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村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刊发时间:2020-08-25 A2版  作者:王应良 张云松 李字梅

  本报讯 (特约记者 王应良  通讯员 张云松 李字梅) 云县后箐乡菠萝村被列为乡村振兴省级部门(省科协)挂钩示范点、全县6个乡村振兴示范点之一和3个乡村旅游景点之一以来,高位推动,细化落实各项工作。
  围绕县委、县政府“一五三”乡村振兴工作思路,结合“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成果运用,研究确定“以建设现代田园综合体为目标,着力创建云县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着力打造云南乡村旅游知名品牌,把菠萝村建设成为田海秘境明星村庄”的发展定位,提出一寨三园一基地一集镇的“1311”发展思路。“一寨”即抓好菠萝自然村村庄整治;“三园”即打造千亩稻田观光园、千亩特色优质水果采摘体验园、千亩“坚果+咖啡”产业示范园;“一基地”即建设林下生态养殖基地;“一集镇”即打造菠萝滨江特色小镇。
  突出田园、林果、养殖、蔬菜等重点,助推农业产业发展。以打造田园风光和“菠萝小红米”品牌为目标,恢复水稻种植167亩,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依托菠萝村种养专业合作社,完成稻田先期入股300亩;完成坚果管护1600亩,咖啡管护1200亩,完成计划新植坚果600亩规划。积极引导科学规范畜牧养殖,计划养殖林下土鸡20000羽,发展养殖大户5户;结合发展体验农业,计划尝试稻田水产养殖20亩。抓好优质特色水果种植示范,完成四季蜜桔种植19亩,完成香蕉种植63亩,种植蔬菜102亩。
  全力保障后箐街子至菠萝码头乡村公路建设,后菠路二标段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全面做好6公里村组路建设,加快村内主干道及入户路道路硬化项目各项工作,完成机耕路建设8.7公里。完成灌溉沟渠修复14公里,实施好菠萝自然村人饮安全提升项目,新建产业灌溉水池4座。
  全面推进村庄“七改三清”,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改善人居质量。探索“用好三种人(家庭成员、村保洁员、清运管理员)、配齐四种设施(户收集桶、组收集池、村清运车、垃圾焚烧处理设备),完善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全面做好环境卫生宣传,配备保洁员8名,完成菠萝村垃圾处理项目规划设计,实施上海援滇携手奔小康项目垃圾池建设10个。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规划实施建设公厕13座(旅游公厕3座), 结合污水处理项目实施,户均配套建设三格化粪池。强化村容村貌管理,开展乱搭乱建、乱倒乱弃、乱丢乱放、乱涂乱画宣传整治。抓好洁净庭院创建,保持庭院卫生,累计开展庭院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种植30户。

返回
2025年05月21日  第8755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菠萝村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刊发时间:2020-08-25 A2版  作者:王应良 张云松 李字梅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特约记者 王应良  通讯员 张云松 李字梅) 云县后箐乡菠萝村被列为乡村振兴省级部门(省科协)挂钩示范点、全县6个乡村振兴示范点之一和3个乡村旅游景点之一以来,高位推动,细化落实各项工作。
  围绕县委、县政府“一五三”乡村振兴工作思路,结合“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成果运用,研究确定“以建设现代田园综合体为目标,着力创建云县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着力打造云南乡村旅游知名品牌,把菠萝村建设成为田海秘境明星村庄”的发展定位,提出一寨三园一基地一集镇的“1311”发展思路。“一寨”即抓好菠萝自然村村庄整治;“三园”即打造千亩稻田观光园、千亩特色优质水果采摘体验园、千亩“坚果+咖啡”产业示范园;“一基地”即建设林下生态养殖基地;“一集镇”即打造菠萝滨江特色小镇。
  突出田园、林果、养殖、蔬菜等重点,助推农业产业发展。以打造田园风光和“菠萝小红米”品牌为目标,恢复水稻种植167亩,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依托菠萝村种养专业合作社,完成稻田先期入股300亩;完成坚果管护1600亩,咖啡管护1200亩,完成计划新植坚果600亩规划。积极引导科学规范畜牧养殖,计划养殖林下土鸡20000羽,发展养殖大户5户;结合发展体验农业,计划尝试稻田水产养殖20亩。抓好优质特色水果种植示范,完成四季蜜桔种植19亩,完成香蕉种植63亩,种植蔬菜102亩。
  全力保障后箐街子至菠萝码头乡村公路建设,后菠路二标段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全面做好6公里村组路建设,加快村内主干道及入户路道路硬化项目各项工作,完成机耕路建设8.7公里。完成灌溉沟渠修复14公里,实施好菠萝自然村人饮安全提升项目,新建产业灌溉水池4座。
  全面推进村庄“七改三清”,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改善人居质量。探索“用好三种人(家庭成员、村保洁员、清运管理员)、配齐四种设施(户收集桶、组收集池、村清运车、垃圾焚烧处理设备),完善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全面做好环境卫生宣传,配备保洁员8名,完成菠萝村垃圾处理项目规划设计,实施上海援滇携手奔小康项目垃圾池建设10个。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规划实施建设公厕13座(旅游公厕3座), 结合污水处理项目实施,户均配套建设三格化粪池。强化村容村貌管理,开展乱搭乱建、乱倒乱弃、乱丢乱放、乱涂乱画宣传整治。抓好洁净庭院创建,保持庭院卫生,累计开展庭院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种植3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