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小记
云州的河总是静静地流淌着,云州的小街道也总是闹闹的拥挤着,满满的都是俗世烟火,温情而恬淡。倒是在晚间,原本清清亮亮的河水在两岸灯光的辉映下,有了几分繁华,而白日里热闹拥挤的小街道,两边的细叶榕密密匝匝地在半空中互相缠绕、包裹着路灯,昏黄的灯光柔柔地从树隙间泻下,整条路都静谧起来。譬如打铁街,譬如建设路,譬如职教路,大抵都是这样子。
以前不喜欢那些地方的拥堵,不喜欢杂乱,慢慢地,竟然也觉得了它的亲切。有空的时候,去老赵家米线店吃一碗猪血米线,帽子是要多多地加的;或者去回营街叫上一碗豌豆粉米线,切上一盘油条;再不,就去心仪的鸡肉米线店吃上一碗,然后该忙忙、该闲闲,各有各的满足。夜晚,要是没煮饭,也不急,北桥河的夜市上,老奶涮菜家的各色新鲜蔬菜、烧烤已经摆好,老板爷的烧烤、老板娘的涮菜和炒饭,定能让你吃得开心。爱吃面食的,旁边那老姐妹俩的包子热腾腾地来上一笼,一咬,面是筋道的、馅儿是鲜香的。食物的美味和吃的种种快乐,一溜顺着舌头都滑到肚子里去,渐渐地,这些场景就存储在脑袋里,构成了人们心里的小地图。
我于小城的记忆,大抵来说,吃的更多一点,而那碗米线更是心底里无法替代的记忆。其他还能牵动心思的,便是围绕小城的两条河。一南一北两条河,一年四季都这么围绕着小城流淌,流淌过春天,河堤岸的青草嫩嫩地绿了;流淌过夏天,火辣辣的凤凰花红了半边城;流淌过秋天,农人的背影和饱满的庄稼一起倒伏;流淌过冬天,河面上浓雾弥漫,两岸的房屋、垂柳、一道一道的桥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宛若一幅浓墨晕染的丹青,在晨曦中淡淡地漾开去,然后雾散了,人声鼎沸,温暖而平和。
我原来是这样爱着小城,就像我曾那样爱着我的故乡。而有的时候,对小城的依恋,我想,大抵是已经超过了故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