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探索建设生态宜居新农村
试点先行 摸清家底 自我振兴
临翔区探索建设生态宜居新农村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杨中美)2018年,临翔区脱贫攻坚步伐坚实,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9.17亿元,顺利接受省级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4个贫困乡、53个贫困村脱贫退出,10285户40987人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21%,有望实现高质量脱贫。全区在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探索推进加快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建设。
全区选取了腾龙、中山、小铺子等57 个有一定基础的自然村,由处级以上领导和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挂钩先行开展试点,在全面摸清家底、找出问题的基础上,对照自然村15 条,建制村17 条,乡(镇)8 条目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列出项目清单,发动群众不等不靠,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启动“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发动干部回家自己规划家乡,做规划的主人。
创新制定初步摸家底、公开评议、提出解决问题方案,会议表决、梳理上报、组织实施等六步工作流程,从自然村开始,全面摸清“人的资源”和“物的资源”两大家底,列出“问题清单”和“项目清单”,并逐级汇总上报,分步组织实施。全区825 个自然村,对照15 项指标查找出问题5868 个。
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召集小组长、理事会成员、党员、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以及在外工作的公职人员和能人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举办培训班11期,培训理事长825 名。依托新成立的825 个乡村振兴理事会,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不等不靠不要,从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等方面率先整治提升,变要我振兴为我要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