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扶贫茶:牵手社会力量助推精准脱贫

刊发时间:2020-06-05 A2版  作者:

  本报讯   多年来,茶叶是我市山区、半山区贫困群众衣食住行甚至教育、医疗的重要经济来源。着力破解贫困群众卖茶难问题,是全市上下务必做好的脱贫大文章。经反复研究,我市确定以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国际消除贫困日)为标识,以茶叶企业为载体,以奉献爱心促进扶贫消费为主题,帮助贫困户将茶叶制作成饼(生茶),按照“公益生产、微利经营”的原则,于2017年推出“10·17牵手号”扶贫临沧茶。此茶一经推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关注,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认可,成为全市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金字招牌”。2018年10月17日,省委、省政府在昆明举办了“以茶为媒·精准扶贫——10·17牵手号”扶贫茶助推云南脱贫攻坚公益活动启动仪式;2018年11月16日,在北京举办了云南临沧“10·17牵手号”扶贫茶公益宣传推介活动,该扶贫茶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10·17牵手号”扶贫临沧茶,按照统一名称、统一规格、统一编号、统一品牌、统一证书、统一价格、统一提取使用扶贫慈善资金、统一使用二维码扫描链接的“八个统一”要求,制作成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凡购买100饼以上的个人、购买500饼以上的单位,颁发捐赠证书和捐赠纪念牌。按照“公益、优质、价格与价值统一”原则,生产5款产品,销售价格每饼分别为66元、166元、266元、366元、466元;每饼对应提取10元、20元、30元、40元、50元扶贫慈善资金交县区民政部门,按照《“10·17牵手号”扶贫临沧茶扶贫慈善资金收取管理使用办法》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于支持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攻坚工作。
  为确保“10·17牵手号”扶贫临沧茶品质安全,成为值得广大消费者信赖的“爱心茶”“放心茶”,主管部门从源头抓起,做到生产全程可控。建立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茶叶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和追溯体系,建立加工厂和核心区茶园视频系统,实现茶园、生产、加工、仓储全程可视。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茶叶协会+党支部+农户+贫困户”“茶叶大户带贫困户”等方式,按照生产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的要求,由合作社组织农户对茶园进行科学施肥、适时生物防治、修剪整形、适时采摘等,确保茶叶原料生产安全。全市优选生产条件好、综合实力强、品牌知名度高、市场推广营销能力强、市场覆盖面广的重点茶叶企业定点生产。
  据了解,“10·17牵手号”扶贫临沧茶推出以来,全市共有27户定点企业组织生产,累计收购贫困户茶叶原料2108吨,生产普洱生茶116万饼,实现销售收入1.74亿元,收取扶贫慈善资金近1000万元,贫困群众人均增收1745元。
  市农业农村局供稿

返回
2025年05月22日  第8674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10·17”扶贫茶:牵手社会力量助推精准脱贫

刊发时间:2020-06-05 A2版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多年来,茶叶是我市山区、半山区贫困群众衣食住行甚至教育、医疗的重要经济来源。着力破解贫困群众卖茶难问题,是全市上下务必做好的脱贫大文章。经反复研究,我市确定以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国际消除贫困日)为标识,以茶叶企业为载体,以奉献爱心促进扶贫消费为主题,帮助贫困户将茶叶制作成饼(生茶),按照“公益生产、微利经营”的原则,于2017年推出“10·17牵手号”扶贫临沧茶。此茶一经推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关注,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认可,成为全市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金字招牌”。2018年10月17日,省委、省政府在昆明举办了“以茶为媒·精准扶贫——10·17牵手号”扶贫茶助推云南脱贫攻坚公益活动启动仪式;2018年11月16日,在北京举办了云南临沧“10·17牵手号”扶贫茶公益宣传推介活动,该扶贫茶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10·17牵手号”扶贫临沧茶,按照统一名称、统一规格、统一编号、统一品牌、统一证书、统一价格、统一提取使用扶贫慈善资金、统一使用二维码扫描链接的“八个统一”要求,制作成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凡购买100饼以上的个人、购买500饼以上的单位,颁发捐赠证书和捐赠纪念牌。按照“公益、优质、价格与价值统一”原则,生产5款产品,销售价格每饼分别为66元、166元、266元、366元、466元;每饼对应提取10元、20元、30元、40元、50元扶贫慈善资金交县区民政部门,按照《“10·17牵手号”扶贫临沧茶扶贫慈善资金收取管理使用办法》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于支持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攻坚工作。
  为确保“10·17牵手号”扶贫临沧茶品质安全,成为值得广大消费者信赖的“爱心茶”“放心茶”,主管部门从源头抓起,做到生产全程可控。建立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茶叶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和追溯体系,建立加工厂和核心区茶园视频系统,实现茶园、生产、加工、仓储全程可视。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茶叶协会+党支部+农户+贫困户”“茶叶大户带贫困户”等方式,按照生产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的要求,由合作社组织农户对茶园进行科学施肥、适时生物防治、修剪整形、适时采摘等,确保茶叶原料生产安全。全市优选生产条件好、综合实力强、品牌知名度高、市场推广营销能力强、市场覆盖面广的重点茶叶企业定点生产。
  据了解,“10·17牵手号”扶贫临沧茶推出以来,全市共有27户定点企业组织生产,累计收购贫困户茶叶原料2108吨,生产普洱生茶116万饼,实现销售收入1.74亿元,收取扶贫慈善资金近1000万元,贫困群众人均增收1745元。
  市农业农村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