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慰问送温暖切忌“敷衍”

刊发时间:2019-01-28 A3版  作者:俸向东

  春节越来越临近,各级各部门纷纷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给贫困群众、弱势群体送钱送物,让他们在寒冬里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带来的温暖。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送温暖活动却表现出形式主义的作秀。例如,一些部门、单位送温暖的主要方式还是送米送面送油,有的单位甚至是买好米、面、油,让困难群众来登记领取,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如此一来,不管是受惠的困难群众,还是旁观的群众,对党和政府的送温暖活动都犯了嘀咕,感觉不到真心。
  走访慰问送温暖作为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困难群众生活的好举措,原本是做好事,却没有得到认可,不得不引人反思。笔者以为, 走访慰问送温暖,切忌任务心态,只有从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所急出发,带着真心、真情走访慰问群众,才能让送温暖活动更暖人心。
  走访慰问送温暖,要掀“求真务实作风”。送温暖的目的是使真正困难的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因此,在送温暖的对象上,要杜绝“锦上添花”,坚持层层摸底调查,做到“雪中送炭”;在送温暖的方法上,要杜绝千篇一律,坚持问需于民,把准“所需”脉搏;在送温暖的时间节点上,要杜绝一阵风现象,坚持细水长流,着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下工夫,不断探索新方式,并形成制度化的常态机制。
  走访慰问送温暖,要送“脱贫计、致富计”。送“柴米油盐”加慰问金,让困难群众过好春节,能解困难群众的一时之需,却解不了他们的长久之困,治标不治本。不妨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路,变送物质食粮为送精神食粮,为他们送上“脱贫计、致富计”,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一村一策,一户一施,帮助困难群众制定一个脱贫致富计划,并积极给他们送知识、送信息、送技术、送技能、送培训,变“输血”为“造血”,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送温暖”是我们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党和政府关心困难群众、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的实际行动。所以,走访慰问送温暖,切忌任务心态、敷衍心态。只有真正把温暖送到实处,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里,才能真正实现“送温暖”目的,也才能真正取信于民、泽惠于民。

返回
2025年07月26日  第8189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走访慰问送温暖切忌“敷衍”

刊发时间:2019-01-28 A3版  作者:俸向东 【字体:大 中 小】

  春节越来越临近,各级各部门纷纷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给贫困群众、弱势群体送钱送物,让他们在寒冬里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带来的温暖。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送温暖活动却表现出形式主义的作秀。例如,一些部门、单位送温暖的主要方式还是送米送面送油,有的单位甚至是买好米、面、油,让困难群众来登记领取,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如此一来,不管是受惠的困难群众,还是旁观的群众,对党和政府的送温暖活动都犯了嘀咕,感觉不到真心。
  走访慰问送温暖作为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困难群众生活的好举措,原本是做好事,却没有得到认可,不得不引人反思。笔者以为, 走访慰问送温暖,切忌任务心态,只有从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所急出发,带着真心、真情走访慰问群众,才能让送温暖活动更暖人心。
  走访慰问送温暖,要掀“求真务实作风”。送温暖的目的是使真正困难的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因此,在送温暖的对象上,要杜绝“锦上添花”,坚持层层摸底调查,做到“雪中送炭”;在送温暖的方法上,要杜绝千篇一律,坚持问需于民,把准“所需”脉搏;在送温暖的时间节点上,要杜绝一阵风现象,坚持细水长流,着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下工夫,不断探索新方式,并形成制度化的常态机制。
  走访慰问送温暖,要送“脱贫计、致富计”。送“柴米油盐”加慰问金,让困难群众过好春节,能解困难群众的一时之需,却解不了他们的长久之困,治标不治本。不妨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路,变送物质食粮为送精神食粮,为他们送上“脱贫计、致富计”,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一村一策,一户一施,帮助困难群众制定一个脱贫致富计划,并积极给他们送知识、送信息、送技术、送技能、送培训,变“输血”为“造血”,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送温暖”是我们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党和政府关心困难群众、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的实际行动。所以,走访慰问送温暖,切忌任务心态、敷衍心态。只有真正把温暖送到实处,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里,才能真正实现“送温暖”目的,也才能真正取信于民、泽惠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