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长军民情 爱心帮扶暖人心
——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助力边疆群众脱贫致富侧记
义务巡诊
帮助村民进行村容整治
“杨大爹,您要的小猪仔今天给您送过来了!”五一期间,兼任团结村党支部支委委员的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工化连指导员罗浩和该旅扶贫工作组一起来到帮扶的团结村,根据前期9户挂钩贫困户生产实际需求,为他们送去了价值36000元的猪仔和猪饲料。挂钩贫困户杨贵才握着罗浩的手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人民解放军,我们的生活越过越有盼头啦。”
2017年以来,该旅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为了准确把握所帮扶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帮扶工作,他们注重把夯实基层党组织作为内生脱贫攻坚强大合力的重要途径,把组织共建延伸到基层一线,把思想共育开展到乡(镇)村寨,按照“一连一村”标准选派20余名连队干部兼任挂钩贫困村党支部支委委员。
“编外支委”与挂钩贫困村开展联学创新理论、联创先进组织、联建文明建设“三联”活动,帮助共建村寨健全党组织、完善办公设施、建强党员队伍、落实党建制度,建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车头”。
他们把强边固防与兴边富民结合起来,以搭建“军民团结示范点”为牵引,“编外支委”与挂钩贫困村党支部共同成立“帮扶工作小组、教学工作小组、宣传工作小组、村容村貌工作小组、社会治安工作小组、边境生产保护小组、疾病防疫小组”七个小组,深入边境村寨,常态开展支部联建、政策宣讲、义务支教、走访慰问、义务巡诊、设施共建等结对帮扶活动。
给挂钩帮扶村那小组进行了路灯援建;对那局老寨组党员活动室、入组主干道等进行完善;每月到边境贫困村寨进行义务巡诊、普及卫生常识、免费发放药品、开展防疫消毒等工作……使少数民族同胞感受到党和子弟兵的关心,更加增强了少数民族同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决心,密切增进军民鱼水情谊。
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编外支委”通过走访入户,掌握第一手资料,对贫困户家中基本情况、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及脱贫愿望进行摸底。对贫困户缺什么就帮什么、什么弱就强什么,他们着眼群众所需所盼,立足实际整合优势资源,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实现了扶贫效益最大化,一项项帮扶项目落地生根、活力盎然。
“编外支委”始终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并行,积极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着力解决制约脱贫的根本难题,提升发展内力。指导贫困村寨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发展养殖业、打造特色产业等项目,让稳定增收可持续发展,实现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
团结村是多民族聚集村,耕地面积较少,产业结构单一。他们与多次进村入户摸排农户基本情况,结合农户实际,结对帮扶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帮助9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保障9户农户有稳定的脱贫产业,手把手传授科学养殖技术,面对面了解生活困难,心连心谋划发展。
同时,在一线营连组织科技小分队入帮扶村寨宣传科学知识,“编外支委”邀请帮扶群众到部队参观“两业”生产,手把手帮教种养殖技术,赠送优质高产种苗,举办科技讲座100余场次。
近年来,“编外支委”还积极与驻地20余所中小学校结为共建对子,组织捐款捐物、看望慰问师生、支援校区建设,先后向辖区学校捐赠教学设备10余台、文体器材5500余件(套)、图书10000余册,累计捐款20余万元,部队领导还带头参加大学生资助活动,“1+1”结对捐助贫困学生,帮助李应姝、石山梅等贫困生圆梦大学。
在帮扶的团结村,笔者看到曾经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如今家家脱贫致富、处处欢声笑语,“编外支委”帮扶团结村产业促脱贫、教育促脱贫、改善基础设施等项目,让团结村旧貌换新颜,受到群众交口称赞。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59户1025人已全部脱贫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