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出美丽新家园
——马台乡小坝子新村党建引领促基层治理
马台乡平河村小坝子新村是临翔区3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有搬迁农户53户215人。近年来,小坝子党支部围绕“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以搬迁群众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为出发点,推动群众常态化参与村务民主管理,形成“村民事村民议、村民办村民评”的治理格局,构建了和谐宜居的美丽家园。
村民广议,找出想干的事
完成搬迁工作后,小坝子党支部把引领搬迁群众自主发展、科学发展作为支部工作的“当务之急”,立足了解和发现村民现实需要,采取“网格说”+“定点说”的方式,全方位收集群众各类诉求。按照“网格长+党员户(理事会成员)+农户”的模式,以6至7户为一个网格的标准把小坝子新村划分为8个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网格长由党员、理事会成员担任;网格长经常与网格内农户一起生产劳作、上门走访,收集群众生产生活的诉求常态化。设立村民“心愿栏”,引导村民把对村庄管理、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就业务工、民生改善的意见建议或家庭因病、因学等困难反映在心愿栏上,村组干部定期对村民心愿进行收集整理,对能够及时帮助解决的立即帮助解决,无法立即解决的明确责任,限时解决;目前共收集心愿31个,实现心愿23个,其中村庄管理15个、环境整治6个、产业发展4个、帮助就业2个、改善民生4个。
发展联议,商定要干的事
党支部定期召开支委会,对村民提出的诉求建议进行分类梳理,区分轻重缓急、难易层次等因素,通过上下联动、分类协商,提高问题解决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一是党群集体商。对村里能够自主解决的问题,党组织提前一周在“议事亭”发布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支委会研究时,邀请乡村振兴理事会成员、网格长、户代表共同参与讨论,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对可以办理的交办给相关理事会成员进行办理,对需要提交户长会的及时召开户长会组织村民参与落实。今年以来,已开展集体商议2次,商定积分标准,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垃圾分类收集和清运收费制度、人饮管理、投工投劳等事项,上半年通过党群集体商组织农户出义务工投工投劳210余人次,清理了乱堆乱放,整治了卫生死角,绿化美化了村寨,组内调解矛盾纠纷3起。二是上下联动商。对难以解决的困难问题积极向乡党委、挂钩部门反映,形成上下联动商议解决的机制,通过上级帮助分解流转解决,自主振兴主动解决相辅相成的方式,小坝子新村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务工难、发展旅游村缺乏特色种养殖、垃圾池规划不合理、公厕不达标等问题,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75人,务工收入户均达1.6万元以上,启动蓝莓采摘光观园、蜂蜜加工体验基地等建设,小坝子新村被列为鲜花盛开的村庄、旅游村庄。
成效评议,公开干好的事
以履责任、尽义务、作示范为主要目标,组织村民开展积分评议、模范评议等活动,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构建自治民主的管理格局,推进村民自觉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营造和谐文明的良好氛围。将发展产业、外出务工、家庭和睦、尊师重教、环境卫生、邻里和谐、村容管理等量化作为村民积分的重要内容,设7个加分项和1个一票否决项,按照村民自评、网格互评、集体评议、组织评定的流程,评定“好、一般、差”等次,并开展积分评价公示;同时,以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为支撑,村党组织从村集体经济中拿出20%的比例分红,在活动场所开办红色积分超市,村民以积分置换相应等级商品,有效激发了小坝子村民“我要振兴、自我振兴”的内生动力。开展“清洁之家”“文明之家”“光荣之家”“道德模范之家”“劳动模范之家”“和睦之家”“党员之家”等评选活动,并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评选结果进行评议,评选模范家庭41户,广泛传播好家风好家训,以好家风好家训促好民风,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知礼、明德、向善。
临翔区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