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思考

刊发时间:2019-02-25 A3版  作者:鲁正芹

  有序推进厕所革命,助力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振兴”,是惠利“三农”的大事。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爱国卫生和“厕所革命”工作。出台“厕所革命”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爱国卫生工作制度,为改善城乡居民环境卫生条件、提升厕所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供行动指南。把“厕所革命”纳入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完善农村改厕扶持政策,把农村厕所改造与扶贫开发、乡村旅游发展、新农村建设等相结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规划,推进文明公厕创建工作,运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模式推进“厕所革命”。加大法规宣传和健康教育力度,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转变观念抓服务
  在推动“旅游厕所革命”方面,作为旅游产品的供给方和行业监管者,要紧紧围绕全域旅游的战略思维,积极践行“以人为本,服务至诚”的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急游客所急、想游客所想,确保游客走到哪里,厕所就建到那里。同时,积极倡导全员行动,让广大游客融入其中,提高厕所保洁意识,像爱护自己家的环境一样维护旅游厕所环境。有条件的地方,力争使“厕”与“景”融为一体,彰显生态化、人性化,积极倡导广大游客文明如厕,爱护厕所内公共设施和公共卫生,让游客争当文明如厕的示范者、宣传者、监督者和推动者。
  加强公共厕所人性化设计
  提高女性厕位比例,在新建和改建公共厕所时,严格执行《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确保人流集中场所女性厕位和男性厕位的比例不小于2:1,其他公共厕所女蹲(坐)位与男蹲(坐、站)位比例为3:2。满足特殊人群如厕需求,对方便老幼、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使用的卫生间(第三卫生间)及附属的盲道、轮椅坡道、扶手抓杆等人性化设施设备,要提出相应要求,提高设计和建设管理水平,在细节上下功夫,提高公共厕所使用的便利性。要突出环境整洁、干净卫生、方便舒适等实用功能,不盲目贪大图洋,不脱离实际需求片面追求豪华。
  用好载体引领文明新风
  “厕所革命”成效不仅在于厕所建设管理方面,更在于其已成为引领文明生活、引领文明新风的重要窗口,成为文明示范工程。目前,通过抓宣传教育、抓公民示范、抓监督约束等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通过开展活动,爱护厕内公共设施和公共卫生等行为正在养成,厕所的文明窗口功能日益凸显,厕所已经成为最能体现人文关怀、最能引领现代文明的场所。特别是推动设立“第三卫生间”,有助于解决特殊群体的如厕需求,有助于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有助于体现“厕所革命”的人文关怀。“厕所革命”也使厕所从脏乱差的一“角”变成洁净的一“景”。
  构建齐抓共管格局
  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分解责任,在厕所建设材料、无害化处理、除臭杀菌、智能管理、粪污回收利用等方面把好关。强化技术推广应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卫生厕所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交流活动。坚持建管并重,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后续管护机制,明确厕所管护标准,做到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组织开展农村厕所建设和维护相关人员培训,引导当地农民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统筹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治理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或接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实行“分户改造、集中处理”与单户分散处理相结合,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治理。积极推动农村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鼓励各地探索粪污肥料化、污水达标排放等经济实用技术模式,推行污水无动力处理、沼气发酵、堆肥和有机肥生产等方式,防止随意倾倒粪污,解决好粪污排放和利用问题。

返回
2025年07月27日  第821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思考

刊发时间:2019-02-25 A3版  作者:鲁正芹 【字体:大 中 小】

  有序推进厕所革命,助力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振兴”,是惠利“三农”的大事。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爱国卫生和“厕所革命”工作。出台“厕所革命”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爱国卫生工作制度,为改善城乡居民环境卫生条件、提升厕所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供行动指南。把“厕所革命”纳入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完善农村改厕扶持政策,把农村厕所改造与扶贫开发、乡村旅游发展、新农村建设等相结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规划,推进文明公厕创建工作,运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模式推进“厕所革命”。加大法规宣传和健康教育力度,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转变观念抓服务
  在推动“旅游厕所革命”方面,作为旅游产品的供给方和行业监管者,要紧紧围绕全域旅游的战略思维,积极践行“以人为本,服务至诚”的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急游客所急、想游客所想,确保游客走到哪里,厕所就建到那里。同时,积极倡导全员行动,让广大游客融入其中,提高厕所保洁意识,像爱护自己家的环境一样维护旅游厕所环境。有条件的地方,力争使“厕”与“景”融为一体,彰显生态化、人性化,积极倡导广大游客文明如厕,爱护厕所内公共设施和公共卫生,让游客争当文明如厕的示范者、宣传者、监督者和推动者。
  加强公共厕所人性化设计
  提高女性厕位比例,在新建和改建公共厕所时,严格执行《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确保人流集中场所女性厕位和男性厕位的比例不小于2:1,其他公共厕所女蹲(坐)位与男蹲(坐、站)位比例为3:2。满足特殊人群如厕需求,对方便老幼、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使用的卫生间(第三卫生间)及附属的盲道、轮椅坡道、扶手抓杆等人性化设施设备,要提出相应要求,提高设计和建设管理水平,在细节上下功夫,提高公共厕所使用的便利性。要突出环境整洁、干净卫生、方便舒适等实用功能,不盲目贪大图洋,不脱离实际需求片面追求豪华。
  用好载体引领文明新风
  “厕所革命”成效不仅在于厕所建设管理方面,更在于其已成为引领文明生活、引领文明新风的重要窗口,成为文明示范工程。目前,通过抓宣传教育、抓公民示范、抓监督约束等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通过开展活动,爱护厕内公共设施和公共卫生等行为正在养成,厕所的文明窗口功能日益凸显,厕所已经成为最能体现人文关怀、最能引领现代文明的场所。特别是推动设立“第三卫生间”,有助于解决特殊群体的如厕需求,有助于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有助于体现“厕所革命”的人文关怀。“厕所革命”也使厕所从脏乱差的一“角”变成洁净的一“景”。
  构建齐抓共管格局
  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分解责任,在厕所建设材料、无害化处理、除臭杀菌、智能管理、粪污回收利用等方面把好关。强化技术推广应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卫生厕所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交流活动。坚持建管并重,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后续管护机制,明确厕所管护标准,做到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组织开展农村厕所建设和维护相关人员培训,引导当地农民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统筹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治理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或接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实行“分户改造、集中处理”与单户分散处理相结合,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治理。积极推动农村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鼓励各地探索粪污肥料化、污水达标排放等经济实用技术模式,推行污水无动力处理、沼气发酵、堆肥和有机肥生产等方式,防止随意倾倒粪污,解决好粪污排放和利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