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教学速度 提升教学质量

刊发时间:2020-03-23 A3版  作者:郑志强

  如何把握教学速度、提高教学质量,对初中数学教育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结合实践经验,笔者对如何有效地把控初中数学教学速度和提升教学质量,作了一些初浅的探讨和总结。
  一、每节数学课的教学速度把握
  中学数学课型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又有不同的速度要求。数学引言课是学生开始章节学习的常见课型,内容包罗万象,既有章节内容介绍又有学法指导。由于内容相对零散,对引言课所提及的内容,既不能深入,又不能过于简略,很多老师会选择一带而过,让学生集中精力钻研数学题,以为这样教学更紧凑严谨。然而,数学课不只是解题数学课,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介绍科学的学习、研究的方法,渗透不断求知、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不怕挫折、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引言课不能过快,要把现有数学经验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应用前景介绍给学生,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科学的研究方向,增强引言课对数学教学各环节指导作用。数学概念课也是常见的课型,很多人认为概念的得出是重难点,一旦把概念探究出来,就算大功告成,教学速度明显前紧后松,时间主要分配在概念的得出及大量的习题上。概念得出,不等于记住,记住不等于理解,而理解不等于掌握,因此得出概念后,教师应当细细地带领学生解读概念,待学生记住并初步理解后,讲解简单的例题加深理解,布置分层的练习来促进学生掌握概念,教学速度不能过快,得慢工出细活。中学数学知识除了数学概念外,还有数学公理、定理、法则、定律、公式等数学原理,对于数学原理课,教师应当以适当的方式将数学原理发生、形成、发展的过程展示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发现、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完成这一过程并达到相应目标。数学复习课是中学数学教学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所复习的内容学生都接触过,比较熟悉,教师的处理方式也比较单一,点明复习目标,给学生列出简要的知识要点,给学生总结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实际是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导致复习效果不理想。
  二、数学教材每一章的教学速度把握
  我市现在使用的数学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共六册二十九章。这里抽几章来分析一下。
  第一章有理数。学生在小学时学过自然数、正分数及其运算,还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这些都是学习本章的基础,但也是学习本章的羁绊,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的学习模式和思维习惯,会使他们认为这章简单易学,用他们的经验想当然地学习理解认识有理数,死记硬背一些概念。作为初中数学学习的开局,这章一定要上好。首先依据小学的基础认识,要求学生每节课前一定要自学式地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其次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紧张忙碌起来,积极参与到知识的探究活动中来,明白知识的形成、发展的过程。最后要深挖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会发现,又学会归纳概括,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用数学思想方法来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习惯。总之,在教学这章时,课堂节奏要快,而实际教学进度慢,让学生逐渐感受和适应中学学习。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小学时学过运用数与数间的运算关系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格式要求不严,而初中则是运用等式性质来解方程,解题过程也非常严格、书写也十分规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发现归纳并熟练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待学生逐步学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再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分类应用。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很多内容在小学学习时接触过,重点在于学会用符号、字母表示线段、角等几何量,易学但也易忘,教学中一定要多些表示几何量的练习,为以后书写推理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本章是后面函数学习的基础,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会画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明白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个体系,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都很重要,任何一个因素改变都会使平面直角坐标系改变。
  后面还有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旋转、圆、概率初步、二次函数、相似、锐角三角函数、投影与视图,它们都和前面一些章节教学速度要求类似,就不再一一赘述。
  三、每一学年的数学教学速度把握
  初中阶段共三学年,分为六个学期,教材相应地分为六册。从教学的内容及难易程度来看,七八年级上册的学习要比下册学习需要的时间相对少一点,但实际上每学年的上学期稍长些,遇上特殊的年份上学期甚至比下学期多出一个多月左右,造成上学期时间宽松,下学期急赶快赶,下册数学知识掌握不足,九年级进度被滞后。因此,在教学时,要按学年度来安排教学,这样教学速度才比较均衡,更利于学生的学习。

返回
2025年05月09日  第8600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掌控教学速度 提升教学质量

刊发时间:2020-03-23 A3版  作者:郑志强 【字体:大 中 小】

  如何把握教学速度、提高教学质量,对初中数学教育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结合实践经验,笔者对如何有效地把控初中数学教学速度和提升教学质量,作了一些初浅的探讨和总结。
  一、每节数学课的教学速度把握
  中学数学课型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又有不同的速度要求。数学引言课是学生开始章节学习的常见课型,内容包罗万象,既有章节内容介绍又有学法指导。由于内容相对零散,对引言课所提及的内容,既不能深入,又不能过于简略,很多老师会选择一带而过,让学生集中精力钻研数学题,以为这样教学更紧凑严谨。然而,数学课不只是解题数学课,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介绍科学的学习、研究的方法,渗透不断求知、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不怕挫折、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引言课不能过快,要把现有数学经验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应用前景介绍给学生,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科学的研究方向,增强引言课对数学教学各环节指导作用。数学概念课也是常见的课型,很多人认为概念的得出是重难点,一旦把概念探究出来,就算大功告成,教学速度明显前紧后松,时间主要分配在概念的得出及大量的习题上。概念得出,不等于记住,记住不等于理解,而理解不等于掌握,因此得出概念后,教师应当细细地带领学生解读概念,待学生记住并初步理解后,讲解简单的例题加深理解,布置分层的练习来促进学生掌握概念,教学速度不能过快,得慢工出细活。中学数学知识除了数学概念外,还有数学公理、定理、法则、定律、公式等数学原理,对于数学原理课,教师应当以适当的方式将数学原理发生、形成、发展的过程展示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发现、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完成这一过程并达到相应目标。数学复习课是中学数学教学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所复习的内容学生都接触过,比较熟悉,教师的处理方式也比较单一,点明复习目标,给学生列出简要的知识要点,给学生总结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实际是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导致复习效果不理想。
  二、数学教材每一章的教学速度把握
  我市现在使用的数学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共六册二十九章。这里抽几章来分析一下。
  第一章有理数。学生在小学时学过自然数、正分数及其运算,还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这些都是学习本章的基础,但也是学习本章的羁绊,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的学习模式和思维习惯,会使他们认为这章简单易学,用他们的经验想当然地学习理解认识有理数,死记硬背一些概念。作为初中数学学习的开局,这章一定要上好。首先依据小学的基础认识,要求学生每节课前一定要自学式地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其次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紧张忙碌起来,积极参与到知识的探究活动中来,明白知识的形成、发展的过程。最后要深挖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会发现,又学会归纳概括,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用数学思想方法来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习惯。总之,在教学这章时,课堂节奏要快,而实际教学进度慢,让学生逐渐感受和适应中学学习。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小学时学过运用数与数间的运算关系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格式要求不严,而初中则是运用等式性质来解方程,解题过程也非常严格、书写也十分规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发现归纳并熟练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待学生逐步学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再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分类应用。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很多内容在小学学习时接触过,重点在于学会用符号、字母表示线段、角等几何量,易学但也易忘,教学中一定要多些表示几何量的练习,为以后书写推理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本章是后面函数学习的基础,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会画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明白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个体系,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都很重要,任何一个因素改变都会使平面直角坐标系改变。
  后面还有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旋转、圆、概率初步、二次函数、相似、锐角三角函数、投影与视图,它们都和前面一些章节教学速度要求类似,就不再一一赘述。
  三、每一学年的数学教学速度把握
  初中阶段共三学年,分为六个学期,教材相应地分为六册。从教学的内容及难易程度来看,七八年级上册的学习要比下册学习需要的时间相对少一点,但实际上每学年的上学期稍长些,遇上特殊的年份上学期甚至比下学期多出一个多月左右,造成上学期时间宽松,下学期急赶快赶,下册数学知识掌握不足,九年级进度被滞后。因此,在教学时,要按学年度来安排教学,这样教学速度才比较均衡,更利于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