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纠“四风”答卷

刊发时间:2019-03-04 A3版  作者:杨永胜

  立足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纠“四风”取得重大成效。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而且出现一些新动向和新表现,需要及时整改完善,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
  纠“四风”依然不容松懈。公款吃喝“改头换面”,如将一些违规吃喝宴请转入到小区私厨、郊区农家乐、内部食堂、培训中心等场所,或以“私人宴请”的名义违规饮用高档酒水等,事后再通过化整为零、假拟合同、虚开发票等方式公款报销。公款旅游“巧立名目”,如借考察学习之名行休闲观光之实,或以组织管理服务对象培训交流的名义,由服务对象支付旅游费用。红包礼品“互联网+”,收送红包礼品等避开热门节日,通过网购快递、电子礼品卡、微信红包、支付宝转账等方式,实行“网络式”腐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如针对公职人员不能超标准大摆宴席的规定,将婚丧喜庆事宜分批、分地点操办,或者大范围收礼金、小范围办酒席,甚至只收礼金不办酒席。形式主义也有了“新载体”,随着电子网络技术和“无纸化”办公的推广,QQ、微信和各类手机APP已成为工作交流不可或缺的平台,在有效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却也产生了“工作调度靠报表”“人员管理发定位”“工作考核看资料”等新的形式主义倾向,使人民公仆变成了QQ、微信工作群奴。官僚主义有了“新倾向”,因循守旧、脱离现实、办事拖拉、繁文缛节、文山会海等官僚主义作风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凡事照搬上级文件,工作落实层层开会、层层发文、层层压责,工作结果重总结汇报,轻实效长效。
  树好“靶子”求破解。在服务群众方面,有的单位表面上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门好进、脸好看”,但还是“事难办”,将过去的“管卡压”变成了现在的“推绕拖”;有的政务服务热线电话长期无人接听;有的政府网站更新的内容主要是领导活动,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等栏目几乎成为僵尸栏目。在召开会议方面,一些地方无论什么会议都要层层重复开,一个接一个,检查评比走马灯,导致干部疲于应付,没有时间抓落实。在改进文风方面,有的地方写文件、制文件机械照搬照抄,出台制度规定“依葫芦画瓢”,内容不是来自调查研究,而是源自抄袭拼凑。在责任担当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凡事都要上级拍板,避免自己担责,甚至层层往上报、层层不表态。在工作实效方面,有的地方对工作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都放在“材料美化”上,一项工作刚开始就急于总结成绩、宣传典型,搞“材料出政绩”。在履行职责方面,有的部门热衷于与下属单位签订“责任状”,将责任下移,试图让下级的“责任状”成为自己的“免责单”。在对待问题方面,有的党员干部对身边不良风气和违规问题态度漠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知情不报、听之任之,甚至在组织向其了解情况时仍不说真话。这些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必须要下大力气加以整治。
  精准发力抓纠错。要创新方式方法,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补足 “精神之钙”,通过进一步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和对党章党纪、法律法规等的深入学习宣传,筑牢抵制歪风邪气的思想根基。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大力推广“随手拍”等四风问题举报通道,使“四风”问题无处遁形。要增加监督检查的灵活性和时效性,加强对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场所、重要岗位的日常监督。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对查处“四风”问题不力造成恶劣影响的,加大问责力度,既要追究主体责任,也要追究监督责任,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充分发挥党组织牵头抓总作用,认真查摆本部门本单位存在“四风变种”的突出问题和原因,立行立改。并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要不断完善权力运行制度,健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党务和政务公开制度和监督监察机制,坚决防止“四风”反弹,不断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果,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综合施策抓根本。一是狠抓思想教育,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必须把思想教育铸“魂”放在首位。要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从根本上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由此提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筑牢抵制歪风邪气的思想根基。二是狠抓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制度建设是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建设。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必然要求。要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特别是要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同时要实行权力清单制度,公开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健全不当用权问责机制,由此有效扎紧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防“牛栏关猫”导致“四风”问题回潮。三是狠抓领导示范效应,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是“关键少数”,其作风是一个地方或单位乃至全体党员干部作风的风向标,因而也是作风建设的重点和关键。在作风建设上,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自觉远离低级趣味,从而形成“头雁效应”,以“关键少数”的自我革命带动“大多数”党员干部的作风转变。四是狠抓执纪问责,制度的笼子扎得紧不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纪监督严不严。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在“四风”新表现的治理上,必须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严肃问责倒逼党员干部转作风改作风。选好突破口和切入点,紧抓不放、一抓到底,以点带面,用小切口推动大变局。

返回
2025年07月27日  第8220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纠“四风”答卷

刊发时间:2019-03-04 A3版  作者:杨永胜 【字体:大 中 小】

  立足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纠“四风”取得重大成效。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而且出现一些新动向和新表现,需要及时整改完善,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
  纠“四风”依然不容松懈。公款吃喝“改头换面”,如将一些违规吃喝宴请转入到小区私厨、郊区农家乐、内部食堂、培训中心等场所,或以“私人宴请”的名义违规饮用高档酒水等,事后再通过化整为零、假拟合同、虚开发票等方式公款报销。公款旅游“巧立名目”,如借考察学习之名行休闲观光之实,或以组织管理服务对象培训交流的名义,由服务对象支付旅游费用。红包礼品“互联网+”,收送红包礼品等避开热门节日,通过网购快递、电子礼品卡、微信红包、支付宝转账等方式,实行“网络式”腐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如针对公职人员不能超标准大摆宴席的规定,将婚丧喜庆事宜分批、分地点操办,或者大范围收礼金、小范围办酒席,甚至只收礼金不办酒席。形式主义也有了“新载体”,随着电子网络技术和“无纸化”办公的推广,QQ、微信和各类手机APP已成为工作交流不可或缺的平台,在有效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却也产生了“工作调度靠报表”“人员管理发定位”“工作考核看资料”等新的形式主义倾向,使人民公仆变成了QQ、微信工作群奴。官僚主义有了“新倾向”,因循守旧、脱离现实、办事拖拉、繁文缛节、文山会海等官僚主义作风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凡事照搬上级文件,工作落实层层开会、层层发文、层层压责,工作结果重总结汇报,轻实效长效。
  树好“靶子”求破解。在服务群众方面,有的单位表面上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门好进、脸好看”,但还是“事难办”,将过去的“管卡压”变成了现在的“推绕拖”;有的政务服务热线电话长期无人接听;有的政府网站更新的内容主要是领导活动,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等栏目几乎成为僵尸栏目。在召开会议方面,一些地方无论什么会议都要层层重复开,一个接一个,检查评比走马灯,导致干部疲于应付,没有时间抓落实。在改进文风方面,有的地方写文件、制文件机械照搬照抄,出台制度规定“依葫芦画瓢”,内容不是来自调查研究,而是源自抄袭拼凑。在责任担当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凡事都要上级拍板,避免自己担责,甚至层层往上报、层层不表态。在工作实效方面,有的地方对工作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都放在“材料美化”上,一项工作刚开始就急于总结成绩、宣传典型,搞“材料出政绩”。在履行职责方面,有的部门热衷于与下属单位签订“责任状”,将责任下移,试图让下级的“责任状”成为自己的“免责单”。在对待问题方面,有的党员干部对身边不良风气和违规问题态度漠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知情不报、听之任之,甚至在组织向其了解情况时仍不说真话。这些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必须要下大力气加以整治。
  精准发力抓纠错。要创新方式方法,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补足 “精神之钙”,通过进一步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和对党章党纪、法律法规等的深入学习宣传,筑牢抵制歪风邪气的思想根基。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大力推广“随手拍”等四风问题举报通道,使“四风”问题无处遁形。要增加监督检查的灵活性和时效性,加强对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场所、重要岗位的日常监督。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对查处“四风”问题不力造成恶劣影响的,加大问责力度,既要追究主体责任,也要追究监督责任,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充分发挥党组织牵头抓总作用,认真查摆本部门本单位存在“四风变种”的突出问题和原因,立行立改。并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要不断完善权力运行制度,健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党务和政务公开制度和监督监察机制,坚决防止“四风”反弹,不断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果,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综合施策抓根本。一是狠抓思想教育,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必须把思想教育铸“魂”放在首位。要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从根本上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由此提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筑牢抵制歪风邪气的思想根基。二是狠抓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制度建设是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建设。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必然要求。要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特别是要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同时要实行权力清单制度,公开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健全不当用权问责机制,由此有效扎紧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防“牛栏关猫”导致“四风”问题回潮。三是狠抓领导示范效应,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是“关键少数”,其作风是一个地方或单位乃至全体党员干部作风的风向标,因而也是作风建设的重点和关键。在作风建设上,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自觉远离低级趣味,从而形成“头雁效应”,以“关键少数”的自我革命带动“大多数”党员干部的作风转变。四是狠抓执纪问责,制度的笼子扎得紧不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纪监督严不严。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在“四风”新表现的治理上,必须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严肃问责倒逼党员干部转作风改作风。选好突破口和切入点,紧抓不放、一抓到底,以点带面,用小切口推动大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