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一转 饭香客来

——诗礼乡古墨村古磨房群的新气象
刊发时间:2019-01-31 A3版  作者:杨茂芳

  “出售土特产品很方便,我们加工好卖给他们,他们又卖给游客。”天刚蒙蒙亮,46岁的凤庆县诗礼乡古墨村庄子箐村民杨兴就在古墨客栈和我们摆起了龙门阵。他说他会做木活、泥水活,要去村委会旁边的一个村子帮人盖房子,顺便捎来两个腊火腿卖给客栈, 25元一市斤。老板娘李永树,一边用竹签检查火腿质量,一边说她家每年自己加工火腿50多个,收购村民加工的火腿50多个;一部分客栈自用,一部分卖给游客。
  古墨村始建于明末清初的水磨房群,有水磨房27间,可以使用的21间,水磨房遗址3间、碾子房遗址3间;有油榨房2间,石桥9座;有直径30厘米以上的古核桃树90多株。水磨房依山傍水而建,由水渠、磨房、畜圈、厕所组成,房顶均为青石板铺盖,墙体由石头垒砌而成,四周分布着高大的核桃树林,树干粗壮,枝密叶茂。2012年1月,“古墨水磨房群”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诗礼乡坚持旅游活乡、以旅补农,以“茶马古道”历史文化为载体,通过古墨古磨房群避暑小镇旅游开发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目前,完成景区步道改造4350米,进村入户道路硬化、修缮7.5公里;建成村委会广场1处,自然村活动场所2处、公厕4座;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建设观景台2个,修复水磨房22间,新建河道小桥2座,建设公路11公里。通过宣传不断提升景区知名度,成功将古墨打造为国家2A级景区,已有《乡村大世界》、云南电视台“大口马牙”等栏目组相继到景区实地取景拍摄。
  家住平村小组的李永奇,经营着一间建于清乾隆年间的老磨房,靠卖玉米面、苦荞面、甜荞面、蜂蜜、核桃油、茶叶、竹制品、面尖粑粑,撑起了6口之家的好日子。收入最高的古墨客栈老板李文光户,年收入40余万元。每逢节假日,来古墨摆摊出售土特产品的有60户。
  诗礼乡有关负责人介绍,古墨村最热闹的是“春节”“清明”“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古墨客栈、古墨闲庭、古墨居等客栈全部满员,有的游客一住就是三四天。游客有来自英国、法国、阿根廷、俄罗斯等国外的,也有来自天津、北京、四川等省外的。

返回
2025年07月26日  第8192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水磨一转 饭香客来

——诗礼乡古墨村古磨房群的新气象

刊发时间:2019-01-31 A3版  作者:杨茂芳 【字体:大 中 小】

  “出售土特产品很方便,我们加工好卖给他们,他们又卖给游客。”天刚蒙蒙亮,46岁的凤庆县诗礼乡古墨村庄子箐村民杨兴就在古墨客栈和我们摆起了龙门阵。他说他会做木活、泥水活,要去村委会旁边的一个村子帮人盖房子,顺便捎来两个腊火腿卖给客栈, 25元一市斤。老板娘李永树,一边用竹签检查火腿质量,一边说她家每年自己加工火腿50多个,收购村民加工的火腿50多个;一部分客栈自用,一部分卖给游客。
  古墨村始建于明末清初的水磨房群,有水磨房27间,可以使用的21间,水磨房遗址3间、碾子房遗址3间;有油榨房2间,石桥9座;有直径30厘米以上的古核桃树90多株。水磨房依山傍水而建,由水渠、磨房、畜圈、厕所组成,房顶均为青石板铺盖,墙体由石头垒砌而成,四周分布着高大的核桃树林,树干粗壮,枝密叶茂。2012年1月,“古墨水磨房群”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诗礼乡坚持旅游活乡、以旅补农,以“茶马古道”历史文化为载体,通过古墨古磨房群避暑小镇旅游开发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目前,完成景区步道改造4350米,进村入户道路硬化、修缮7.5公里;建成村委会广场1处,自然村活动场所2处、公厕4座;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建设观景台2个,修复水磨房22间,新建河道小桥2座,建设公路11公里。通过宣传不断提升景区知名度,成功将古墨打造为国家2A级景区,已有《乡村大世界》、云南电视台“大口马牙”等栏目组相继到景区实地取景拍摄。
  家住平村小组的李永奇,经营着一间建于清乾隆年间的老磨房,靠卖玉米面、苦荞面、甜荞面、蜂蜜、核桃油、茶叶、竹制品、面尖粑粑,撑起了6口之家的好日子。收入最高的古墨客栈老板李文光户,年收入40余万元。每逢节假日,来古墨摆摊出售土特产品的有60户。
  诗礼乡有关负责人介绍,古墨村最热闹的是“春节”“清明”“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古墨客栈、古墨闲庭、古墨居等客栈全部满员,有的游客一住就是三四天。游客有来自英国、法国、阿根廷、俄罗斯等国外的,也有来自天津、北京、四川等省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