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想之光指引高质量跨越发展之路
牢记嘱托 砥砺前行
以思想之光指引高质量跨越发展之路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耿马自治县委书记 蒋世良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怀着对云南各族干部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巨大关怀深入云南考察调研,对云南提出了“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的要求,为云南在新时代全国战略布局下确定了新坐标、新定位。时隔五年,2020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云南考察,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送来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牵挂、对边疆人民的牵挂,为我们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了强大动力,更加坚定了我们走好走实高质量跨越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作为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五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紧扣“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要求,深入落实省、市重要战略部署,破难题,谋发展,求跨越,凝心聚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进位升级,耿马和临沧边合区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五年的实践,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是解决发展问题的“灵丹妙药”,认真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的工作就有引领、有方向、有成效。总书记这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同五年前提出的要求,同近年来对云南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脉相承、紧密联系、相互贯通。我们要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根本遵循,紧扣“四个突出特点”,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坚定不移闯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跨越式发展路子来。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就要立足耿马和临沧边合区实际,以战略思维明晰定位、谋篇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做好一个地方的工作,首先要认识本地区的特点。”对于耿马和临沧边合区来说,要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关键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县情、区情认识,把自身放在全市、全省、全国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切实担负起在全国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中的使命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了云南的四个突出特点,对照来看,耿马的区域特点与全省高度契合,但又有自身的特殊性。从发展水平来看,2015年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光辉思想指引下,我们结合边疆、沿边等县情,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五网”建设、对缅开放等战略,全县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但全县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的总体县情没有根本转变,加快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从民族工作来看,耿马作为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多、分布广。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践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加快少数民族脱贫攻坚步伐,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环境等因素,我县少数民族多居住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山区,巩固民族地区脱贫成果,确保少数民族同胞在小康路上不掉队,仍然是我们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从生态发展来看,耿马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生态环境良好,推动跨越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明显,在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上,我们大有可为。从区位上来看,耿马地处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窗口,孟定清水河口岸是全省“五出境”通道之一,随着国家“一带一路”、辐射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耿马在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逐渐凸显,耿马沿边对外开放前景广阔。对于临沧边合区来说,作为临沧对缅开放的重要载体、平台和抓手,近年来,坚持用“辐射中心”思想统领对缅开放各项工作,以“四个先行”推动对缅开放“五通”建设,整体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基础设施稳步推进,产业发展初具雏形,对缅合作逐步深化,有力助推了全市沿边开发开放工作协调开展。但临沧边合区经济总量偏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开放型经济发育程度较低、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仍然存在,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门户上仍然任重道远。总的来说,耿马和临沧边合区在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个定位”上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是差距依然存在,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压力依然不小,这就需要我们树牢“一盘棋”思想,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和“临沧作风”,对各方面工作进行再审视、再谋划、再部署,加快补齐发展中的短板弱项和工作上的差距,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高质量跨越发展方向持续向前推进。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就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为引擎推动耿马高质量跨越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抓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就耿马而言,推进高质量跨越发展,关键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进程。要坚持工业主导地位,把耿马绿色食品工业园区作为我县工业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坚持“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坚定不移走“一县一业”“一园一主导”产业发展之路,围绕蔗糖产业链建设,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集中要素资源、优势力量推进蔗糖精深加工及配套产业发展,加快形成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蔗糖产业集群,力争把耿马绿色食品工业园区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蔗糖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为完善的蔗糖产业园区。同时,着力提升园区产业聚集能力、可持续创新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和企业竞争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东部沿海地区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龙头企业向耿马聚集,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业、进口加工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努力把耿马建设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地”。要把城镇化作为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按照“海绵化建设、标准化治理、人性化服务”的发展思路,以打造“生态美、发展美、风气美”为城镇化发展路径,以美丽县城建设为契机,按照文明城市的标准,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经营水平,努力建设现代化城市。要围绕“‘2+3+4’+‘76’+‘特色小镇’”的城镇空间布局,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逐步引导人口、产业、资金向中心城镇聚集,不断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同时,坚持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民族元素世界表达、地域特色国际表达,建设一批具有耿马特色的魅力小镇。要立足区位优势,尽快打通对缅开放、通往印度洋的主要经济贸易通道,抓住孟定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机遇,努力把孟定打造成“区域性国际新兴口岸城市”“中缅开放的桥头堡”“临沧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龙头”。要把推进示范区建设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始终,突出对缅开放、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三个重点”,抓好创新、改革“两个引擎”,集中精力,强化措施,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清单化、责任化、时限化推进270个重点项目,确保示范区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就要聚焦辐射中心建设,推动临沧边合区加快发展,打造对缅开放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云南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希望云南发挥沿边开放区位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临沧在“一带一路”和“辐射中心”建设中,处于“通道”和“前沿窗口”的重要位置。而临沧边合区作为全市沿边开放的平台和载体,要加强开发开放的前沿意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牢牢把握机遇,重点围绕增强“三力”,创新实干,主动作为,在新一轮开发开放中抢得先机。要围绕增强对外开放承载力,尽全力完善园区的功能配套和基础设施,启动共建中缅(清水河)边合区核心区建设,积极支持缅方园区通道、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在清水河口岸中缅双方各规划的1平方公里范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要加快推进“小组团”滚动开发,大力发展主导产业,优化口岸片区功能布局,为做大做强对外贸易提供基础。要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加快推进援建缅甸滚弄大桥和清登公路改扩建,力争早日实现互联互通。要围绕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力,加快口岸公用型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以及来料加工区建设。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提升边贸企业整体实力,鼓励市内边贸企业积极开展外向型产业投资与合作。要积极争取扩大特殊产品进境指定监管场地功能,扩大粮食、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水果、偶蹄动物、苗木等特殊商品的进口。要以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为突破口,推动口岸贸易转型升级。要围绕提升对外开放聚合力,加强对缅合作交流,坚持“企业先行”,推动实施“一次认证、一次检测、一地两检、双边互认”通关模式,支持建设境外农业经贸合作区,解决跨境农业合作返销农产品检验检疫准入。要推动缅籍人员入境服务管理中心和缅籍大学生创业园的业务延伸,吸引缅籍技术技能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中国高校毕业的在缅优秀留学生在边合区就业和创业。要想方设法打通资金融通渠道,推动金融机构跨境合作和设立货币结算中心,实现人民币跨境结算,加快沿边金融开放。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要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把抓“六稳”促“六保”作为今年工作主基调,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卫生等突出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把脱贫攻坚高质量圆满收官消除绝对贫困作为民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坚决落实“四不摘”要求,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继续抓好挂包帮扶、精准帮扶、问题整改、挂牌督战等措施落实,强化资金政策、强化组织力量、强化纪律作风,拿出尽锐出战的精神状态和出战必胜的饱满热情,以高质量脱贫成效迎接国家普查验收,确保脱贫攻坚实现完美收官。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扎实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沿边小康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坚决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收官战,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产业发展提升工程,持续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农村、幸福农村、和美乡村。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就要加强治理能力建设,不断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水平,有效维护耿马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云南要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抓实抓细我县《实施意见》的落实,确保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耿马得到坚决贯彻落实。要常态化开展好疫情防控,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准确研判形势变化,不折不扣执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完善应对境外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医务人员培训、物资储备等工作,毫不松劲抓好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牢牢守住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第一道防线,坚决维护边境和谐稳定和人民生命健康。要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积极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全面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使“三个离不开”思想和“五个认同”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同时,坚持宗教中国化本土化发展方向,全面依法管理宗教工作,全面推动宗教事务规范化管理和健康有序发展。要深入探索乡村治理工作,坚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以基层党建促乡村治理为引领,重点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文明新风倡导、矛盾纠纷调解、村民议事、社区管理、道德建设、留守帮扶等重点任务落实,着力破解乡村治理难题,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要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维护边境安全稳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耿马。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就要牢记初心使命,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三强调:“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我们要主动扛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坚决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久战。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永恒课题,巩固运用好主题教育各项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好干部标准,围绕“选、育、管、用”全链条系统谋划、综合施策,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规范化建设、组织力提升为重点,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要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发挥“火车头”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各级党组织打造奋进新时代的“动车组”模式,成为“自带动力、自带制动”的“动车组车厢”。要持续保持反腐倡廉高压态势,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持续净化政治生态。要以极高的政治站位,坚决全面彻底抓好巡视巡察、民主生活会、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督导、环保督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从严治党、基层党建等各类发现问题的整改,始终以空前力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