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刊发时间:2020-06-19 A2版  作者:

  本报讯 我市与云南开放大学持续合作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有效解决边疆民族地区村干部学历层次偏低、知识获取途径不畅、脱贫攻坚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其经验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目前,全市累计注册入学3085人,164名学员成为全省首批毕业学员,共有360名学员完成学业获得大专学历,21名学员被表彰为全省“双提升”行动计划优秀学员。
  项目化组织实施,以点带面抓推进。成立由组织部、财政局、教育局、人社局、农业局等部门组成的项目组,在全市全面推开“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将50岁以下,具有初中、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及以上学历的村(社区)干部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复退军人等纳入招生对象,实行免试注册入学。建立学费补贴激励机制,每名学员费用5000元,其中,县级财政补助1000元,学员个人承担500元(取得学历证书后由县财政返还),其余由云南开放大学以“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予以补助。
  严把关推荐入学,逐级审查选学员。按照“个人自愿、群众认可、组织推荐、学校审批”的原则,村(社区)党组织、乡镇党委、县区委组织部层层审核把关,按照每个村重点培养2至3名村干部后备人选、每个村民小组至少有1名组干部后备人选的标准,深入考察报名学员在参与脱贫攻坚、带头创业致富等方面的工作状态,挑选出综合素质好、思想觉悟高,肯为农村发展、脱贫攻坚贡献力量的优秀农村人才,推荐给云南开放大学,优先让想学、真学、能干的人实现“智力脱贫”。
  订单式设置课程,聚焦实用办专业。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开办农村经济管理、农村行政管理、法律事务(基层法制建设方向)等专业,推行“菜单式”点学,加大实用技能和实践环节的比重,确保学习内容符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需要,符合农村工作实际、实用管用。实行弹性学分制,由学员根据农村工作需要自主选题实践,学员在脱贫攻坚、矛盾纠纷调解、产业发展等工作中取得的实绩,可转化为学分。
  开放型教学管理,线上线下齐联动。着眼解决学员工学矛盾,采取网络教育、自主学习、面授辅导“三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平时主要通过网络方式远程送教到村,云南开放大学教师导学导考,每学期集中10至15天,由云南开放大学教师到各县区办学点集中面授并组织考试。充分整合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和已建成的936个党建书架,提高资源利用率。
  直通车培养人才,畅通渠道激活力。通过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村(社区)干部的学历层次、知识水平、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为农村基层人才选拔提供了条件、打牢了基础。全市参加行动计划的学员中,有20名学员考上了公务员,3人考录为事业单位人员,8人进入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同时,结合落实“领头雁”工程,全市在村两委干部配备中,注重选拔优秀学员。2016年以来,共有275名村副职学员成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518名后备干部学员进入村两委班子,打造了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市委组织部供稿)

返回
2025年05月24日  第868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刊发时间:2020-06-19 A2版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我市与云南开放大学持续合作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有效解决边疆民族地区村干部学历层次偏低、知识获取途径不畅、脱贫攻坚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其经验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目前,全市累计注册入学3085人,164名学员成为全省首批毕业学员,共有360名学员完成学业获得大专学历,21名学员被表彰为全省“双提升”行动计划优秀学员。
  项目化组织实施,以点带面抓推进。成立由组织部、财政局、教育局、人社局、农业局等部门组成的项目组,在全市全面推开“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将50岁以下,具有初中、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及以上学历的村(社区)干部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复退军人等纳入招生对象,实行免试注册入学。建立学费补贴激励机制,每名学员费用5000元,其中,县级财政补助1000元,学员个人承担500元(取得学历证书后由县财政返还),其余由云南开放大学以“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予以补助。
  严把关推荐入学,逐级审查选学员。按照“个人自愿、群众认可、组织推荐、学校审批”的原则,村(社区)党组织、乡镇党委、县区委组织部层层审核把关,按照每个村重点培养2至3名村干部后备人选、每个村民小组至少有1名组干部后备人选的标准,深入考察报名学员在参与脱贫攻坚、带头创业致富等方面的工作状态,挑选出综合素质好、思想觉悟高,肯为农村发展、脱贫攻坚贡献力量的优秀农村人才,推荐给云南开放大学,优先让想学、真学、能干的人实现“智力脱贫”。
  订单式设置课程,聚焦实用办专业。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开办农村经济管理、农村行政管理、法律事务(基层法制建设方向)等专业,推行“菜单式”点学,加大实用技能和实践环节的比重,确保学习内容符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需要,符合农村工作实际、实用管用。实行弹性学分制,由学员根据农村工作需要自主选题实践,学员在脱贫攻坚、矛盾纠纷调解、产业发展等工作中取得的实绩,可转化为学分。
  开放型教学管理,线上线下齐联动。着眼解决学员工学矛盾,采取网络教育、自主学习、面授辅导“三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平时主要通过网络方式远程送教到村,云南开放大学教师导学导考,每学期集中10至15天,由云南开放大学教师到各县区办学点集中面授并组织考试。充分整合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和已建成的936个党建书架,提高资源利用率。
  直通车培养人才,畅通渠道激活力。通过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村(社区)干部的学历层次、知识水平、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为农村基层人才选拔提供了条件、打牢了基础。全市参加行动计划的学员中,有20名学员考上了公务员,3人考录为事业单位人员,8人进入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同时,结合落实“领头雁”工程,全市在村两委干部配备中,注重选拔优秀学员。2016年以来,共有275名村副职学员成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518名后备干部学员进入村两委班子,打造了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市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