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政治建设工作的主体责任担起来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的重大命题。他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作为部门负责人,我们要切实负起政治建设的主体责任,时刻绷紧讲政治这根弦。
第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听总书记的话。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理由有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习总书记,遵从总书记,爱戴总书记,这是最大的政治,最严的要求。抓住这一条,我们就抓住了根本。市委强调:总书记叫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总书记指向哪里,我们就打向哪里。在这一点上,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得有半点乃至丝毫的犹豫。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会成功,我们的干部才会成长。我们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笔者曾有幸参与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团队的工作,一开始的时候,工作相当不顺。后来,我们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领会“努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三个定位的丰富内涵,把创建示范区当做启动临沧跨越发展的钥匙,当做落实总书记“三个定位”的“桥”和“船”,使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更加准确。后来的申报工作一下子顺了起来。在这一点上,我的感受非常强烈。推进这些中心工作是这样,其他方面也是这样。事实表明,我们在工作上存在的很多问题,说到底,还是学习总书记的光辉思想不够造成的,学习没有真正做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往深里走,没有深刻把握其深刻的精神和内涵。只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光辉思想,我们的工作就会很顺、事业就会很顺。
第二,领导干部要做加强政治建设的表率。领导干部的身份首先是政治身份,政治能力是领导干部第一位的能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我们领导干部是无声的标杆。在政治上我们过得硬,干部职工就会跟着来。政治不行、自律不严、不讲规矩,不但自己会出问题,也会带坏很多同志。这一点,我们身边有很多的教训。领导干部作表率,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言行举止。一举一动,干部职工眼中看得清清楚楚。你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干部职工就会受到感染,就会感到力量,就会由衷地佩服。焦裕禄之所以叫人服、杨善洲之所以叫人服,关键就在这一点。一个求神拜佛的人,与你谈理想;一个把上级领导称为老板的人,与你谈忠诚;一个面对急难险重任务牢骚满腹的人,与你谈担当;一个贪污腐化的人,与你谈纪律。这都是笑话。
第三,加强政治建设必须正确对待权力。政治的核心是权力。“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权力意味着鲜花和掌声,甚至能让人呼风唤雨。这种滋味很容易上瘾,权力越大,味道越浓。正确对待权力,关键是五个方面:一是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在履行权力的过程当中,必须守程序、守纪律、守规矩。二是法无授权不可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法规授予以外,权力应该是一个无能儿。三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在党和人民授予的权力范围以内,要有肝胆,有血性,有骨气,有作为。四是公私分明,秉公用权,用“公私”两个字来衡量行使权力的公正性、合法性。五是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只要越界、越规,必然伤及自身、付出代价。权力可以是福,也可以是祸。有权任性,又不讲政治,又不懂规矩、又不守纪律,翻车只在迟早。有的人,如果没有权力,没有以权谋私的基础和条件,这辈子他可能是幸福的。远离诱惑,清茶一杯,平安一生,家庭和睦,朋友相聚,其乐融融。况且,再大的官,你的权力只是一个小权力。更大的权力在组织、在人民。组织给你平台,你就有权力;人民群众选择你,你就有权力。失去组织的信任、失去人民的信任,你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这一点,一定要清醒。
第四,在政治上关心干部成长。政治,简单的理解就是政党、政府的治理方式和过程。换句话说,政治无所不在。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我们所履行的一切管理行为,本质上就是政治。我们经常评判一个干部在政治上是不是成熟,原因就在这里。只有政治上的成熟,才是一个干部真正的成熟。换一句话说,只有政治上的进步,才是每一名党员干部最希望的进步。对党员干部给予政治上的关心,才是最大的关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选人用人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对政治生活危害最烈,端正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治本之策。讲政治,管政治,抓政治,确保一个单位的各项工作在政治上方向始终正确,干部在政治上不断成长,作为单位的“一把手”是最为重要的。要突出政治标准,对那些政治上不够成熟的同志,给予更多地关心帮助,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对那些政治上靠得住的,真正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做人堂堂正正、做事干干净净、愿干事能干事的干部,要积极向组织推荐,把他们选出来用起来,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