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打造宜居宜业新家园

刊发时间:2020-02-14 A1版  作者:姜绍仆

  本报讯   (通讯员   姜绍仆)   近年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宜居宜业家园。
  在勐永镇光木林村委会唐家寨村民小组核桃地里,村民陈老所正忙着管护自家的核桃:“我家种植核桃10多亩,去年收入8000元左右,今年预计会有10000多元。”陈老所介绍,他家除了种有10多亩核桃,还种有甘蔗、烤烟、玉米等。“光木林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 我们首先以产业为抓手,不定期对群众进行产业相关技术培训,把乡村振兴工作做深、做实、做细,抓出成效。 想尽一切办法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光木林村党总支书记林树昌介绍。
  光木林村是耿马着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家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充分利用沪滇协作项目,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同时还积极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一个个示范村、一个个干净整洁的村庄逐渐形成。勐永镇芒来村小石佛自然村安置点,一栋栋农家小楼拔地而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以前我家住的是舂墙房,现在盖了新房,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两边都是路灯,比以前好太多了。” 左双丛是芒来村小石佛自然村安置点的搬迁户,以前他家居住在交通、就学、就医诸多不便的小山村里,在镇村两级组织贫困户易地搬迁时,左双丛积极响应。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耿马坚持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为切入口,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兴边富民边境小康村建设为关键着力点,结合每个乡村实际,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逐步实现了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农村人居环境大变样、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蓝图,为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打下坚实基础。

返回
2025年07月02日  第8562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耿马打造宜居宜业新家园

刊发时间:2020-02-14 A1版  作者:姜绍仆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通讯员   姜绍仆)   近年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宜居宜业家园。
  在勐永镇光木林村委会唐家寨村民小组核桃地里,村民陈老所正忙着管护自家的核桃:“我家种植核桃10多亩,去年收入8000元左右,今年预计会有10000多元。”陈老所介绍,他家除了种有10多亩核桃,还种有甘蔗、烤烟、玉米等。“光木林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 我们首先以产业为抓手,不定期对群众进行产业相关技术培训,把乡村振兴工作做深、做实、做细,抓出成效。 想尽一切办法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光木林村党总支书记林树昌介绍。
  光木林村是耿马着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家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充分利用沪滇协作项目,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同时还积极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一个个示范村、一个个干净整洁的村庄逐渐形成。勐永镇芒来村小石佛自然村安置点,一栋栋农家小楼拔地而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以前我家住的是舂墙房,现在盖了新房,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两边都是路灯,比以前好太多了。” 左双丛是芒来村小石佛自然村安置点的搬迁户,以前他家居住在交通、就学、就医诸多不便的小山村里,在镇村两级组织贫困户易地搬迁时,左双丛积极响应。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耿马坚持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为切入口,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兴边富民边境小康村建设为关键着力点,结合每个乡村实际,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逐步实现了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农村人居环境大变样、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蓝图,为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