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镇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刊发时间:2020-07-07 A2版  作者:王应良 张建萍)

示范带动   高效建设
大寨镇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本报讯   (特约记者   王应良  通讯员   张建萍)   云县大寨镇全面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以新合村赵家自然村为示范,带动全镇7个示范点建设,取得了成效。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围绕区域特色优势,按照“1235”的产业发展思路,即“一廊两区三带五基地”,因地制宜、分区布局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新合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将“碎片化”土地进行“集约化”管理,引进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打造现代农业示范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全镇勐麻河沿线5个村建设“果蔬经济基地”并向周边乡镇延伸,打造“勐麻河沿线万亩果蔬经济长廊”,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并取得了“一改促三变实现五提高”的示范经验。
  落实“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完成104个自然村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大寨镇乡村振兴“四个清单”,做到“人清、物清、项目清、问题清”。通过村民议、党员评、村两委初定、政府审核,确定涵盖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产业、基础设施等项目清单13个。全镇有种植大户59户、养殖大户80户、自然村振兴理事会74个、产业协会23个、农业龙头企业13个。重视人才培养,从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中选聘13名乡村振兴人才担任副支书或村主任助理,选聘2名社会救助经办员、13名社会救助协理员,不断健全和完善乡村人才体系。
  先后举办“不忘初心跟党走,乡村振兴谱新篇”“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为主题的文艺汇演、书法、乒乓球赛等文体活动。进一步管好用活农家书屋,让农家书屋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粮仓”。完成13个村史室和农民讲习所建设,其中按照“十有”标准,完成大寨村、棠梨坝村、新民村、箐门口村、慢赖村村史室完善提升建设。
  积极推广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持续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提升村容村貌,努力建设生态宜居文明的新乡村。建立了176个村民小组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完成13个村村规民约制定工作。成立了大寨镇环卫站,配备环保人员62名,每两天对垃圾进行清运。13个行政村均已启用公益性岗位人员分段包干保洁。完成美丽公路建设26公里,道路增花补绿种植行道树樱花5500余株,完成核桃提质增效1500亩、夏季造林5000亩,完成草原监测12183亩。
  以“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为契机,优化规范党组织,推进“双整百千”四级联创,在支部有效落实“四议两公开”、民主评议等议事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要求,全面完成24个党支部达标创建年度任务,其中团结村党总支被市委组织评选为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深入开展“双亮双唱双表率双提升”活动。通过佩戴工作证和佩戴党徽亮身份、唱响《国歌》和《我宣誓》入党誓词歌的方式,增强全镇干部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实现基层党组织提振精神和提升执行力,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返回
2025年07月06日  第8706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大寨镇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刊发时间:2020-07-07 A2版  作者:王应良 张建萍) 【字体:大 中 小】

示范带动   高效建设
大寨镇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本报讯   (特约记者   王应良  通讯员   张建萍)   云县大寨镇全面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以新合村赵家自然村为示范,带动全镇7个示范点建设,取得了成效。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围绕区域特色优势,按照“1235”的产业发展思路,即“一廊两区三带五基地”,因地制宜、分区布局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新合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将“碎片化”土地进行“集约化”管理,引进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打造现代农业示范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全镇勐麻河沿线5个村建设“果蔬经济基地”并向周边乡镇延伸,打造“勐麻河沿线万亩果蔬经济长廊”,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并取得了“一改促三变实现五提高”的示范经验。
  落实“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完成104个自然村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大寨镇乡村振兴“四个清单”,做到“人清、物清、项目清、问题清”。通过村民议、党员评、村两委初定、政府审核,确定涵盖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产业、基础设施等项目清单13个。全镇有种植大户59户、养殖大户80户、自然村振兴理事会74个、产业协会23个、农业龙头企业13个。重视人才培养,从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中选聘13名乡村振兴人才担任副支书或村主任助理,选聘2名社会救助经办员、13名社会救助协理员,不断健全和完善乡村人才体系。
  先后举办“不忘初心跟党走,乡村振兴谱新篇”“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为主题的文艺汇演、书法、乒乓球赛等文体活动。进一步管好用活农家书屋,让农家书屋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粮仓”。完成13个村史室和农民讲习所建设,其中按照“十有”标准,完成大寨村、棠梨坝村、新民村、箐门口村、慢赖村村史室完善提升建设。
  积极推广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持续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提升村容村貌,努力建设生态宜居文明的新乡村。建立了176个村民小组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完成13个村村规民约制定工作。成立了大寨镇环卫站,配备环保人员62名,每两天对垃圾进行清运。13个行政村均已启用公益性岗位人员分段包干保洁。完成美丽公路建设26公里,道路增花补绿种植行道树樱花5500余株,完成核桃提质增效1500亩、夏季造林5000亩,完成草原监测12183亩。
  以“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为契机,优化规范党组织,推进“双整百千”四级联创,在支部有效落实“四议两公开”、民主评议等议事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要求,全面完成24个党支部达标创建年度任务,其中团结村党总支被市委组织评选为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深入开展“双亮双唱双表率双提升”活动。通过佩戴工作证和佩戴党徽亮身份、唱响《国歌》和《我宣誓》入党誓词歌的方式,增强全镇干部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实现基层党组织提振精神和提升执行力,有效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