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凤庆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尚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要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凤庆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及省、市、县委的要求,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立德行善,树文明新风,为和谐凤庆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
一、抓载体,“五创”活动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浓厚氛围
(一)创道德讲堂,用动人故事感染人。以文明单位创建为契机,在文明单位、文明村创建道德讲堂,定期不定期开展动人故事宣讲活动,形成以德育人、以德树人的浓厚氛围。以开展“三会一课”活动为契机,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精神内涵和主要内容,用习言习语感染人、教育人。推选党性原则强、致富经验丰富、经历新中国发展变化的能人贤人讲述身边的感人事迹,用身边的典型事例教育人,激发党员群众内生动力,用榜样的力量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不断拓宽致富路子。
(二)创道德广场,用历史文化塑造人。充分运用村民活动场所闲置空间,安装道德建设宣传专栏,悬挂粘贴名人格言,用历史文化塑造人,让群众在活动中感受历史文化气息。警钟常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彰显以文化人的内在潜能。
(三)创主题街道,用诚信经营感化人。以县城和乡镇中心街道为主体,集中创建一条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主题街道,悬挂文明经营制度,粘贴诚信经营宣传标语,教育群众诚信经营、文明经营,用文明用语进行交流交易。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确保交易安全。
(四)创制度举措,用村规民约规范人。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抓手,坚持和完善村级治理体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形成以制度管人的习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健全促进地方发展的管用制度,完善与当前经济社会不相适应的村规民约,为新时代新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治理基础。
(五)创文明中心站所,用良好的道德净化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以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在县级挂牌组建文明实践中心,统筹全县文明实践活动。在乡镇挂牌组建文明实践所,具体负责辖区文明志愿活动的全面开展。在村(社区)挂牌组建文明实践站,引领志愿服务工作者开展文明实践服务,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平。
二、建平台,“五进”活动助力核心价值观引向深入
(一)进机关,内化于心树形象。在显眼位置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户外广告,运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公益广告、宣传标语,自觉形成心中有德的良好规范。把核心价值观列入重点学习内容,以深入学习精神实质、互相交流学习成果的方式做到经常化、具体化。以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形成理论文章,在实践中提升具体成效。
(二)进校园,依托载体铸德魂。充分发挥道德讲堂和乡村少年宫主题作用,全面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形成育道德、守纪律、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把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入开展以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守纪律、讲道德的环境中成长。以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全国卫生县城创建、小卫士执守岗位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孩子实践成效传递给家长,形成小手牵大手、道德心连心的良好习惯。
(三)进社区,邻里友善和谐美。充分发挥社区文艺宣传队的作用,把核心价值观分层次编写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通过文艺演出、文化交流的方式传递道德内涵,形成尊老爱幼、互相帮助的良好习惯,构建和谐社区大家园。发挥微信群、朋友圈、文明橱窗的宣传作用,长期推送核心价值观微视频,让市民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进企业,诚信经营共长存。把诚实守信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奠基石,做到诚信树人、诚信经营、诚信发展。开展诚信车间创建、诚信员工评比、诚信窗口设置等活动,促进企业树立诚信品牌,构建诚信环境。拓宽诚信交流渠道,建立客户之间诚信关系,形成互相信赖、不谋私心私利的合作共赢环境,促进企业长期发展壮大。
(五)进村寨,立德立家同致富。以党支部为引领,认真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领群众养成讲文明、树先锋、守规矩的良好习惯。教育群众幸福是靠奋斗出来,不是靠投机取巧换来的,只有在党的富民政策下辛勤劳作才能致富,才能过上美丽富裕的新生活。要树立科学指引、科技致富的理念,大力弘扬勤劳致富精神,摒弃游手好闲、不劳而获、好吃懒做的陋习,形成家家守道德、户户讲文明、人人奔小康的立德治家格局。
三、树先进典型,“五好”活动引领社会风尚
(一)树好家风,良好家训代代传。以县妇联牵头,组织征集好家风家训,图文并茂汇编成册,存放到图书室、阅览室,供村民借鉴学习引用,形成培育一家带动一寨促进一村的良好格局。大力传承好家风家训,运用党小组会、村民代表会、群众会大力宣传好家风家培事迹,用身边典型事例教育身边群众。
(二)育好少年,幼小励志报国情。把培育好少年工作纳入全民教育的整过程,讲好励志少年事故,筑牢青少年的中国梦想,奠定少年强则国强的良好基础。树立典型少年、奋进少年、理想少年理念,用榜样的力量激励青少年在奋进中成长,积极推荐评选表彰优秀少年,用正能量引领青少年卓越成长。以校园为载体,深入开展热爱劳动的“小帮手”、诚实守法的“小标兵”、团结合作的“小伙伴”、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和勇于创新的“小主人”的五小公民实践活动,培育青少年立志报国之情。
(三)教好公民,榜样带动示范。挖掘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内涵,把在党的富民政策下富裕起来的群众评选为好公民、致富带头人,形成用先富带后富的良性循环,弘扬正能量。把思想品质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秀公民推荐给“感动临沧年度人物”“云南好人”参与评比表彰,培育更多好公民元素,用感动元素激励群众内生动力,构建家乡建设生动画面。
(四)孝好公婆,尊老敬老颂美德。充分发挥“善行义举”板的激发作用,把群众身边孝敬公婆的模范评选出来,逐级推荐到县市进行巡回展示,为更多家庭提供学习榜样。加大孝敬公婆模范的宣传力度,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讲述他们耐心敬老爱老敬老的点滴故事,分享有温度的感人故事,把动人事迹传遍村村寨寨,使群众耳濡目染。
(五)评好儿媳,善行义举兴家业。积极开展好儿媳推荐评选活动,把那些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勤俭持家的好儿媳推荐出来,逐级评选表彰优秀儿媳,大力发挥妇女在美好家园建设中的“半边天”作用。组织展厨艺、比奉献、兴家业、亮特色等技能比赛,形成比赛促发展、促追赶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