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院里的希望
李大哥家是单位人员调整后我新增的挂钩户。自从和他家成为“亲家”之后,我多次到他家拜访,熟悉了他家的人,了解了他们的生活。而他们,也记住了我,宣传部的小丁。作为他家的挂钩干部,几次入户拜访,他们家的一些生活小细节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这家人现在生活虽然困难点,但从他们今天的生活里面,可以看到未来的希望。
李大哥家在路边一个半山坡上。第一次拜访,让我感慨的是,他们家院子真的是非常干净啊。院坝虽然没有铺水泥,但是平平整整的,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没有其他庄户人家生产工具、鞋子和衣服四处乱放的情景,第一眼的印象就非常好。新建盖的房子也是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东西都摆放得很整齐,孩子们从外面回来,都会很自觉地在新房子台阶下换上干净的拖鞋。有一天,我和同事去帮他们家搬个衣柜,衣柜搬到两个孩子的房间,只见房间里床铺是整齐的,被子也是好好叠起来的,很整洁。想想我拜访过的一些人家,都是房门大开,被子卷成一团根本不叠,衣服在床上和房间里面乱堆着,鞋子更是在院子里到处可见。和那些人家相比,李大哥家真的是“讲究”人家。
李大哥家有两位老人,都年过八旬,除了爷爷的耳朵重听外,精神都很好。每次我到他家,两位老人都很热情地招呼我坐,爷爷虽然听不清我们在讲些什么,但是每次都笑眯眯地站在一旁看。我第三次拜访的时候,家里只有奶奶在家,我把买来的收纳箱和碗筷交给她,问上次给她买的帽子戴着合适不,喜欢吗?她笑着说爱呢爱呢,还一直拉着我的手不放,让我过年一定要过来串门子。我摸着她的手,觉得冰凉冰凉的,便问她手为什么这么冷,她说我进来之前她在洗衣服。我说,这些事情给小娃做了,你不要整了。她笑着说,小娃有小娃的事情,他们也忙呢。也许正是因为儿孙孝敬,他们才能共同生活在一起,老人才会时刻都想着为儿孙分担一点家务负担吧。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有时候难免糊涂,李大哥的妻子曾悄悄跟我告过老人的“状”,但是每一次去,都看到他们一家老小热热乎乎地在一起。
李大哥家的两个儿子,一个在乡里读初中,一个在城里读高中。很多农村家庭,缺乏劳动力的时候,通常都会让孩子辍学。李大哥身体不好,不能外出务工,只能和妻子一起,靠种植茶叶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自家茶叶还没有开始发鲜叶的时候,李大哥常常要很早就出门,到比较远的山上摘野生茶,以此增加一点收入。平时,他们去帮村里茶树较多的人家挖地,早出晚归。他们十分辛苦却所得微薄,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大哥夫妇仍然坚持供孩子读书,甚至在老大初中毕业后,还让他继续到城里求学。李大哥不识字,他的妻子比他好一点点,能写自己的名字。在他们读书的年纪,他们没有读书的条件,现在,他们虽然辛苦,却努力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读书条件。
在过去或者现在,李大哥家因为家庭负担重、劳力少,在脱贫致富的路上走得艰难,但是从这些闪光的生活细节,我们看到,他们家的生活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