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总在风雨后

——临沧市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风采(一)
刊发时间:2020-04-15 A3版  作者:

  4月3日上午,我市40名援助湖北医疗队员平安回到了临沧。在过去的44天时间里, 40名援助湖北医疗队员为战胜疫情全力以赴、接续奋战、忘我工作。
  在武汉的日子里,他们克服了多少困难?经受了何种考验?走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从一篇篇体会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战“疫”现场的紧张、严酷,也能够感知人情人心的温暖、坚强。
  这些点滴记叙,真实刻录下战“疫”的过程,也描摹出临沧医护工作者不畏牺牲、敢打必胜的英雄群像和精神风貌。本报将把部分医疗队员44天里的切身体会和感悟分享给读者。

 

用心做好医疗队长

匡崇书

  作为共产党员、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了15年的我,被任命为临沧市援鄂医疗队的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带着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和全市百姓和家属的嘱托、期盼、祝福,我带着由40人组成的队伍赶赴武汉。
  我们3天内完成组织构架,2月22日成立临时党支部。到达武汉后,医疗队立即成立物资后勤保障组、感控组、医务组、护理组、宣传报道组等,2月26日正式接管武钢二医院感染二区57张病床,规范地投入到对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中。无论是医疗、护理、感控我们都制定出相应的制度、流程、工作职责,规范地投入到对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中。我们每个队员都认真做好医疗救治,实施优质护理,实现治病救人的工作目标。实现了救治患者“零死亡”、医疗队员“零感染”、安全“零事故”、治愈出院患者“零返回”、队员心理健康测评结果“优秀”。
  这段历程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这段经历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历练。我将再一次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更加努力学习,更加用心工作,为患者保驾护航,成为健康的守护者。

 

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戴华

  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成立,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服从安排,听从指挥!
  习惯了这里的饮食、生活,我们正式接管病区。护目镜下,视线很模糊,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行走也比较困难。面对陌生的环境,心里有些不安,测量生命体征、定餐、打水、处理垃圾、病区消毒、换尿不湿、写护理记录等。护目镜上的水珠落下,在镜边晃来晃去,N95口罩下呼吸比较困难,沉重的喷雾器压得我险些摔倒。戴着双层手套采血是件难事,要和患者交流,又要保持专注,每次都害怕不能一次成功。脱下防护服,内层衣服已湿透,额头、脸上落下深深的压痕。每天都重复着这些细小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充实,疫情可以隔离距离,但是隔离不了爱,患者一句句温暖的问候与关怀,也给我们打满气,成为我们最大的动力。
  因感控人员缺乏,我被调整到感控小组,这是一项重任。在比较密闭的缓冲间,处理垃圾、消毒、监督队员脱卸防护用品,在消毒液的刺激下,鼻腔、咽喉发痛,呼吸更是困难。每次要值班前,心里都比较紧张,但我仍然坚持着,因为我深知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只有做好感染控制控制工作,才能防止传播,保证队员的安全,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样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陈杰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青年人,我深知责任与使命,于是,主动请缨到疫情最严重的第一线参加援助工作。
  2月26日,我们正式接管武钢二医院感染二区57张病床,进入病区后,看到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听到一句句由衷的感谢以后,再也没有了害怕和顾虑,因为我找到了方向、知道我应该做些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位患者和我说的:“直到看到你们来了,我们感觉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重生。”她的一番话,我特别震撼,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当时的心情,是兴奋、是喜悦、但更多是的却是鞭策,五味杂陈。每当困惑的时候我总是会拷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哪?我应该做些什么?就是这样的拷问一直支撑着我。
  离别之际,江岸区疫情指挥部授予我们的锦旗:“千里驰援爱满人间,滇鄂同心共克时艰”;更加让我想起在援助湖北抗击疫情的日子,这些日子我们付出了很多,同时也得到了更多;我看到了正真之中国;还有奋战在第一线的军、警、医、护、志愿者以及众志成城的每一个身影,此次援助湖北医疗护理任务是光荣的,但也是平凡的,我们只是全国抗击疫情一线所有工作者的缩影,它们同样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站好最后一班岗

李玲

  3月14日上午,当我在驻地准备下午上班需要的防护物品时,接市防控指挥部通知,在院患者全部将转至光谷妇幼医院继续治疗,预计15:30分开始转病人。我即刻与昆医附二院的护士长周湘明联系,询问需不需要我提前接班。
  15:20,我准时到达医院指挥部开始投入到转诊病人的工作中,负责通知病区做好病人的相关解释及转诊准备工作,交待转诊的注意事项,不能行走者要准备轮椅、吸氧患者做好氧气袋的准备工作,交待病区护士要提醒并协助患者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不要遗漏。同时还负责与病区护士核实每次转出病人的相关信息。病情较重的6名患者由120救护车转送,剩余的病情较平稳及较轻者则由市指挥部派车进行接送转院。
  15:40分,我负责转送的两辆救护车到达院区一楼,转院患者工作正式开始,我通知病区开始送第一、二个患者下楼,并依次进行了其余病人的转院工作。有1名治愈者待次日出院,由医疗组焦健老师负责与武钢二院沟通协调后将该治愈者转至武钢二院的四楼三病区,次日出院。
  病人转院结束后,我负责与病区联系让当班护士做好病区最后整理及清洁消杀工作。指挥部的医疗物资整理后交由武钢二院王征接管,做好最后一班的工作量统计及上报工作,书写好当班的交班报告,整理好指挥部的护士站、物资库环境卫生,是云南医疗队最后一班也是最后一批离开武钢二院的工作人员。

 

1.jpg

疲劳的队员下班了

2.jpg

队友们相互加油鼓励

3.jpg

精心呵护患者

 

援鄂之行    受益终身

李新伟

  此次援鄂之行的第三天,我毅然写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坚决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
  “我准备好了吗?”“现实当中的武汉是什么样的呢?”“我该怎么办?”在昆明飞往武汉的飞机上,一个个问题在我的脑海中出现。第二天,我们开始感控知识及穿脱防护服培训。
  上班期间听到12床的老奶奶给自己的儿子打电话说:“现在国家这么好,我要认真配合医生护士治疗,早点出院想见到你们。”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为来到这样的英雄城市而自豪。到这里近一个月,我亲身经历的一幕幕,现在都还是历历在目,它将成为我人生的印记,敦促我成长。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我将严以律己,加强三基三严学习,牢记工作职责,认真做好医疗文书工作,做到态度端正、头脑清晰;认真书写护理记录及抢救记录。用心帮助病人解决每一件事情,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不抛弃、不放弃、不嫌弃,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成为一名优秀的“白衣天使”。

 

90后的担当

李水鑫

  如果组织需要我这个90后的呼吸科护士,我将义不容辞。2月20日,我如愿以偿地与队友一起踏上了援鄂之路,晚上六点多抵达武汉。
  不知不觉,在武汉奋战了20多天,从刚开始的恐慌到从容面对,每天5:40准时起床,穿上尿裤,一块压缩饼干、一瓶牛奶当早餐。06:30开往武钢二医院的公交车准时出发。行程1.5小时。刚上医院楼梯,消毒液刺鼻气味扑面而来。08:00,提前15分钟进病房,给病人做基础护理,开始我的护理工作。因为带着三层手套,拿什么都笨拙了。但这些我都一一克服了。听到同事说可以交班,走到办公室抬头一看,已是中午12:00。交完班脱下层层防护服已经是14:00。14:30开往酒店的公交车准时出发。一天工作才告一段落,坐在车里回想有没有把自己所有的事情做完。回到驻地,工作人员给我们全面酒精消杀。坐电梯到七楼门口再一次进行消杀,回到宿舍门口自己再进行一次酒精消杀。洗完澡,把自己穿过的衣服先消毒再清洗,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

康伍花

  2月26日,我们正式接管武钢二院的隔离病区,因驻地离医院路程较远,都要提前一个半小时出发。在病区里近距离为病人进行护理治疗以及生活护理、健康宣教等工作时,我也会担心自己会感染,感控老师要求的每一个细节我都牢记心间,离开病区时在感控老师的监督下小心翼翼的脱下每一层防护,下班回到驻地后无论多累多晚都要一步一步按要求完成个人的消杀工作。
  不同的班次,虽时间不同,职责不同,但南丁格尔的精神却一直伴我成长。隔离治疗的病人无家属陪床,所有病人的生活起居都由我们护士负责,工作中我也担任了不同的角色,上责任班为病人进行治疗时,我是护士;给病人送饭、喂饭、打水、换尿不湿等生活护理时,我是护理员;听病人诉说心事时,我或是子女,亦或是朋友;为病人清理垃圾、擦桌子、消毒拖地时,我是保洁员,无论我做什么,我都会尽全力做好。
  记得上班时遇到一位病情较重的老奶奶说:“你们都是好孩子,舍小家为大家,我们武汉发生这么大的事,你们不顾一切就来了,奶奶心疼你们,谢谢你们了!”我说:“奶奶,谢谢您的理解与配合,能够尽我们的一点力量帮助你们,我们也很高兴,祝愿您早日康复!”奶奶很热情,还一个劲的要加微信,说等她好了要把武汉的土特产寄到云南给我们。

 

关建时刻挺身而出

 李本庆

  在这病毒肆虐之时,我挺身而出,立下“军令状”、按下“红手印”,成为一名普通的“逆行者”支援前线。
  2月20日,云南第七批援鄂医疗队到达武汉,经过严格感控培训、熟悉医院工作流程等岗前培训,来到武汉第7天,我第一次进入武钢二医院病房,紧张的一夜都没睡好,有激动、有担心、有害怕……各种情绪错综复杂,但只有一个信念,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患者。面对患者的理解和整个团队的协作,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每天都会收获不同的小惊喜和感动。
  至3月14日我们接管的武钢二医院病房关闭,我们实现了救治患者“零死亡”、医疗队员“零感染”、安全“零事故”、治愈出院患者“零返回”、队员心理健康测评结果“优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和武汉人民一起并肩作战,抗击疫情,战胜病毒。
  我已回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将再一次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努力的学习,更加用心的工作,时刻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深知救死扶伤的责任和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患者保驾护航,成为健康的守护者。

 

来日并不方长

陈守琪

  我们于2月26日正式接管武钢二医院感染二区57张病床,迅速规范地投入到对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中。无论是医疗、护理、感控都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流程、工作职责,规范地投入到对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中。
  每次上班,我们都看到戴着口罩的患者眼神中流露出的渴望,但他们会出于安全考虑刻意和我们保持距离。同时又抢着咨询问题,希望和我们多交流。很多患者的家属因为新冠肺炎离世,家庭支离破碎,身体、心理承受了双重的巨大打击和痛苦,还有很多患者的家属已经痊愈,热切盼望与家人早日团聚。如果没能帮到他们,我们怎么可能不遗憾。在工作中,我发现我们只要每次多停留些时间、多说几句话,都能在精神上给他们带来莫大的安慰和鼓励。我们每次查房,都尽量在患者床前多停留,与他们多交流,详细询问病人,根据每个患者的反馈细心的调整、执行治疗方案,同时和他们唠几句家常。患者们不停地感谢,既让我们心痛和不忍,又让我们充满了勇敢战斗的力量!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论是医护人员、党员干部、还是患者,都在为打赢这场战争而努力着。

 

抗“疫”之路    淬炼成长

陈小媛

  记得到武汉第一天上的是夜班,心里特别紧张,担心会暴露,对着镜子小心翼翼的穿好防护服,上半夜被防护服闷得汗流浃背,下半夜又冷得发抖。出病区时,经过30多分钟才脱御完毕。上班虽然又苦又累,但只要看到患者核酸检测转阴,看着他们出院时欣喜的眼神,听着他们感谢的话语,顿时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感觉无比充实。
  当看到习近平主席赴武汉考察,内心很激动,“你们都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我看不到你们的真实面貌。但是你们在我心目中都是最可爱的人。”瞬间我忍不住热泪盈眶,我想说:“习大大,您不畏危险,深入医院、社区,看望慰问各行业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您又何尝不是最可爱的人呢?”虽然身在武汉,但无数的牵挂让我倍感温馨,“在困难面前,始终牢记凤庆47万人民是你们的坚强后盾!”这是家乡人民的牵挂;“最美逆行,祝早日凯旋归来!”这是医院的牵挂;“注意保重身体,等你健康回家!”这是家人的牵挂。我深知此行的危险,但身后有伟大的祖国,我没有什么害怕的, 2月26日,我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立志做习大大心目中那个“最可爱的人”。

返回
2025年07月13日  第862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阳光总在风雨后

——临沧市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风采(一)

刊发时间:2020-04-15 A3版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4月3日上午,我市40名援助湖北医疗队员平安回到了临沧。在过去的44天时间里, 40名援助湖北医疗队员为战胜疫情全力以赴、接续奋战、忘我工作。
  在武汉的日子里,他们克服了多少困难?经受了何种考验?走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从一篇篇体会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战“疫”现场的紧张、严酷,也能够感知人情人心的温暖、坚强。
  这些点滴记叙,真实刻录下战“疫”的过程,也描摹出临沧医护工作者不畏牺牲、敢打必胜的英雄群像和精神风貌。本报将把部分医疗队员44天里的切身体会和感悟分享给读者。

 

用心做好医疗队长

匡崇书

  作为共产党员、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了15年的我,被任命为临沧市援鄂医疗队的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带着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和全市百姓和家属的嘱托、期盼、祝福,我带着由40人组成的队伍赶赴武汉。
  我们3天内完成组织构架,2月22日成立临时党支部。到达武汉后,医疗队立即成立物资后勤保障组、感控组、医务组、护理组、宣传报道组等,2月26日正式接管武钢二医院感染二区57张病床,规范地投入到对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中。无论是医疗、护理、感控我们都制定出相应的制度、流程、工作职责,规范地投入到对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中。我们每个队员都认真做好医疗救治,实施优质护理,实现治病救人的工作目标。实现了救治患者“零死亡”、医疗队员“零感染”、安全“零事故”、治愈出院患者“零返回”、队员心理健康测评结果“优秀”。
  这段历程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这段经历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历练。我将再一次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更加努力学习,更加用心工作,为患者保驾护航,成为健康的守护者。

 

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戴华

  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成立,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服从安排,听从指挥!
  习惯了这里的饮食、生活,我们正式接管病区。护目镜下,视线很模糊,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行走也比较困难。面对陌生的环境,心里有些不安,测量生命体征、定餐、打水、处理垃圾、病区消毒、换尿不湿、写护理记录等。护目镜上的水珠落下,在镜边晃来晃去,N95口罩下呼吸比较困难,沉重的喷雾器压得我险些摔倒。戴着双层手套采血是件难事,要和患者交流,又要保持专注,每次都害怕不能一次成功。脱下防护服,内层衣服已湿透,额头、脸上落下深深的压痕。每天都重复着这些细小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充实,疫情可以隔离距离,但是隔离不了爱,患者一句句温暖的问候与关怀,也给我们打满气,成为我们最大的动力。
  因感控人员缺乏,我被调整到感控小组,这是一项重任。在比较密闭的缓冲间,处理垃圾、消毒、监督队员脱卸防护用品,在消毒液的刺激下,鼻腔、咽喉发痛,呼吸更是困难。每次要值班前,心里都比较紧张,但我仍然坚持着,因为我深知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只有做好感染控制控制工作,才能防止传播,保证队员的安全,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样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陈杰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青年人,我深知责任与使命,于是,主动请缨到疫情最严重的第一线参加援助工作。
  2月26日,我们正式接管武钢二医院感染二区57张病床,进入病区后,看到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听到一句句由衷的感谢以后,再也没有了害怕和顾虑,因为我找到了方向、知道我应该做些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位患者和我说的:“直到看到你们来了,我们感觉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重生。”她的一番话,我特别震撼,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当时的心情,是兴奋、是喜悦、但更多是的却是鞭策,五味杂陈。每当困惑的时候我总是会拷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哪?我应该做些什么?就是这样的拷问一直支撑着我。
  离别之际,江岸区疫情指挥部授予我们的锦旗:“千里驰援爱满人间,滇鄂同心共克时艰”;更加让我想起在援助湖北抗击疫情的日子,这些日子我们付出了很多,同时也得到了更多;我看到了正真之中国;还有奋战在第一线的军、警、医、护、志愿者以及众志成城的每一个身影,此次援助湖北医疗护理任务是光荣的,但也是平凡的,我们只是全国抗击疫情一线所有工作者的缩影,它们同样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站好最后一班岗

李玲

  3月14日上午,当我在驻地准备下午上班需要的防护物品时,接市防控指挥部通知,在院患者全部将转至光谷妇幼医院继续治疗,预计15:30分开始转病人。我即刻与昆医附二院的护士长周湘明联系,询问需不需要我提前接班。
  15:20,我准时到达医院指挥部开始投入到转诊病人的工作中,负责通知病区做好病人的相关解释及转诊准备工作,交待转诊的注意事项,不能行走者要准备轮椅、吸氧患者做好氧气袋的准备工作,交待病区护士要提醒并协助患者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不要遗漏。同时还负责与病区护士核实每次转出病人的相关信息。病情较重的6名患者由120救护车转送,剩余的病情较平稳及较轻者则由市指挥部派车进行接送转院。
  15:40分,我负责转送的两辆救护车到达院区一楼,转院患者工作正式开始,我通知病区开始送第一、二个患者下楼,并依次进行了其余病人的转院工作。有1名治愈者待次日出院,由医疗组焦健老师负责与武钢二院沟通协调后将该治愈者转至武钢二院的四楼三病区,次日出院。
  病人转院结束后,我负责与病区联系让当班护士做好病区最后整理及清洁消杀工作。指挥部的医疗物资整理后交由武钢二院王征接管,做好最后一班的工作量统计及上报工作,书写好当班的交班报告,整理好指挥部的护士站、物资库环境卫生,是云南医疗队最后一班也是最后一批离开武钢二院的工作人员。

 

1.jpg

疲劳的队员下班了

2.jpg

队友们相互加油鼓励

3.jpg

精心呵护患者

 

援鄂之行    受益终身

李新伟

  此次援鄂之行的第三天,我毅然写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坚决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
  “我准备好了吗?”“现实当中的武汉是什么样的呢?”“我该怎么办?”在昆明飞往武汉的飞机上,一个个问题在我的脑海中出现。第二天,我们开始感控知识及穿脱防护服培训。
  上班期间听到12床的老奶奶给自己的儿子打电话说:“现在国家这么好,我要认真配合医生护士治疗,早点出院想见到你们。”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为来到这样的英雄城市而自豪。到这里近一个月,我亲身经历的一幕幕,现在都还是历历在目,它将成为我人生的印记,敦促我成长。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我将严以律己,加强三基三严学习,牢记工作职责,认真做好医疗文书工作,做到态度端正、头脑清晰;认真书写护理记录及抢救记录。用心帮助病人解决每一件事情,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不抛弃、不放弃、不嫌弃,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成为一名优秀的“白衣天使”。

 

90后的担当

李水鑫

  如果组织需要我这个90后的呼吸科护士,我将义不容辞。2月20日,我如愿以偿地与队友一起踏上了援鄂之路,晚上六点多抵达武汉。
  不知不觉,在武汉奋战了20多天,从刚开始的恐慌到从容面对,每天5:40准时起床,穿上尿裤,一块压缩饼干、一瓶牛奶当早餐。06:30开往武钢二医院的公交车准时出发。行程1.5小时。刚上医院楼梯,消毒液刺鼻气味扑面而来。08:00,提前15分钟进病房,给病人做基础护理,开始我的护理工作。因为带着三层手套,拿什么都笨拙了。但这些我都一一克服了。听到同事说可以交班,走到办公室抬头一看,已是中午12:00。交完班脱下层层防护服已经是14:00。14:30开往酒店的公交车准时出发。一天工作才告一段落,坐在车里回想有没有把自己所有的事情做完。回到驻地,工作人员给我们全面酒精消杀。坐电梯到七楼门口再一次进行消杀,回到宿舍门口自己再进行一次酒精消杀。洗完澡,把自己穿过的衣服先消毒再清洗,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

康伍花

  2月26日,我们正式接管武钢二院的隔离病区,因驻地离医院路程较远,都要提前一个半小时出发。在病区里近距离为病人进行护理治疗以及生活护理、健康宣教等工作时,我也会担心自己会感染,感控老师要求的每一个细节我都牢记心间,离开病区时在感控老师的监督下小心翼翼的脱下每一层防护,下班回到驻地后无论多累多晚都要一步一步按要求完成个人的消杀工作。
  不同的班次,虽时间不同,职责不同,但南丁格尔的精神却一直伴我成长。隔离治疗的病人无家属陪床,所有病人的生活起居都由我们护士负责,工作中我也担任了不同的角色,上责任班为病人进行治疗时,我是护士;给病人送饭、喂饭、打水、换尿不湿等生活护理时,我是护理员;听病人诉说心事时,我或是子女,亦或是朋友;为病人清理垃圾、擦桌子、消毒拖地时,我是保洁员,无论我做什么,我都会尽全力做好。
  记得上班时遇到一位病情较重的老奶奶说:“你们都是好孩子,舍小家为大家,我们武汉发生这么大的事,你们不顾一切就来了,奶奶心疼你们,谢谢你们了!”我说:“奶奶,谢谢您的理解与配合,能够尽我们的一点力量帮助你们,我们也很高兴,祝愿您早日康复!”奶奶很热情,还一个劲的要加微信,说等她好了要把武汉的土特产寄到云南给我们。

 

关建时刻挺身而出

 李本庆

  在这病毒肆虐之时,我挺身而出,立下“军令状”、按下“红手印”,成为一名普通的“逆行者”支援前线。
  2月20日,云南第七批援鄂医疗队到达武汉,经过严格感控培训、熟悉医院工作流程等岗前培训,来到武汉第7天,我第一次进入武钢二医院病房,紧张的一夜都没睡好,有激动、有担心、有害怕……各种情绪错综复杂,但只有一个信念,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患者。面对患者的理解和整个团队的协作,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每天都会收获不同的小惊喜和感动。
  至3月14日我们接管的武钢二医院病房关闭,我们实现了救治患者“零死亡”、医疗队员“零感染”、安全“零事故”、治愈出院患者“零返回”、队员心理健康测评结果“优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和武汉人民一起并肩作战,抗击疫情,战胜病毒。
  我已回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将再一次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努力的学习,更加用心的工作,时刻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深知救死扶伤的责任和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患者保驾护航,成为健康的守护者。

 

来日并不方长

陈守琪

  我们于2月26日正式接管武钢二医院感染二区57张病床,迅速规范地投入到对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中。无论是医疗、护理、感控都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流程、工作职责,规范地投入到对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中。
  每次上班,我们都看到戴着口罩的患者眼神中流露出的渴望,但他们会出于安全考虑刻意和我们保持距离。同时又抢着咨询问题,希望和我们多交流。很多患者的家属因为新冠肺炎离世,家庭支离破碎,身体、心理承受了双重的巨大打击和痛苦,还有很多患者的家属已经痊愈,热切盼望与家人早日团聚。如果没能帮到他们,我们怎么可能不遗憾。在工作中,我发现我们只要每次多停留些时间、多说几句话,都能在精神上给他们带来莫大的安慰和鼓励。我们每次查房,都尽量在患者床前多停留,与他们多交流,详细询问病人,根据每个患者的反馈细心的调整、执行治疗方案,同时和他们唠几句家常。患者们不停地感谢,既让我们心痛和不忍,又让我们充满了勇敢战斗的力量!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论是医护人员、党员干部、还是患者,都在为打赢这场战争而努力着。

 

抗“疫”之路    淬炼成长

陈小媛

  记得到武汉第一天上的是夜班,心里特别紧张,担心会暴露,对着镜子小心翼翼的穿好防护服,上半夜被防护服闷得汗流浃背,下半夜又冷得发抖。出病区时,经过30多分钟才脱御完毕。上班虽然又苦又累,但只要看到患者核酸检测转阴,看着他们出院时欣喜的眼神,听着他们感谢的话语,顿时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感觉无比充实。
  当看到习近平主席赴武汉考察,内心很激动,“你们都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我看不到你们的真实面貌。但是你们在我心目中都是最可爱的人。”瞬间我忍不住热泪盈眶,我想说:“习大大,您不畏危险,深入医院、社区,看望慰问各行业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您又何尝不是最可爱的人呢?”虽然身在武汉,但无数的牵挂让我倍感温馨,“在困难面前,始终牢记凤庆47万人民是你们的坚强后盾!”这是家乡人民的牵挂;“最美逆行,祝早日凯旋归来!”这是医院的牵挂;“注意保重身体,等你健康回家!”这是家人的牵挂。我深知此行的危险,但身后有伟大的祖国,我没有什么害怕的, 2月26日,我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立志做习大大心目中那个“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