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村乡打造“五红”土特产品牌

刊发时间:2020-08-25 A2版  作者:杨丽

  本报讯 (通讯员 杨丽) 近年来,临翔区平村乡坚持“红色文化传承”+“产业优化升级”一股绳扭紧推进,依托红肉、红花生、红菌等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极探索土特产品牌化发展新模式,推动“五红”品牌化,进一步提高平村乡革命老区的影响力、竞争力和知名度,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平村“五红”,俗称餐桌“红宴”,即红肉、骨头生、红花生、腌鱼鲊、红菌煮鸡,是平村乡最具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之一,深受群众喜爱。其中,红菌是生长在平村森林里的一种稀有食用菌类,因颜色鲜红而得名,红菌为平村特有菌种、味道鲜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由于产量稀少,红菌均价为每公斤600至1200元,每年产量在4吨左右,每年预计为群众增收300余万元。
  该乡积极探索“政府+电商扶贫车间+企业+农户”模式,由政府负责牵头,联合电商扶贫车间和引进企业,负责平村“五红”的收购、包装和销售,同时,加大“五红”包装化宣传,利用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政府门户网站等新媒体渠道形成内容运营矩阵,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

返回
2025年05月21日  第8755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平村乡打造“五红”土特产品牌

刊发时间:2020-08-25 A2版  作者:杨丽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通讯员 杨丽) 近年来,临翔区平村乡坚持“红色文化传承”+“产业优化升级”一股绳扭紧推进,依托红肉、红花生、红菌等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极探索土特产品牌化发展新模式,推动“五红”品牌化,进一步提高平村乡革命老区的影响力、竞争力和知名度,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平村“五红”,俗称餐桌“红宴”,即红肉、骨头生、红花生、腌鱼鲊、红菌煮鸡,是平村乡最具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之一,深受群众喜爱。其中,红菌是生长在平村森林里的一种稀有食用菌类,因颜色鲜红而得名,红菌为平村特有菌种、味道鲜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由于产量稀少,红菌均价为每公斤600至1200元,每年产量在4吨左右,每年预计为群众增收300余万元。
  该乡积极探索“政府+电商扶贫车间+企业+农户”模式,由政府负责牵头,联合电商扶贫车间和引进企业,负责平村“五红”的收购、包装和销售,同时,加大“五红”包装化宣传,利用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政府门户网站等新媒体渠道形成内容运营矩阵,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