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边疆人民心向党心诚劲足

刊发时间:2019-09-02 A3版  作者:杨茂芳 李 倩

  近年来,临沧开展的“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与眼下全党上下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血脉相通,目标一致,应该做实结合文章,使其融会贯通,让边疆人民心向党心诚劲足。
  在感恩教育中培育心诚劲足。“撑起脊梁立定脚,好还正气与苍穹。”秉承着澜沧江赋予的在最难处重生、在最险峰搏击、永远向前的精神底色,临沧各族人民在党的光辉照耀下,乘着党的民族政策的东风,以敢为人先的勇气跨越了一座座发展的艰难险峰,以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奏响一曲曲民族团结、边疆繁荣的凯歌,以赤胆忠魂续写着固疆戍土的时代篇章。
  一条条乡村公路盘绕山间,一山山特色林果园硕果累累,一幢幢崭新特色民居昭然可见,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幸福,一幅幅绿水青山画卷映入眼帘……改革开放春潮中崛起的临沧,处处呈现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气象。
  这些都是党的光辉照边疆促成的蝶变,我们应该把“自强、诚信、感恩”和“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主题实践活动引向深入。一方面坚持不懈加强党员干部思想理论建设,从补精神之“钙”入手,深入开展集中轮训、专题培训和宣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树立“主心骨”、筑牢“压舱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一方面引导干部群众筑牢“四个意识”,提振“四个自信”,夯实维护核心跟党走的思想根基,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内生动力。进而形成各族人民听党话、跟党走、心向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凝聚起建设美丽临沧的磅礴力量。
  在民族团结中引导心诚劲足。临沧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市,边境线长290公里,世代生息繁衍着佤、傣、拉祜、布朗、德昂、彝、景颇等2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97.28万人,占总人口的41%,全市8个县(区)中有3个是民族自治县。千百年来,各族人民休戚与共、亲如一家,共同描绘着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绚丽画卷。新中国诞生以来,临沧各族人民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和谐相处、相互交融、不断发展。我们应该以“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为载体,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持“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发展思路,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命运共同体信念,形成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协同、社会支持、群众参与、上下联动、合力建设的良好格局。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团结,构筑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在脱贫攻坚中彰显心诚劲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做好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由此可见,脱贫攻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推进“27241”脱贫攻坚工程,一切工作围绕“脱贫摘帽”开展,一切资源向“脱贫摘帽”倾斜,从最偏远、最贫困、最落后贫困村入手,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扶贫、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劳务扶贫、保障扶贫。做到一村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脱贫措施,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留“死角”、找准路子,“大水漫灌”式投入变为“精准滴灌”,“撒胡椒面”式帮扶变为“靶向治疗”,勇啃硬骨头,决不落下一名群众,让贫困群众享受致富成果。
  在乡村振兴中汇聚心诚劲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客观需要,更是建设大美临沧的必然选择,大美临沧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到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把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落实下去。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生活水平、保障能力。把脱贫攻坚中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制度加以总结推广,把脱贫攻坚中锤炼的良好作风继续保持下去,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通过“干部配备上优先、要素配置上优先、资金投入上优先、公共服务上优先”,做大“茶、果、糖、菜”等传统主导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产业发展新格局;积极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物联网试点工程建设,尽快实现临沧农产品“下山、进城、出海、上网”;深入实施“七改三清”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抓好传统村落保护与建设,打造一批独具临沧特色的“鲜花盛开的村庄”;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最终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简言之,要把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精准脱贫攻坚等重点任务结合起来,深入推进理想信念、知党恩感党恩、爱国固边三大主题教育工程,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党的光辉照边疆”的桥梁、纽带和阵地;使广大党员和干部成为“党的光辉照边疆”的使者、责任人和实践者;使各类项目成为“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载体。让边疆人民政治上有归属感、经济上有获得感、民生上有幸福感、守边固边有自豪感,让“边疆人民心向党”融入血脉、注入灵魂、化作自觉行动,坚定爱国护边信念,厚植知党恩感党恩以及心向党、听党话、跟党走思想底色,着力建强边疆人民维护核心跟党走的磁场。

返回
2025年07月07日  第8402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让边疆人民心向党心诚劲足

刊发时间:2019-09-02 A3版  作者:杨茂芳 李 倩 【字体:大 中 小】

  近年来,临沧开展的“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与眼下全党上下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血脉相通,目标一致,应该做实结合文章,使其融会贯通,让边疆人民心向党心诚劲足。
  在感恩教育中培育心诚劲足。“撑起脊梁立定脚,好还正气与苍穹。”秉承着澜沧江赋予的在最难处重生、在最险峰搏击、永远向前的精神底色,临沧各族人民在党的光辉照耀下,乘着党的民族政策的东风,以敢为人先的勇气跨越了一座座发展的艰难险峰,以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奏响一曲曲民族团结、边疆繁荣的凯歌,以赤胆忠魂续写着固疆戍土的时代篇章。
  一条条乡村公路盘绕山间,一山山特色林果园硕果累累,一幢幢崭新特色民居昭然可见,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幸福,一幅幅绿水青山画卷映入眼帘……改革开放春潮中崛起的临沧,处处呈现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气象。
  这些都是党的光辉照边疆促成的蝶变,我们应该把“自强、诚信、感恩”和“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主题实践活动引向深入。一方面坚持不懈加强党员干部思想理论建设,从补精神之“钙”入手,深入开展集中轮训、专题培训和宣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树立“主心骨”、筑牢“压舱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一方面引导干部群众筑牢“四个意识”,提振“四个自信”,夯实维护核心跟党走的思想根基,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内生动力。进而形成各族人民听党话、跟党走、心向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凝聚起建设美丽临沧的磅礴力量。
  在民族团结中引导心诚劲足。临沧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市,边境线长290公里,世代生息繁衍着佤、傣、拉祜、布朗、德昂、彝、景颇等2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97.28万人,占总人口的41%,全市8个县(区)中有3个是民族自治县。千百年来,各族人民休戚与共、亲如一家,共同描绘着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绚丽画卷。新中国诞生以来,临沧各族人民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和谐相处、相互交融、不断发展。我们应该以“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为载体,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持“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发展思路,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命运共同体信念,形成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协同、社会支持、群众参与、上下联动、合力建设的良好格局。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团结,构筑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在脱贫攻坚中彰显心诚劲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做好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由此可见,脱贫攻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推进“27241”脱贫攻坚工程,一切工作围绕“脱贫摘帽”开展,一切资源向“脱贫摘帽”倾斜,从最偏远、最贫困、最落后贫困村入手,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扶贫、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劳务扶贫、保障扶贫。做到一村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脱贫措施,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留“死角”、找准路子,“大水漫灌”式投入变为“精准滴灌”,“撒胡椒面”式帮扶变为“靶向治疗”,勇啃硬骨头,决不落下一名群众,让贫困群众享受致富成果。
  在乡村振兴中汇聚心诚劲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客观需要,更是建设大美临沧的必然选择,大美临沧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到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把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落实下去。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生活水平、保障能力。把脱贫攻坚中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制度加以总结推广,把脱贫攻坚中锤炼的良好作风继续保持下去,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通过“干部配备上优先、要素配置上优先、资金投入上优先、公共服务上优先”,做大“茶、果、糖、菜”等传统主导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产业发展新格局;积极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物联网试点工程建设,尽快实现临沧农产品“下山、进城、出海、上网”;深入实施“七改三清”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抓好传统村落保护与建设,打造一批独具临沧特色的“鲜花盛开的村庄”;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最终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简言之,要把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精准脱贫攻坚等重点任务结合起来,深入推进理想信念、知党恩感党恩、爱国固边三大主题教育工程,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党的光辉照边疆”的桥梁、纽带和阵地;使广大党员和干部成为“党的光辉照边疆”的使者、责任人和实践者;使各类项目成为“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载体。让边疆人民政治上有归属感、经济上有获得感、民生上有幸福感、守边固边有自豪感,让“边疆人民心向党”融入血脉、注入灵魂、化作自觉行动,坚定爱国护边信念,厚植知党恩感党恩以及心向党、听党话、跟党走思想底色,着力建强边疆人民维护核心跟党走的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