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红红火火过大年
张红林 摄
严兴勇 摄
李秀兰 摄
我们的新春佳节
春节期间,全市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庆祝活动,欢欢喜喜庆祝新春佳节。舞龙、打歌、舂粑粑、办晚会、游园等民俗文化活动的精彩上演,营造出浓浓的年味。各族群众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收获不一样的快乐。
看央视春晚已经成为了老百姓过年的习惯。刚吃完团圆饭,家住临翔区的李丽华一家就围坐在电视机旁,等着收看春晚节目,一家人其乐融融。
“看春晚是我们家每年过年的必选节目。一家人早早吃过年饭后,就坐在电视旁等着春晚开始。”李丽华高兴地说。
除夕夜里,除了看春晚,玉龙湖广场也是临沧市民过年的好去处。夜幕降临,广场上已是人头攒动,刚吃完年夜饭的市民聚集在一起,赏湖景、看烟火,到处都是喜庆祥和的气氛。
火树银花闹新春,万紫千红庆和谐。除夕夜里,一束束各色造型、绚烂多彩的烟花腾空而起,划破夜空,争奇斗艳,色彩绚丽的烟花不仅照亮了临沧城的夜空。
在漫天烟火的点缀下,玉龙湖广场上舞龙表演拉开了序幕,伴着雄浑喜庆的鼓点,数条巨龙在场上做着各种动作,时而翻腾滚动,上下翻飞,让人眼花缭乱;时而昂首盘踞,气势夺人,时而低头寻觅、嬉戏玩耍,动作连贯一气呵成,极具感染力和观赏性,令现场观众拍手叫好。
镇康、耿马、双江等地也举办了春节联欢晚会,大家用歌舞表演、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让广大群众过一个喜庆祥和的节日。
本报通讯员 张家兵
守护一方平安
当团圆的年夜饭阵阵飘香时,奋战在西南阿佤山290公里边境线上的临沧边境管理支队的民警们的身影还穿梭在街头巷尾;当灿烂的烟花装扮了夜空时,他们的还迈着坚定地步伐走在边境线上;当一家团圆,欢声笑语观看春晚时,他们聚精会神的紧盯着辖区监控画面;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团圆。
匆匆吃过年夜饭,整理好着装,角燕春便带着几名民警踏上了“125界碑”巡逻路,和往常一样。中缅边境无天然屏障,小路便道纵横交错,为有效打击非法出入境以及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这个支队在边境沿线增设执勤点,加强抵边一线巡逻管控,“125界碑”执勤点就是其中之一,而角燕春则是这个点上的负责人。“从警15年,今年也是我在警营过的第15个春节。选择了这身警服,就要肩负起他赋予的神圣职责和使命。”角燕春说道。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也是各种治安案件多发高发时期,为了保护辖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个支队全体民警不敢有半点懈怠,特别是负责110治安的边境派出所民警们,他们守着报警电话,紧盯辖区监控画面,时刻准备着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及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虽然我们的身份从边防武警转变为人民警察,我们身上的服装从‘橄榄绿’变成了‘藏青蓝’,但我们肩上担负的职责使命没有变,守护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初心未改。”支队民警杨高峰说道。
本报通讯员 梁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