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打造脱贫新形象

刊发时间:2019-02-01 A3版  作者:鲁正芹

制定标准   保障质量

凤庆县打造脱贫新形象

  本报讯   (通讯员   鲁正芹)   凤庆县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综合品质,打造脱贫新形象工作中,制定标准保障质量,补齐短板抓治理,抓实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
  制定公厕建设、户厕改造、污水治理、垃圾治理、村庄和庭院卫生整治、庭院美化、亮化提升等工作标准,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指导,加快污水治理和垃圾治理,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有效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面貌。同时积极推广“247”模式工作机制,“2”即明确“两个”责任:明确责任目标,以一个小组、自然村或一个片区为单位划分责任区及进一步明确责任目标;明确责任主体,人民群众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责任人,乡(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负有服务、指导、支持、监督的义务和责任。“4”即建立“四有”工作机制:有一套制度,宣传、收费保洁、监督、考核等制度;有一套标准,村庄道路、农户庭院治、粪塘等整治标准;有一个村民自治机构,以自然村、小组或片区成立理事会;有必要的项目支持,群众区域内的公共设施相关部门要给予必要的项目支持。“7”即统筹“七点方法”促开展: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循序渐进、全面推进、常抓不懈,抓实农村治粪塘、治村庄道路、治庭院的“三治”行动,加速推进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提升。
  有序推进 “厕所革命”,目前,已建成城市公厕27座,镇(区)公厕27座,行政村公厕189座,实现乡镇公厕和建制村公厕全覆盖;完成自然村公厕624座,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 2.2万个。同时,农村垃圾治理总体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机制有效落实。要求各乡镇在推进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的过程,每户必须配备两个垃圾桶、每个小组至少在服务半径500米范围内建一个1立方米以上的收储设施,并确保定人清理、维护。设置村庄公益保洁岗位,稳定村庄保洁队伍,优先安排建档立卡等贫困对象担任保洁员。具备转运条件的必须进行转运,不具备转运条件的要进行减量化处理,全力确保村庄洁净、庭院洁净,田园洁净。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因镇、因村、因户施策,推广使用生态氧化塘的方式,采取相对集中或分散的方式处置农村污水。在实行人畜分院、厨卫入户、科学养殖的基础上,采取粪池围建盖顶,建排污管、沟、生态氧化塘收集处理的方式治理粪污,积极推广“粪塘+沉淀池+氧化塘+菜和果园地”的处理模式,实现资源化利用或规范排放。目前,全县13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均已完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在治理城乡脏、乱、差、堵的过程中,实行城乡保洁收费制度和县城停车收费制度,优先安排建档立卡等贫困对象担任村庄(街道)保洁员、县城主城区环卫人员和停车收费监督管理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增加了贫困农户的收入。截至目前,全县共聘用农村保洁员576人,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228人。引导农户做好庭院卫生、房前屋后卫生。各乡镇通过粘贴标语、广播、为民服务综合平台、微信宣传等方式加大人居环境宣传力度,村组干部、挂包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开展“脱贫摘帽大干50天迎检冲刺”“全力奋战100天”入户开展脱贫工作之际,宣传引导和要求农户搞好庭院卫生和房前屋后卫生,力求做到院落洁净、厨房洁净、居室洁净、厕所洁净。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由学校老师布置周末家庭大扫除家庭作业,让小孩大人都参与家庭卫生整治,调动群众打扫卫生整治生活环境的积极性,提高群众参与度。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确保影响脱贫摘帽的问题整改销号。督促各乡镇对影响脱贫摘帽的问题进行整改。各乡镇组织村组干部、挂包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农户,重点对乡村道路、沟渠、村庄公共场所等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严格按照省、市、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认真对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标准一览表》24项考核指标,进一步加快督促各乡镇加快村庄道路硬化、供水设施建设、绿化、亮化及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建新拆旧、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公共空间整治及农村建筑风貌提升等村容村貌提升工作,建立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大力推进村容村貌提升,目前通过市级验收旅游特色型村庄2个、美丽宜居型村庄7个、提升改善型7个。
  实行C、D级危房改造“处级领导+乡镇+县级挂钩部门+驻村工作队员+乡镇干部+村干部+县级挂钩干部”的一帮一、多帮一的包保责任制,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建房及改造困难问题,切实提升危房改造建设速度;深入落实乡镇和县级挂钩部门“双重责任”,通过县乡联动,对位分析,制定措施,因户施策,倒逼工期,细化责任,全面加快了建设进度;充分发挥改造建设群众的主体作用,支持做好危房改造工作,积极投工投劳,投身于危房改造建设当中,确保了全县危房改造有序推进。截至2018年12月30日,共实施完成危房改造14692户,其中加固改造10483户、拆除重建4209户。县委、县政府正在积极筹措资金,住建局正在制定拨付方案,计划于2019年春节前将“四类重点对象”补助资金全额兑付完毕,提高群众满意度。

返回
2025年07月26日  第819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凤庆县打造脱贫新形象

刊发时间:2019-02-01 A3版  作者:鲁正芹 【字体:大 中 小】

制定标准   保障质量

凤庆县打造脱贫新形象

  本报讯   (通讯员   鲁正芹)   凤庆县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综合品质,打造脱贫新形象工作中,制定标准保障质量,补齐短板抓治理,抓实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
  制定公厕建设、户厕改造、污水治理、垃圾治理、村庄和庭院卫生整治、庭院美化、亮化提升等工作标准,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指导,加快污水治理和垃圾治理,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有效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面貌。同时积极推广“247”模式工作机制,“2”即明确“两个”责任:明确责任目标,以一个小组、自然村或一个片区为单位划分责任区及进一步明确责任目标;明确责任主体,人民群众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责任人,乡(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负有服务、指导、支持、监督的义务和责任。“4”即建立“四有”工作机制:有一套制度,宣传、收费保洁、监督、考核等制度;有一套标准,村庄道路、农户庭院治、粪塘等整治标准;有一个村民自治机构,以自然村、小组或片区成立理事会;有必要的项目支持,群众区域内的公共设施相关部门要给予必要的项目支持。“7”即统筹“七点方法”促开展: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循序渐进、全面推进、常抓不懈,抓实农村治粪塘、治村庄道路、治庭院的“三治”行动,加速推进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提升。
  有序推进 “厕所革命”,目前,已建成城市公厕27座,镇(区)公厕27座,行政村公厕189座,实现乡镇公厕和建制村公厕全覆盖;完成自然村公厕624座,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 2.2万个。同时,农村垃圾治理总体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机制有效落实。要求各乡镇在推进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的过程,每户必须配备两个垃圾桶、每个小组至少在服务半径500米范围内建一个1立方米以上的收储设施,并确保定人清理、维护。设置村庄公益保洁岗位,稳定村庄保洁队伍,优先安排建档立卡等贫困对象担任保洁员。具备转运条件的必须进行转运,不具备转运条件的要进行减量化处理,全力确保村庄洁净、庭院洁净,田园洁净。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因镇、因村、因户施策,推广使用生态氧化塘的方式,采取相对集中或分散的方式处置农村污水。在实行人畜分院、厨卫入户、科学养殖的基础上,采取粪池围建盖顶,建排污管、沟、生态氧化塘收集处理的方式治理粪污,积极推广“粪塘+沉淀池+氧化塘+菜和果园地”的处理模式,实现资源化利用或规范排放。目前,全县13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均已完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在治理城乡脏、乱、差、堵的过程中,实行城乡保洁收费制度和县城停车收费制度,优先安排建档立卡等贫困对象担任村庄(街道)保洁员、县城主城区环卫人员和停车收费监督管理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增加了贫困农户的收入。截至目前,全县共聘用农村保洁员576人,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228人。引导农户做好庭院卫生、房前屋后卫生。各乡镇通过粘贴标语、广播、为民服务综合平台、微信宣传等方式加大人居环境宣传力度,村组干部、挂包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开展“脱贫摘帽大干50天迎检冲刺”“全力奋战100天”入户开展脱贫工作之际,宣传引导和要求农户搞好庭院卫生和房前屋后卫生,力求做到院落洁净、厨房洁净、居室洁净、厕所洁净。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由学校老师布置周末家庭大扫除家庭作业,让小孩大人都参与家庭卫生整治,调动群众打扫卫生整治生活环境的积极性,提高群众参与度。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确保影响脱贫摘帽的问题整改销号。督促各乡镇对影响脱贫摘帽的问题进行整改。各乡镇组织村组干部、挂包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农户,重点对乡村道路、沟渠、村庄公共场所等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严格按照省、市、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认真对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标准一览表》24项考核指标,进一步加快督促各乡镇加快村庄道路硬化、供水设施建设、绿化、亮化及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建新拆旧、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公共空间整治及农村建筑风貌提升等村容村貌提升工作,建立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大力推进村容村貌提升,目前通过市级验收旅游特色型村庄2个、美丽宜居型村庄7个、提升改善型7个。
  实行C、D级危房改造“处级领导+乡镇+县级挂钩部门+驻村工作队员+乡镇干部+村干部+县级挂钩干部”的一帮一、多帮一的包保责任制,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建房及改造困难问题,切实提升危房改造建设速度;深入落实乡镇和县级挂钩部门“双重责任”,通过县乡联动,对位分析,制定措施,因户施策,倒逼工期,细化责任,全面加快了建设进度;充分发挥改造建设群众的主体作用,支持做好危房改造工作,积极投工投劳,投身于危房改造建设当中,确保了全县危房改造有序推进。截至2018年12月30日,共实施完成危房改造14692户,其中加固改造10483户、拆除重建4209户。县委、县政府正在积极筹措资金,住建局正在制定拨付方案,计划于2019年春节前将“四类重点对象”补助资金全额兑付完毕,提高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