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加快边境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本报讯 (通讯员 陶志乾) 今年以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努力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机衔接,下足功夫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在边境村的规划实施工作。
该县7个边境行政村分别是清水河、班幸、色树坝、大水井、山头寨、尖山、尖坪,涉及60个自然村77个村民小组,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90元。为把边境村率先建成小康村,该县编制完成了《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兴边富民沿边小康村建设规划》(初稿)。
突出抓产业发展这一重点,探索耿马特色的产业发展机制和模式,通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来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边境村建成产业发展基地22.2万亩,其中,橡胶7.42万亩,甘蔗3.16万亩,坚果2万亩,核桃9.4万亩。
加强边境村水利设施建设,建成水窖4968口,修建塘坝2口、小(二)型水库1座、抽水站1座。改善边境村交通条件,共完成344.2千米村组道路硬化,基本实现通村组公路全部硬化。加强边境村农危房改造, 2015年以来,共实施农危房改造2349户。加强边境信息网络建设,实现移动4G网络全覆盖。
完成7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59个村民小组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建成20户以上自然村公共活动场所59个,建设村史室8个。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6个,每村补助民族专项资金100万元。创建省级农危改示范村5个,每村补助资金200万元。实施村寨环境整治工程,完成投资738万元。新建30立方米垃圾池4个,新建公厕7座。开展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459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