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清泉进万家

刊发时间:2019-02-20 A3版  作者:李沁园

  “这自来水洗的菜就是干净!淘出来的米都没有土腥味了!”62岁的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忙糯乡巴哈村下巴哈二组村民苏有兰一拧水龙头,一股清澈的自来水哗哗地流出。不仅苏有兰,村民们纷纷感慨:“历来大家都是到100多米以外的水井挑水,现在我们也跟城里人一样,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饮水安全事关人民福祉。近年来,市政府连续将实施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列入向社会承诺办理的10件惠民实事之一,将其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2018年,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成投资18605.78万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26%;完成31.3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完成目标任务30万人的104%。村民们从曾经喝水难到喝上水,再到如今喝上了安全、甘甜的自来水。
  饮水安全无小事,保障饮用水安全并不简单。水质安全,是从“源头”到“水龙头”全过程的安全。被称为“大水缸”的水源地,其环境质量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第一道关卡。水源保护也是水污染控制最安全、成本最低的控制关口。水源地一旦受到污染,修复成本十分高昂。百姓的小水杯要端得踏实,水源地保护是最关键环节。
  “水质安全连着你我他,保护水源,人人有责,需要每个人的高度关注与积极参与。”沧源佤族自治县芒卡镇莱片村第一书记刘源说,希望能加大宣传力度,杜绝人们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农村地形迥异,居住相对分散,禽畜圈舍混杂,使得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的难度较大,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存在刚性排放和旧账偿还的双重压力,农村污水管网建设仍停留在“重口号轻规划”的层面。
  李如兰委员建议,应就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情况组织视察调研,助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杨阳代表建议,加大对农村污水管网的建设力度,抓好污染防治。
  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是民生水利建设的首要任务。随着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稳步实施,“水”的问题得到解决,不仅减轻了群众取水强度和用水经济负担,还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卫生条件,使生活更加便利。说起农村饮水工程带来的好处,广大群众称赞不已。

返回
2025年07月27日  第820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一股清泉进万家

刊发时间:2019-02-20 A3版  作者:李沁园 【字体:大 中 小】

  “这自来水洗的菜就是干净!淘出来的米都没有土腥味了!”62岁的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忙糯乡巴哈村下巴哈二组村民苏有兰一拧水龙头,一股清澈的自来水哗哗地流出。不仅苏有兰,村民们纷纷感慨:“历来大家都是到100多米以外的水井挑水,现在我们也跟城里人一样,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饮水安全事关人民福祉。近年来,市政府连续将实施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列入向社会承诺办理的10件惠民实事之一,将其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2018年,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成投资18605.78万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26%;完成31.3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完成目标任务30万人的104%。村民们从曾经喝水难到喝上水,再到如今喝上了安全、甘甜的自来水。
  饮水安全无小事,保障饮用水安全并不简单。水质安全,是从“源头”到“水龙头”全过程的安全。被称为“大水缸”的水源地,其环境质量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第一道关卡。水源保护也是水污染控制最安全、成本最低的控制关口。水源地一旦受到污染,修复成本十分高昂。百姓的小水杯要端得踏实,水源地保护是最关键环节。
  “水质安全连着你我他,保护水源,人人有责,需要每个人的高度关注与积极参与。”沧源佤族自治县芒卡镇莱片村第一书记刘源说,希望能加大宣传力度,杜绝人们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农村地形迥异,居住相对分散,禽畜圈舍混杂,使得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的难度较大,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存在刚性排放和旧账偿还的双重压力,农村污水管网建设仍停留在“重口号轻规划”的层面。
  李如兰委员建议,应就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情况组织视察调研,助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杨阳代表建议,加大对农村污水管网的建设力度,抓好污染防治。
  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是民生水利建设的首要任务。随着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稳步实施,“水”的问题得到解决,不仅减轻了群众取水强度和用水经济负担,还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卫生条件,使生活更加便利。说起农村饮水工程带来的好处,广大群众称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