又经济。
  槟城的壁画
  吃饱喝足后,我们就在槟城闲逛。槟城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城市,古迹众多,随便在街道上都能看到各种宗祠、博物馆和故居。虽说槟城是一个多语社会,但在街上到处可见用繁体汉字书写的如盛兴参茸庄、华美理发室、福德祠、龙山堂邱公祠、慈济宫等等商店名称和广告语。据说当地政府有规定,汉字招牌在尺寸上不得大于马来文招牌,但汉字招牌和广告仍然非常明显。在一条被称为百年老街的窄巷,感觉甚是特别,那泛黄的墙上画着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壁画。这些壁画又与自行车、摩托车、秋千、篮球架、船公和扁担等铁塑连在一起,形成了姐弟共骑、兄妹荡秋千、小贩、篮球姐弟、窗户里的姐弟等等惟妙惟肖、形象生动的生活场景。每一幅铁塑漫画都是一个故事,估计漫画上所附的英文说明,就是讲述这个故事的,只可惜我不懂英文,所以不明就里。就在这条窄窄的小巷里,有推着小车卖零食的,有架着画夹画画的,有倚着壁画铁塑照相的,还有就地摆摊吹巴乌卖艺的……虽然天色已晚,但来来往往的游客还是络绎不绝。这种市井与艺术并存的浪漫,倒让我对槟城有一种很是亲切的感觉。
  晚上,我在酒店里查阅槟城资料时知道,槟城也叫槟州,是马来西亚十三个联邦州之一,州府乔治市是槟城重要港口,是首都吉隆坡和新山市之后的全国第三大城市。由于槟城的古迹得以完整地保留,槟城首府乔治市于2008年7月7日被联合国文教科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槟城的乌鸦
  海滨大道,自有海滨风景。
  落潮后的海滩,夕阳斜照。
  垂钓者纹丝不动。眼睛只盯海面上的鱼漂,全神贯注。
  情侣双双,并肩散步,说说笑笑。依偎海滨护栏的,卿卿我我,窃窃私语。
  微风徐徐,远处依然海浪滔滔。余光柔柔,近处乌鸦低飞盘旋。
  听到乌鸦鸣叫,我突然愣怔。抬头一看,哇,头顶之上一群乌鸦飞来飞去。仔细看时发现,灯塔之上是乌鸦,电线之上是乌鸦,礁石之间是乌鸦,行道树上是乌鸦,小区阳台之上也是乌鸦……目之所及,乌鸦无处不在。
  我不解,这种不祥之物在这里何以自由自在,不被驱逐?在我的内心深处,乌鸦和黑猫一样,那是死亡、恐惧和厄运的代名词。听到乌鸦的啼叫,那就是凶兆,预示不祥。我的祖祖辈辈都认为乌鸦的叫唤,会带走人的性命、抽走人的灵魂。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在槟城,乌鸦是神鸟,是圣物,它像喜鹊一样,连声音也可以预示吉祥。这让我想起我们“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句子,想起了乌鸦“反哺慈亲”的故事。据说,乌鸦是孝顺的典型,当他们的父母年纪大了,老了,病了,无法觅食的时候,小乌鸦、年轻的乌鸦、儿孙辈的乌鸦,不但会给父母寻找食物,而且还会把食物弄得很可口,就像人类哺育子女一样将可口的食物送到老乌鸦口中。后来,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在我们国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视乌鸦为不详,像西藏和四川的一些地区,乌鸦也是作为一种神鸟来崇拜的。在武当山的道教宗祠里,把乌鸦奉为“灵鸦”,并在山上建有乌鸦庙,“乌鸦接食”为武当八景之一,就是进山的游人,也要随身携带一些食品,散放给乌鸦来啄食。
  当我把槟城视乌鸦为神鸟、圣鸟的见闻说给身边的朋友听时,朋友笑我少见多怪,并振振有词地说:不同的地域,就有不同的生活习俗,在不同的国度里,就会有不同的文化差异存在。槟城的榴莲
  槟城没有台风肆意,也没有海啸无情。阳光充沛雨水充足,甚是适合热带水果种植。在大街小巷里,有规模的档口和没规模的地摊随处可见,榴莲、菠萝蜜、柚子、山竹、莲雾,红毛丹和芒果也是各个档口都有。
  起初,我对榴莲知之甚少,后来通过了解才知道榴莲的营养十分丰富。号称水果之王,含大量维生素C、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经常吃榴莲,还可以治理便闭,疏通肠道,提高人体免疫力,调整体内酸碱平衡,滋阴补肾。对于女人而言,榴莲,不但可以活血化瘀,调理月经,同时还是营养及美容佳品。
  听了司机的介绍,我对槟城榴莲的种类和味道略知一二。槟城的榴莲,有猫山王、坤宝、葫芦、竹脚、文丁大红、青皮、金凤、林凤娇、黑刺、苏丹、红虾等20多种,每一种的形状、颜色和味道都不一样。其中名气最大的是猫山王,它果肉金黄,浓郁芳香,甘甜细腻,是榴莲中的上品。在我吃过的榴莲中,我觉得青皮不错,米黄色的肉,甜中带苦,顺滑可口。还有外形像葫芦而得名的葫芦,肉很软,黄金色泽,味道非常香甜。我们吃了很多次,每次去吃,都要找没有吃过的品种,吃来吃去,很多品种的色泽和味道感觉也都大同小异,唯有那种名叫金凤,也叫东甲王的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它的果实比较小,果肉白黄接近牛奶,微苦甘香,有一种黏黏的口感。
  吃榴莲和吃臭豆腐一样,那味道嗅着真的不舒服,可吃到嘴里却是美美的享受。有人说,第一次吃榴莲,吃得很勉强;第二次吃榴莲,便吃得很享受;第三次吃榴莲,便吃得很贪婪。
  一个礼拜的槟城之旅,我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

返回
2025年07月25日  第818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域外游记:感受槟城文化

刊发时间:2019-01-27 A3版  作者:陈开心 【字体:大 中 小】

复件-201901231032326569ii.jpg

 

复件-20190123103226g21j32.jpg

复件-20190123103229trm070.jpg

  刚下飞机,我们就通过摩拉出行平台叫了一辆摩拉车。从走出机场登上摩拉车的那一分钟开始,我就被槟城的中国文化所包围。司机虽然是一位马来人,但他讲的是普通话,跟他沟通,毫不费力。在路上,车里放的是中国大陆的流行歌曲,除了车是右舵车、行驶靠左之外,我没有入境马来西亚到达槟城的感觉。司机说,摩拉出行是一家定位于为全球华人解决本地、异地和异国出行的专业出行互联网平台。当我们请司机帮忙找一位导游的时候,他说,槟城很小,景点不多,如果你们相信我,我就可以当你们的导游,我只收租车钱,不收导游费。看看面善的司机 ,谈了谈包车的价格,我们欣然同意司机兼导游,陪我们感受异国槟城。
  槟城的小吃
  进入酒店稍事休息,司机就带我们去吃晚餐。他说,在槟城,既可以吃东北饺子、山东八仙宴、四川麻辣烫、福建云吞面,也可以吃地地道道的马来小吃炒粿条、咖喱面或者金香蟹、怪味蟹、烧鱼等海鲜。我对小吃情有独钟,每到一地,都要寻找当地有名的小吃尝尝,于是就让司机带我们去吃炒粿条、咖喱面。
  司机将我们带到一家既有咖喱面又有炒粿条的餐馆。他说,只有这一家是用炭火代替现代煤气来炒的,因为火候十足,炒出来的粿条才够特色。在我们喝茶等待的时候,司机说,炒粿条其实是广东潮州人的小吃,不过现在已成为马来西亚各大城市民众的日常了。各个城市的粿条除了宽细长短不同之外,其豆芽、虾仁、鸡蛋等配料,也都大同小异。
  说话间,服务生已经将香喷喷的炒粿条和黄白相间的咖哩面端了上来。司机指着咖哩面说:“我几乎走完了大马的所有城市,只有槟城才会见到这种正宗咖哩面。咖哩面的汤汁是以虾、椰浆与咖哩香料配制而成的,基本佐料包括猪红、虾、豆卜、蛤、鱿鱼。我不知道你们吃不吃辣,所以给你们点了一半黄面一半米粉,这样就可以自主选择。”
  也许是都饿了吧,大家个个都吃的稀里哗啦、有滋有味。吃完埋单时发现,每份炒条和每份咖喱面都只是5马币,折合人民币不到10块钱。大家都说这顿饭吃得既爽口又经济。
  槟城的壁画
  吃饱喝足后,我们就在槟城闲逛。槟城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城市,古迹众多,随便在街道上都能看到各种宗祠、博物馆和故居。虽说槟城是一个多语社会,但在街上到处可见用繁体汉字书写的如盛兴参茸庄、华美理发室、福德祠、龙山堂邱公祠、慈济宫等等商店名称和广告语。据说当地政府有规定,汉字招牌在尺寸上不得大于马来文招牌,但汉字招牌和广告仍然非常明显。在一条被称为百年老街的窄巷,感觉甚是特别,那泛黄的墙上画着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壁画。这些壁画又与自行车、摩托车、秋千、篮球架、船公和扁担等铁塑连在一起,形成了姐弟共骑、兄妹荡秋千、小贩、篮球姐弟、窗户里的姐弟等等惟妙惟肖、形象生动的生活场景。每一幅铁塑漫画都是一个故事,估计漫画上所附的英文说明,就是讲述这个故事的,只可惜我不懂英文,所以不明就里。就在这条窄窄的小巷里,有推着小车卖零食的,有架着画夹画画的,有倚着壁画铁塑照相的,还有就地摆摊吹巴乌卖艺的……虽然天色已晚,但来来往往的游客还是络绎不绝。这种市井与艺术并存的浪漫,倒让我对槟城有一种很是亲切的感觉。
  晚上,我在酒店里查阅槟城资料时知道,槟城也叫槟州,是马来西亚十三个联邦州之一,州府乔治市是槟城重要港口,是首都吉隆坡和新山市之后的全国第三大城市。由于槟城的古迹得以完整地保留,槟城首府乔治市于2008年7月7日被联合国文教科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槟城的乌鸦
  海滨大道,自有海滨风景。
  落潮后的海滩,夕阳斜照。
  垂钓者纹丝不动。眼睛只盯海面上的鱼漂,全神贯注。
  情侣双双,并肩散步,说说笑笑。依偎海滨护栏的,卿卿我我,窃窃私语。
  微风徐徐,远处依然海浪滔滔。余光柔柔,近处乌鸦低飞盘旋。
  听到乌鸦鸣叫,我突然愣怔。抬头一看,哇,头顶之上一群乌鸦飞来飞去。仔细看时发现,灯塔之上是乌鸦,电线之上是乌鸦,礁石之间是乌鸦,行道树上是乌鸦,小区阳台之上也是乌鸦……目之所及,乌鸦无处不在。
  我不解,这种不祥之物在这里何以自由自在,不被驱逐?在我的内心深处,乌鸦和黑猫一样,那是死亡、恐惧和厄运的代名词。听到乌鸦的啼叫,那就是凶兆,预示不祥。我的祖祖辈辈都认为乌鸦的叫唤,会带走人的性命、抽走人的灵魂。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在槟城,乌鸦是神鸟,是圣物,它像喜鹊一样,连声音也可以预示吉祥。这让我想起我们“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句子,想起了乌鸦“反哺慈亲”的故事。据说,乌鸦是孝顺的典型,当他们的父母年纪大了,老了,病了,无法觅食的时候,小乌鸦、年轻的乌鸦、儿孙辈的乌鸦,不但会给父母寻找食物,而且还会把食物弄得很可口,就像人类哺育子女一样将可口的食物送到老乌鸦口中。后来,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在我们国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视乌鸦为不详,像西藏和四川的一些地区,乌鸦也是作为一种神鸟来崇拜的。在武当山的道教宗祠里,把乌鸦奉为“灵鸦”,并在山上建有乌鸦庙,“乌鸦接食”为武当八景之一,就是进山的游人,也要随身携带一些食品,散放给乌鸦来啄食。
  当我把槟城视乌鸦为神鸟、圣鸟的见闻说给身边的朋友听时,朋友笑我少见多怪,并振振有词地说:不同的地域,就有不同的生活习俗,在不同的国度里,就会有不同的文化差异存在。槟城的榴莲
  槟城没有台风肆意,也没有海啸无情。阳光充沛雨水充足,甚是适合热带水果种植。在大街小巷里,有规模的档口和没规模的地摊随处可见,榴莲、菠萝蜜、柚子、山竹、莲雾,红毛丹和芒果也是各个档口都有。
  起初,我对榴莲知之甚少,后来通过了解才知道榴莲的营养十分丰富。号称水果之王,含大量维生素C、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经常吃榴莲,还可以治理便闭,疏通肠道,提高人体免疫力,调整体内酸碱平衡,滋阴补肾。对于女人而言,榴莲,不但可以活血化瘀,调理月经,同时还是营养及美容佳品。
  听了司机的介绍,我对槟城榴莲的种类和味道略知一二。槟城的榴莲,有猫山王、坤宝、葫芦、竹脚、文丁大红、青皮、金凤、林凤娇、黑刺、苏丹、红虾等20多种,每一种的形状、颜色和味道都不一样。其中名气最大的是猫山王,它果肉金黄,浓郁芳香,甘甜细腻,是榴莲中的上品。在我吃过的榴莲中,我觉得青皮不错,米黄色的肉,甜中带苦,顺滑可口。还有外形像葫芦而得名的葫芦,肉很软,黄金色泽,味道非常香甜。我们吃了很多次,每次去吃,都要找没有吃过的品种,吃来吃去,很多品种的色泽和味道感觉也都大同小异,唯有那种名叫金凤,也叫东甲王的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它的果实比较小,果肉白黄接近牛奶,微苦甘香,有一种黏黏的口感。
  吃榴莲和吃臭豆腐一样,那味道嗅着真的不舒服,可吃到嘴里却是美美的享受。有人说,第一次吃榴莲,吃得很勉强;第二次吃榴莲,便吃得很享受;第三次吃榴莲,便吃得很贪婪。
  一个礼拜的槟城之旅,我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