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产业换来甜蜜生活
通讯员 穆王成
“没有甘蔗产业支撑,我们盖不起这样漂亮舒适的楼房”。镇康县南伞镇红岩村委会刷布厂自然村一组村民陈代子指着新盖的楼房高兴地说。
近年来,镇康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的重要抓手,一批又一批美丽乡村闪亮出镜。乡村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与一项项富民产业发展壮大的有力支撑密不可分。镇康县依托洋浦南华糖业集团公司,以土地流转方式扶持大户规模化种植,助推甘蔗产业提质增效,甘蔗产业已成为镇康多地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走进刷布厂自然村关碗坝移民点,整齐的特色民居错落有致,串户路户户相连,行道树遮住了大部分阳光,行走其中十分惬意。在村里活动场所的院场上,许多村民正在制作用于捆扎甘蔗的竹蔑,谈及党在农村的各项惠民政策,大家赞不绝口。村民们说,村子美得和城市一样,这都是党委、政府带领大家干出来的,尤其是这些年来大家一直在政府的倡导扶持下发展甘蔗产业,可支配的钱是越来越多了。“我们家去年有甘蔗11亩,今年又增加种植8亩,目前总共19亩,预计可以有90多吨产量,20至30万元的毛收入还是有的。”刷布厂自然村村民陈代子指着院场边的甘蔗笑呵呵地说。
自1997年成立南伞糖厂以来,地处中缅边境的刷布厂村就依托当地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甘蔗种植,经过多年的努力,刷布厂自然村250多户农户靠着这个“甜蜜”产业过上了甜蜜生活。2017/2018年榨季,刷布厂自然村入榨甘蔗6180.8吨,蔗款收入259.66万元。现在,为了更好地发展甘蔗产业, 16户村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陆续从老寨搬迁至两公里外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家,既方便了甘蔗田间管理,又提高了生活质量。
同时,镇康南华南伞糖业有限公司不断完善甘蔗种植扶持政策,加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机械化作业推广力度,推广实施甘蔗绿色轻简栽培技术,蔗农种蔗的基础设施得到夯实,种蔗水平和发展信心不断提高。目前,镇康县甘蔗种植已逐步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甘蔗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进一步降低,单产和糖蔗品质有效提高,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目标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