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寨的颜色

刊发时间:2019-05-26 A3版  作者:李有旺

  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颜色,每一种颜色都会被注入人们的情感。大山深处的乌木龙村小寨自然村,因建寨之初人口较少而得名。因脱贫攻坚结缘,去年至今,我长期驻在小寨,和小寨人打交道,呼吸着小寨清新空气,喝着小寨古井水和山泉水,小寨以老火塘般的热情拥我入怀,我成为小寨的一份子并深融其中。小寨的颜色,成为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记忆。
  黑色
  小寨自然村是87户人家组成的大家庭。这87户人家中,75户为彝族支系俐侎人,其余12户汉族或白族人家都与俐侎人家有姻亲,都会讲一口地道的俐侎语。被外界趣称为“大黑俐侎”的俐侎人,唱师的古本曲、朵觋的丧经、民间的传说,都与黑色有纠缠不清的关系。《皇朝职贡图》载:“俐侎蛮,元泰定间始内附,聚处顺宁山箐中”,之间从缝隙中流逝了690多年的光阴,勤劳的俐侎妇女至今还沿袭着手工纺染线、织布和缝制衣装的技艺。如今已过上新生活的俐侎男人,在恋爱中,还会唱“我长得像乌鸦,你长得像朵花”的歌调讨意中人的欢心。这个对黑色情有独钟的民族,在惊不起波浪的日子里内心始终传唱着黑色的恋歌。像慵懒的猫咪一样的农闲时光里,俐侎妇女会把山上以及房前屋后的野生或栽种的相关植物弄回家,用勤劳和智慧把雪白的线团染成黑色,并用木制的纺织机把线织成布匹,再把永保黑色的布匹制成人们头上的帽子、身上的服装、脚上的鞋子、肩背的背包。俐侎妇女穿着自己手工制作的服饰,惊艳地成为行走在大地上的黑色灵魂。黑色的布匹在微风中飘舞,无言的染缸盛放着心事,咿呀的织布机在倾诉久远的传说,专心致志的俐侎妇女让也被染黑了的双手发挥着传统的技艺,成为农闲时节俐侎农家独特而靓丽的风景。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家庭的俐侎妇女,精心制作的衣装尽管也兼顾到家中的每个男人,但心中不忘本色的俐侎男人已经“崇媚”外面世界的精彩,所穿的衣装已经随大流了,黑色的情感成了橱柜里的永久珍藏。
  绿色
  泡核桃和茶叶曾经一度是小寨的经济支柱,如今依然是小寨的主导产业。在价格水涨船高的年代,泡核桃和茶叶是小寨人的自豪和骄傲。也就是在那些市场前景被看好的年代,小寨人响应号召,让老核桃树和古茶树下,一夜之间产生了无数后代。市场热潮褪去之后,泡核桃和茶叶的价格让小寨人觉得日益尴尬。泡核桃和茶叶逐年疯长的势头紧锁着小寨人的眉头,砍了心疼不砍心烦纠结成小寨人的心病。但小寨因为泡核桃和茶叶在山地里成林成片,在房前屋后和村庄道路上也随处可见,森林覆盖率自然也就很高。茶叶一年四季绿,泡核桃阳春三月绽出新叶,直到金秋十月才果熟叶枯。入冬后小寨的绿意少些,但也点染成画。而立春之后直到仲秋时节,绿色就成了小寨的主色调。一树树、一片片、一团团的绿,像绿色海洋的浪波,拥抱着村庄、亲吻着房屋。最美小寨四月天,人在绿中住、在绿中行,从天而降的雨水滴落到地上,似乎也带着丝丝绿意。
  红色
  小寨人爱美,家家户户种有花草,各种花草应节而开。蜀葵、玫瑰红得让人怦然心动,枝枝蜀葵朵朵相挨,从下往上,依次开放,在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一角像火焰静静燃烧;玫瑰,含苞欲放的一颗粉嫩红心向天地致敬,已经绽放的花朵则向人们渲染着粉红色的记忆。阳春三月,墙边的桃树早已耐不住寂寞,在枝上抛出串串红色的诱惑,引得蜜蜂争先恐后地前来谈情说爱。被作为藩篱存在的酸木瓜的花朵也紧拽着春天的步伐,向春光敞开心扉。最是那惹人怜爱的映山红,在孟、仲春里开得山红林也红。
  白色
  忽如一夜春风来,梨花李花树树白。作为传统果树,李和梨在春天不负主人的期盼,用树树雪白证明旺盛的生命。季春时节,小寨后山里的杜鹃尽情绽放出素雅洁白的花朵,万绿丛中树树白,白得让人心动,白得使人垂涎。更多的白杜鹃遵循自然的法则,走完了开放到凋谢的旅程,少量的则被人们采摘回家,香到餐桌上,让人心满意足地品尝到春天独特的味道。在小寨,很多农户家中喜种白菊,既可美化庭院,又可入药清热明目。秋天里走进小寨的农家小院,芬芳的白菊,一幅唐代诗人元稹《菊花》诗的图景——“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黄色
  去年秋收后,我走进一户农家,看到这样的画面——紫色的铜门敞开着,一个慈祥的俐侎老大妈抱着小孙孙依坐在门口,老大妈右手拿着金黄的玉米棒子,逗年幼的小孙孙抓,小孙孙刚要抓上玉米棒子的时候,老大妈就抬高了手臂,看到小孙孙抓不到近在咫尺的玉米棒子,祖孙俩都乐开了花。这户人家门两侧贴着“春新日丽人欢,景美年丰国瑞”,门楣上横批是“国泰民安”。正门两边,一根根悬空横放的竹竿上挂满了一簇簇黄灿灿的包谷。此情此景,让我迅速按动了相机的快门,把画面永久定格下来。当天我又走进建档立卡贫困户赵有生家,只见夫妇俩正在楼顶晒包谷,赵有生把一袋袋金黄的包谷子倾倒在楼顶的平面上,他的妻子正用耙子摊晾着包谷。此时,天空碧蓝、阳光正好,楼顶一片金黄,夫妇俩在这片金黄中忙碌着。

返回
2025年08月01日  第830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小寨的颜色

刊发时间:2019-05-26 A3版  作者:李有旺 【字体:大 中 小】

  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颜色,每一种颜色都会被注入人们的情感。大山深处的乌木龙村小寨自然村,因建寨之初人口较少而得名。因脱贫攻坚结缘,去年至今,我长期驻在小寨,和小寨人打交道,呼吸着小寨清新空气,喝着小寨古井水和山泉水,小寨以老火塘般的热情拥我入怀,我成为小寨的一份子并深融其中。小寨的颜色,成为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记忆。
  黑色
  小寨自然村是87户人家组成的大家庭。这87户人家中,75户为彝族支系俐侎人,其余12户汉族或白族人家都与俐侎人家有姻亲,都会讲一口地道的俐侎语。被外界趣称为“大黑俐侎”的俐侎人,唱师的古本曲、朵觋的丧经、民间的传说,都与黑色有纠缠不清的关系。《皇朝职贡图》载:“俐侎蛮,元泰定间始内附,聚处顺宁山箐中”,之间从缝隙中流逝了690多年的光阴,勤劳的俐侎妇女至今还沿袭着手工纺染线、织布和缝制衣装的技艺。如今已过上新生活的俐侎男人,在恋爱中,还会唱“我长得像乌鸦,你长得像朵花”的歌调讨意中人的欢心。这个对黑色情有独钟的民族,在惊不起波浪的日子里内心始终传唱着黑色的恋歌。像慵懒的猫咪一样的农闲时光里,俐侎妇女会把山上以及房前屋后的野生或栽种的相关植物弄回家,用勤劳和智慧把雪白的线团染成黑色,并用木制的纺织机把线织成布匹,再把永保黑色的布匹制成人们头上的帽子、身上的服装、脚上的鞋子、肩背的背包。俐侎妇女穿着自己手工制作的服饰,惊艳地成为行走在大地上的黑色灵魂。黑色的布匹在微风中飘舞,无言的染缸盛放着心事,咿呀的织布机在倾诉久远的传说,专心致志的俐侎妇女让也被染黑了的双手发挥着传统的技艺,成为农闲时节俐侎农家独特而靓丽的风景。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家庭的俐侎妇女,精心制作的衣装尽管也兼顾到家中的每个男人,但心中不忘本色的俐侎男人已经“崇媚”外面世界的精彩,所穿的衣装已经随大流了,黑色的情感成了橱柜里的永久珍藏。
  绿色
  泡核桃和茶叶曾经一度是小寨的经济支柱,如今依然是小寨的主导产业。在价格水涨船高的年代,泡核桃和茶叶是小寨人的自豪和骄傲。也就是在那些市场前景被看好的年代,小寨人响应号召,让老核桃树和古茶树下,一夜之间产生了无数后代。市场热潮褪去之后,泡核桃和茶叶的价格让小寨人觉得日益尴尬。泡核桃和茶叶逐年疯长的势头紧锁着小寨人的眉头,砍了心疼不砍心烦纠结成小寨人的心病。但小寨因为泡核桃和茶叶在山地里成林成片,在房前屋后和村庄道路上也随处可见,森林覆盖率自然也就很高。茶叶一年四季绿,泡核桃阳春三月绽出新叶,直到金秋十月才果熟叶枯。入冬后小寨的绿意少些,但也点染成画。而立春之后直到仲秋时节,绿色就成了小寨的主色调。一树树、一片片、一团团的绿,像绿色海洋的浪波,拥抱着村庄、亲吻着房屋。最美小寨四月天,人在绿中住、在绿中行,从天而降的雨水滴落到地上,似乎也带着丝丝绿意。
  红色
  小寨人爱美,家家户户种有花草,各种花草应节而开。蜀葵、玫瑰红得让人怦然心动,枝枝蜀葵朵朵相挨,从下往上,依次开放,在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一角像火焰静静燃烧;玫瑰,含苞欲放的一颗粉嫩红心向天地致敬,已经绽放的花朵则向人们渲染着粉红色的记忆。阳春三月,墙边的桃树早已耐不住寂寞,在枝上抛出串串红色的诱惑,引得蜜蜂争先恐后地前来谈情说爱。被作为藩篱存在的酸木瓜的花朵也紧拽着春天的步伐,向春光敞开心扉。最是那惹人怜爱的映山红,在孟、仲春里开得山红林也红。
  白色
  忽如一夜春风来,梨花李花树树白。作为传统果树,李和梨在春天不负主人的期盼,用树树雪白证明旺盛的生命。季春时节,小寨后山里的杜鹃尽情绽放出素雅洁白的花朵,万绿丛中树树白,白得让人心动,白得使人垂涎。更多的白杜鹃遵循自然的法则,走完了开放到凋谢的旅程,少量的则被人们采摘回家,香到餐桌上,让人心满意足地品尝到春天独特的味道。在小寨,很多农户家中喜种白菊,既可美化庭院,又可入药清热明目。秋天里走进小寨的农家小院,芬芳的白菊,一幅唐代诗人元稹《菊花》诗的图景——“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黄色
  去年秋收后,我走进一户农家,看到这样的画面——紫色的铜门敞开着,一个慈祥的俐侎老大妈抱着小孙孙依坐在门口,老大妈右手拿着金黄的玉米棒子,逗年幼的小孙孙抓,小孙孙刚要抓上玉米棒子的时候,老大妈就抬高了手臂,看到小孙孙抓不到近在咫尺的玉米棒子,祖孙俩都乐开了花。这户人家门两侧贴着“春新日丽人欢,景美年丰国瑞”,门楣上横批是“国泰民安”。正门两边,一根根悬空横放的竹竿上挂满了一簇簇黄灿灿的包谷。此情此景,让我迅速按动了相机的快门,把画面永久定格下来。当天我又走进建档立卡贫困户赵有生家,只见夫妇俩正在楼顶晒包谷,赵有生把一袋袋金黄的包谷子倾倒在楼顶的平面上,他的妻子正用耙子摊晾着包谷。此时,天空碧蓝、阳光正好,楼顶一片金黄,夫妇俩在这片金黄中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