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以至深 感动弥真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切皆流,无物常往。当小编问到列兵徐泽秾为什么要来参军?他说:“来部队之前,有许多人问我准备好了吗?我说时刻准备着!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当兵是我的一个梦想。”
新兵连只有一次,三个多月的汗水已蒸发,泪水已擦干,训练的伤疤历历在目,“00”后新兵锻炼了意志,经历了艰苦磨砺后破茧成蝶。
乘坐的大巴车从市区缓缓驶入营区门口,机关大门上悬挂着“欢迎新战友”的横幅,紧接着鞭炮声和锣鼓声打破了安静的营区。
感动是一种关爱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面对新环境,新面孔难免会有些生分,不适应随之而来,新兵下队第一课便是“光荣史”,在中队荣誉墙面前,指导员吴志威讲:“中队的建设是一茬茬官兵辛苦付出……”两个多小时的讲课,吴志威将我们带到了中队的战斗史,让新兵们全方位了解中队的建设发展历程,激发了新兵们从军报国的热情。
新兵游泉海,因为是独生子,在家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到部队后,不习惯被人管着,怕苦怕累、总是躲避训练。中队指导员知道这个情况后,主动靠上去,拉家常,话人生,谋前途,以自己的成才经历告诉小游,人生只有在奋斗中才是最精彩的。第一次,无功而返,第二次,第三次……还是没有效果。有一次,小游由于小感冒,中午吃不下饭,早早就躺在床上了。突然,有一股妈妈做的菜香袭来,睁开眼一看,原来是指导员端了一碗稀饭放到床边,顿时小游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下来,这是别人第一次给他送饭,心里满满的感动。
就因为这次感动,使小游身心受到了促动,焕发新生,从此,在训练场上喊杀声最大的是他,打扫卫生最积极的也是他……
感动是一种亲力亲为
在中队,干部班长和老兵们热情的帮带,使新兵们尽快融入中队这个大家庭。在平时他们主动教新兵们做人做事,老兵们亲力亲为为他们做榜样。
朱宗尉,是支队“红旗车驾驶员”,是人见人夸的好班长。有一次支队工作组下基层返回后,车辆的后备箱塞满行李,朱班长主动帮前辈提行李,而几名新兵却在一旁呆萌观望,他和蔼的对新兵们讲:“以后遇到这种事情,要主动帮助前辈提行李,这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具体表现。”他虽然不在警卫排但是他像老大哥一样教新兵如何做人做事。
2019年的除夕,为了让新兵给远方的父母打个祝福电话,中队干部士官老兵们纷纷到厨房帮厨,把新兵替换出来。
感动是一种为他人着想
中队注重培养官兵们多做感动事、多当暖心人、多尽一份力。
刚到中队,新兵陈礼柯就听说通信班有个专业精通、军事很猛的班长,他是谁?原来他是刚参加过总部组织的通信专业培训回来的一班班长——王银坤。
小杨在训练时不小心扭到了脚,但是他不想落后别人,一心想参加中队的训练,王银坤身为他的班长,硬是没有让他参加中队的各项训练,并对他说:“你好好养伤,你放心等你伤好我陪你搞训练,绝不会让你落下任何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提前一分钟接哨,让战友早下哨回去休息,也是一种感动;帮战友出公差也是一种感动,战友工作忙替他分担一下;炊事班晚上加班做包子,只为了第二天能让战友吃到热腾腾的包子,也是一种感动;看到战友为自己铺好了床,也是一种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